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孙子兵法在普通高校军事课程中的实践性探讨

  • 投稿清烨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48次
  • 评分4
  • 67
  • 0

曾海明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普通高等院校实施军事课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规守纪、集体主义精神,领悟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孙子兵法》出现在2500年前的春秋后期,其丰富的军事思想和哲学理念被广为称颂,也是当之无愧的兵学盛典,其中所蕴含的治军之道更是被近现代很多军事家所推崇,而其中所蕴含的治军理念对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程的训练过程管理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孙子兵法;军事课程;训练方法;素质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45—03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曾海明(1966— ),男,广东宝安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大校军衔,研究方向:军事基础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军事课程教育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全面实施,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规守纪、集体主义精神,领悟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国防意识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采用这种极具普遍性的军事教育训练方式也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不能直接进入部队服役者的基本军事素质,为强国强军的伟大构想提供了大基数的后备准军事力量。与此同时,以大学生军训为中心主题的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现,为实施素质教育更提供了有力的人文科技支撑。

进入21世纪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继续扩大招生规模,这就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军事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扩招后军训教练员与接受训练的学员比例已由原来的1:20左右,扩大到现在的1:30,甚至更高。其次,就是学生的构成比例基本是独生子女为主,进入2010年后,1990年代后出生的人口已成为大学生的“绝对主力”,因此,军事课程中的队列、战术、射击等基础训练课目的艰苦性给绝大多数学生带来了严峻挑战,有的大学在组织军训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出现了个别伤亡事故,这更对军训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孙子兵法》出现在2500年前的春秋后期,其丰富的军事思想和哲学理念被广为称颂,是当之无愧的兵学盛典,其中所蕴含的治军之道更是被近现代很多军事家所推崇,而其中所蕴含的治军理念对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程的训练过程管理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一、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强化军训团队的组织保障能力

大学生军训基本由当地驻军各兵种协助大学武装部组织实施。因此,强化指挥员的能力成为了军训组织过程的首要环节。《孙子兵法》针对将领的拣选和培养,提出了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组织高校军训虽然不同于对正规军施训,但在实施训练过程中都是按照军队的编制体制提出基本要求的。因此,各级指挥员就是这支队伍的将领,“智”就是要多谋善断,科学地认清军训的某些本质性特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应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信”就是言而有信,赏罚分明,制定出的可行性制度必须一视同仁;“仁”就是要爱护学员,服务学员,在训练上严格,在生活中爱护;“勇”就是勇敢坚定,当机立断,敢于担当,成为学员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严”就是要制度严明,有令则行,有禁必止。军训组织者对于军训课目的指导思想,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方法指导具有极强的方向性作用,对于军训能否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孙子兵法》在论述“将之六过”时,指出驰兵(卒强吏弱)、陷兵(吏强卒弱)、崩兵(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这都是对在基层一线指挥员挑选不当所产生的后果。对于普通高校军训的组织指挥,必须从军训本质理解其价值作用,如果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和目标,势必给军训过程带来极其混乱的影响,但如果一味地去迎合,无底线地放松要求也势必使军训过程成为走马观花的彻底形式主义。军训从表面上看是用形式来体现的,但在实现表现形式的过程中必然衍生出很多渗透入参训者思想深处并促使其思想意识产生变化的东西。因此,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训练就不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了。这就如同孙子练兵斩宠妃,其重要意义绝不是斩一个吴王宠妃让众多宫女服从指挥那样简单,其更深的意义也远不止“杀鸡给猴看”,而是充分说明了这种基础训练对每个参训者产生服从意识和战斗意识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军训的指挥员能够认识到基础训练的作用,通过短时间的训练让参训者能真正有所领悟。

大学生军训时间短,参与人数众多,很多课程都是交叉或平行展开的。孙子说:“带兵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军训虽不是远征千里,但对于组织教学层次的人员保障、物资保障,对于参与教学训练中的服装保障、医学保障、乘车保障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保障体系,需要对整体训练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分课目的保障措施都要有详尽的保障图和分解任务书,这都需要教务、学生会、组织、宣传、后勤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

二、严宽相济,张弛有度,采用多种手段引领军训教学顺利开展

孙子讲:“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所谓“亲附”,是指将领的恩惠和信义深得人心,如果不施任何恩惠或没有展现任何诚信,便大行惩罚,势必难以使部下心悦诚服,关键时刻也就难以调动起他们拼死效力的积极性。所以,孙子告诫将领们要“视卒如爱子”。相反,如果一味地讲究恩惠和信义,而不能严格执法,那么,关键时刻也可能同样指挥不动娇惯了的士兵。所以,古人强调“慈不掌兵”。这一原则也是我们组织军训各级教练员所必须遵循的内在指导原则。

