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创作手法初探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44次
  • 评分4
  • 75
  • 0

杨燕翎, 李洋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并且以现实中在营地时的哈里与潜意识里的哈里为双重线索,构建了作品含义深厚的结局,生动地刻画出了小说主人公哈里的人物性格,描绘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历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乞力马扎罗的雪》;意识流;文本分析;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11—02

收稿日期:2014—01—20

作者简介:杨燕翎(1963—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李洋(1988— ),男,吉林白城人。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不仅以写作风格简洁著称,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冰山”亦充斥着丰富的象征与意向,从而构成行文上的张力。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通过分为几个叙事手法不同的单元的形式,表现了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心理进程,因此,在阅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时,需将小说中的各个单元整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文中的对话、人物心理、作者的叙事手法与小说结尾来理解海明威这篇匠心独运、使用多种创作手法的小说。

一、对话中的认知反事实假设:争吵与后悔

“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主要以条件命题的形式来表征”,[1]是对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后进行判断和决策后的一种心理模拟。可以说,所谓反事实思维,就是与事实相反的假想。

认知反事实的现象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早有出现,小说一开始,哈里和海伦被困在南非某地,虽然有充足的给养和相对舒服的驻营地,但哈里却拖着一条伤腿无法移动,两人只能等待救援的到来,这时两人的对话显得意味深长,可以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这篇作品的天地,对话则是心理活动的折射和反映”。[2]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两人就哈里是否应当喝威士忌苏打而产生了一系列争论,海伦在这时率先改变了主题:

“我真希望我们从没到过这里来”,女人说。她端着酒杯,咬着嘴唇看着他。“要是待在巴黎你绝对不会得这种病。你一直说你喜欢巴黎……我说过我会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想打猎,我们可以去匈牙利,那样也挺舒服的”。[3]

在这段对话中,海伦的后悔是全文一个重要的标志。“我真希望我们没来过这儿”,表示出了一种认知反事实假设的行为——海伦希望两人并没有来到南非。海伦表明了她对南非之行的反感及潜在含义之下的态度,即她希望此行并没有发生。

海伦在这段对话中进行了很多关于可能性的设想,“要是待在巴黎你绝对不会得这种病。你一直说你喜欢巴黎。我们本来可以待在巴黎……” 这一新的设想比之前的设想增加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希望”,海伦在比较当前的情况下,得出了结论:在巴黎,哈里也就不会受伤。

哈里的回应则显得唐突和轻蔑——“你的臭钱”。因为哈里认为海伦想要得到舒适的假期的假设行为不过是她的钱财的象征,海伦所想的假期是一种舒适的却让人沉陷的逃避。对金钱的敏感和对舒适假期的拒绝使哈里对海伦的假设非常反感。

想要理解哈里的反应,必须更深入地理解原文,哈里认为“舒适”是写作的大敌,“他所知道的人很多都因为舒适而不再工作”。他的愤怒其实正是对海伦渴望舒适生活的回应。

然而,在之后的时间里,哈里变成一个既轻视又享受舒适的人,他承认他和海伦在一起是为了“更舒适”,即使哈里后来有意识地逃避这种舒适的环境,他和海伦仍然带有大量的食物、酒和当地的向导,他尝试回到困苦生活状态的这一行为失败了。

二、文章中的意识流创作

“‘意识流’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一词,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4]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在 《乞力马扎罗的雪》 中,海明威通过意识流式的叙事手段,增加了现实之外的哈里的人物存在感,回忆了哈里的过去。在小说里,意识流的部分是斜体字的印刷式样,以同正文部分相区分。

由于巴黎生活的舒适,哈里丧失了为写作和生活而奋斗的动力,面对自己现有的窘境,哈里也心有所知。虽然表面埋怨海伦,但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里,哈里明白这是自己浪费天赋所导致的结果,因此,他来到非洲以寻找自我,但非洲之行让哈里在停下脚步回忆的同时,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死亡。小说中的这部分采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哈里在等待的过程中是如何在半昏半醒间浮想联翩,回忆且自省自己的一生的。

最后,哈里觉得“重压突然从他的胸口移开,一切又正常了”。实质上,这正象征着灵魂已脱离肉体,在精神的世界里哈里终获自由。哈里的这些心理活动,在文中通过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出来,正是意识流在死亡和灵魂升空之间架起了桥梁,才使得小说在短促的时间内就完整表达出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三、结局处的虚实设计

小说的结局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描写哈里精神世界的攀升,另一部分描写哈里在营地的死亡。

初次阅读时,读者往往会误认为第一部分是小说的结局:前来救援的直升机带着哈里飞过乞力马扎罗的山顶,哈里得到营救。然而,当读者继续阅读时,才会发现这一结局最终只不过是一场超现实主义式的写作手法,即在这一场梦幻的最后时刻,海明威话锋一转,鬣狗发出怪叫,海伦发现哈里已经死了,原来前面的铺垫对应的却是哈里的潜意识,也就是文章中的意识流部分。

哈里实质上是在此刻得到了精神世界的解脱,此时“死亡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哈里追寻的是生命的超越,是一种解除个体束缚、复归本真的神秘体验”。[5]哈里迷茫的人生在死亡的脚步下逐渐清醒、升华,灵魂也在最后得到了升华。

哈里在营地的死亡则是小说在现实世界中的结局,海伦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哈里停止了呼吸,营地外传来鬣狗的哭声。伴随着死亡的来临,哈里失去了成为伟大作家的机会,他没有如之前的虚幻结局里一样被胜利营救,迈过乞力马扎罗这座象征困难的高山而成为伟大的作家,而只是在鬣狗的哭声中死去。

为何是鬣狗的哭声?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深受德国地理学家汉斯·梅尔的小说《Across East African Glaciers:An Account of the First Ascent of Kilimanjaro》的影响,这两部小说共同的一点便是都把猎物分为高贵的与卑贱的,梅尔的麋鹿和海明威笔下的豹子都属于高贵的象征,而鬣狗则是低贱的东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哈里在精神的世界里攀过乞力马扎罗山时,对应小说开始部分的是豹子,而鬣狗则在文章的结局处象征死亡。

四、结语

读者无疑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哈里本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虚幻的营救这一结局结合这一论断,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体验,即发现这一切并非真实,哈里实际上带着自己未完成的成就死在南非营地里,这一现实让读者感到非常失望,而“失望”一词,却也恰恰是《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书中从未提到却无处不在的一个词汇。哈里和海伦再也没法一起回到巴黎生活,哈里永远地失去了写出大师级作品的机会。不会有对哈里的胜利营救,这一切最终成为了一场非事实思维里的假设,而读者感受到了哈里的后悔、失控以及对一切“如果……”的人生假设,而这正是海明威出色的叙事技巧的体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红升,黄希庭.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0(3).

[2]张勤,熊荣斌.浮想至绝顶——《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叙述风格评析[J].外国文学评论,1996(4).

[3]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孙燕.死亡与勇气——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死亡主题[J].学园·教育科研,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