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试论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 投稿馬总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91次
  • 评分4
  • 23
  • 0

嵇凤云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处,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艺术创新人才的主要形式,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部分。艺术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乐于奉献的高水平艺术类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摆在艺术院校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现状;对策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0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20-02

一、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概述

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等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既有一般院校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艺术院校的特性。

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对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根据其指导的研究生层次,分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而在艺术院校根据其指导的研究生类型,一般又分为理论类导师和实践类导师。前者突出对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其逻辑思维和理论水平:后者突出对研究生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其感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队伍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大。由于长期存在的艺术院校师资学历层次不高的状况以及艺术类研究生培养中一对一或小班化授课的特殊性,使得导师数量的增长跟不上研究生数量的急速膨胀,从而导致艺术院校导师资源日趋紧张,制约了艺术类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有些冷门的艺术理论类专业,由于不像热门的实践类专业有很强的应用性,这些理论类专业导师匮乏的状况令人堪忧,师生人数比率失调,导师少、学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平衡发展。

(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研究生导师制教学模式通常是导师与研究生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在艺术领域,这种一对一师徒式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在艺术风格和技法上传承了导师的脉络,而对其他导师的艺术风格则很少习得和借鉴。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导师在本学科内独自开展指导,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师和研究生的思维空间与学术视野的拓展。同时,也会导致同一学科之间派系林立,内耗不止,相互排斥,难以形成合力。而且这种派系容易形成延续性,导师之间的竞争甚至会延续到研究生之间。

(三)部分导师自律性差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更为密切,接受导师熏陶和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更多。导师是研究生的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其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学术造诣、为人处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价值观。而近年来在高等院校包括艺术院校内,时常出现研究生导师有辱师德,有违为人师表,学术不端,论文剽窃、抄袭,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点等现象,给我国研究生教育包括艺术类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

近年来,不少研究生导师已经习惯被学生称为“老板”,学生替老板打工。学生也从原来的帮助导师收集资料、翻译外文资料、参与导师著作的撰写,转变为直接完成导师承担的项目,替导师打工,俨然成为最廉价的劳动力,甚至因此而耽误自己的学业,影响了正常的毕业和就业。这已严重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影响恶劣,这种现象在工科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艺术院校正逐渐出现这样的苗头。导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利益化和世俗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加强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实行导师聘任制

目前,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往往都是终身制,一旦获得,终身有效,这使得不少导师在获得导师资格之前和资格之后成果差异较大。导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独立指导学生的水平、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不同,培养出的研究生艺术表演和科研创作水平也大不相同。因此,改革导师评聘条件,实行任期制,显得尤为必要。每届聘期五年,五年期满后需重新申请,聘期内每年没有新成果的、培养的研究生未能按期毕业的,延缓申报。改革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制度,尤其是博士生招生制度,连续两年无学生选择的导师建议取消其导师资格。

(二)推行双导师制模式

推行双导师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文化群体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邀请社会名人、文化创意公司董事担任学校兼职研究生导师,统筹加强专职与兼职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校企双导师制。探索专兼职硕导“2+1”联合培养模式,专职导师带两年,兼职导师带一年。鉴于艺术学科理论类和实践类的差别,对于实践性强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探索理论类导师和实践类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实践类导师负责对研究生的艺术创作指导与专业素质培养,理论类导师负责对其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双管齐下,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注重对导师的培训

为了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有必要全面实行新聘导师上岗培训、在岗导师提高培训、骨干导师高级研修和兼职导师培训制度,加强导师培训课程和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导师参与学术交流、海外访学,提高导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笔者所在的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就非常注重对新增列的导师进行定期岗位培训,集中学习《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手册》,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导师的学术责任。此外,学校还会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举办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讲座,引导新导师了解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政策,熟悉招生、培养和管理的流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

(四)加强对导师的考核

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是高等艺术院校的主要任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建立导师考核机制,对在师德师风上有违反教育部“红七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研究生终身导师资格。把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数量、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艺术创作参选和获奖、正常按期毕业作为考核导师的重要硬性指标。学生未能如期毕业的,将限制其招生,连续两年有学生未能如期毕业的,将暂停其招生资格。严肃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秩序,严格考勤,严格规范导师教学之外的行为,严禁导师从事盈利性经营性活动。另外,建议把学生对导师的测评纳入导师的年度考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水平多样化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愈发急迫。在艺术院校,要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知名艺术家和高层次艺术创新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因此,应不断加强艺术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导师的行为,提升其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人格品德示导、学术规范教导、学科前沿引导、艺术创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