首先,各级教练员自身素质要过硬。军训内容在训练层次上的划分属于军队共同课目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普通高校军训内容虽然要求的标准比军队低,但其组训的难度更大。这是参训人数多而教练员少所决定的,因此,实施训练的教练员的自身形象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会使参训的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古语讲:“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行。”一个外在形象威武端庄、动作标准过硬的教练员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尽管训练过程追求的预期目标与实际训练效果不成正比,但也不能成为教练员对自身妥协的理由。

其次,是教练员对训练内容的内化能力。作为军队共同课目的训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普通百姓向军人的转化,属于基础性“工程”。普通高校军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使其对基本军事技能有一个初步认识,并通过训练锻炼其意志品质。这一根本目的也是普通高校军训的基本属性,这就成为教练员组训过程的基本指导思想,教练员对这一指导思想的内化程度决定着训练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一个成功的教练员能够把看似简单的训练内容以最适合大学生接受的语言形式、动作的模式表现出来,深入浅出、活灵活现以及富有幽默感的语言给枯燥的训练输入快乐的符号。这种形式可以让教练员与参训者的心理距离拉近,为严格施训创造心理可能。这其中尤其强调的是教练员的组织、指挥、调度能力。教练员与参训者比例的失调对教练员的水平是极大的考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要想通过教练员的合理调度形成最佳的训练组合,追求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利用训练准备期对参训的教练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训练管理机构应根据实际训练情况发挥榜样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所有的教练员的训练组织能力在实践中快速提高,适应短期(速成班)军训的要求。

第三,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赏罚历来是治军的法宝,也是治军的标志。赏,就是奖赏、奖励、激励;罚,就是惩罚、处分、批评。通过观察赏罚是否严明,可以判断对方军纪是否严整、战斗力是否强大。所以,孙子把“赏罚孰明”列到“七计”之中,在这方面,关键是一个“明”字。孙子主张重奖、重罚。他要求“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即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

普通高等院校的军训时间短、参训人员多、男女生比例相近、训练课目集中、后勤保障复杂,这些都决定了必须把军训期间的所有情况进行统筹规划,运用好赏罚的激励促进作用。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实施赏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精神和物质并用。受客观条件限制,物质要素通常是有限的,而精神要素的发挥却没有任何限制,它在特定的情况下能使物质要素的力量成倍地增长。在物质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精神力量往往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三、让美学在队列训练课中延展

美学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研究范围也很广泛。军事同样涉猎到美学。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声不过五声,五声之变,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他把作战的方法和阵型比作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这种形象的比喻说明了阵型战法的变化因敌情、地形、天时而变化无穷,同时也说明了阵型在作战中的平衡及用兵的对称,这也从某种程度印证了孙子的朴素哲学之美。在冷兵器时代,队形即是阵型,平时训练的队形就是战时的阵型。发展到现代,队列之美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队列之美以动作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注意到身体之美的存在,如瑜伽、太极拳,用优雅的身姿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禅意与自然相结合的美,这种美是尽量让身体融入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传达出一种旷达与舒适。而队列的动作之美则表现在“雕琢”(训练)的过程。俗话讲: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是对武功习练者,也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普通高校军训虽然不追求国庆阅兵的队列训练水准,但也应该在训练中力求有所领悟。经过训练的队列在静止状态下横、斜、纵,条块分割,有序排列,如峰峦叠嶂,连绵不绝,行进中的方队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因此,才能产生高于生命之体的震撼力,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其次,理解队列之美的内涵性。如果说队列的外在形式之美让我们欣赏了如同壮美画卷的阳刚之美,那么,队列训练所追求的根本目的绝不止于对这种静态及动态整齐度的欣赏,更不是单纯地追求或欣赏人物(人体)的艺术美。这种行为训练所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这一训练的过程是参训者外在形象和内在品格形成的必然。“98”抗洪的决口处,军人用人体组成盾牌与汹涌的洪峰搏击,“5.12”汶川大地震时,在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用坚持不懈向国人和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伟大,他们向人民传达出一种强大的战胜困难、战胜天灾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用军人的意志给予了废墟下的生命渴望生存的勇气和斗志。这些大美大德都是军人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与队列训练更密不可分。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大美也是普通高校军训所追求的理想。

四、结论

总之,军训对于培养参训者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品格,塑造其良好形象,具有其他很多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美学价值上的作用更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认为,共同课目的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内容,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在强调其育人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诸多教育手段在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尤其在21世纪以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时代,我们只有更进一步地认识军事训练课程、专业训练及其他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强意志品质、掌握更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国家栋梁之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编.孙子兵法与现代战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梅.心理训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朱宝荣.应用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等译.生活即审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