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课程观视域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探析

  • 投稿立凹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55次
  • 评分4
  • 67
  • 0

彭海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课程观的视角,结合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以课程的视角认识这门课的特点,构建起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政策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39—03

项目简介: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多样性教学实践探索性研究(SZJ13109)”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彭海(1972— ),男,江西赣州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文)(以下简称《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着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这些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高校也积极响应。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各高校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于课程的定位和具体实施,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从课程的视角,借鉴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进行分析,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帮助我们全面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构建起正确的“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观。

一、课程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统一

所谓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课程实施要达到的目标。《通知》中规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要“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目标的核心是:在认识形势、分析政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我们可以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这三个维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作进一步分析:

一是知识传授维度。要形成一定的形势观、政策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认知基础之上。这个知识包括: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我国目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这里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将涉及到的知识点一一梳理清楚,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这些知识。

二是能力培养维度。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其意义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能力的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重点要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首先,是学习的能力,这是课程应有的基础含义,即学习相关知识,包括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形势、政策的能力;其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去伪存真”,过滤出正确的信息,如何在变化多端的现象中准确把握事情的实质,把握形势的变化和规律,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全面理解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提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形势和全面理解政策的能力”;[1]再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让学生在知道“大势”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解决自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顺势而为。

三是价值引领维度。作为大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终目的是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基础的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是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核心目标。形势观是人们应用一定的思想方法,对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出一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简单地说,形势观就是关于分析形势的思想观点的总称。政策观是一种理论思想,是政策活动的理论依据。不同的政策主体为不同的目的站在不同的立场,总会对政策问题及政策活动作科学性归纳和价值性认识。[2]形势观、政策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形势与政策”课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讲形势,还是讲政策,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为依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引领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标是构建课程观,推动课程实施的前提。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是一种递进式的相互结合关系。知识传授是基础性目标,能力培养是生成性目标,价值引领是旨归性目标,它们统一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实施中要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价值引领为旨归,并且把价值引领渗透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二、课程实施: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的统一

课程实施是实践形态的课程,即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课程实施取向,即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课程价值观。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是课程学者归纳出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计划的严密性和不可侵犯性,即按照课程专家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规划者和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相互适应,因此,课程的计划和具体实施之间要围绕课程效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它强调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从课程实施的演进历史上看,三种课程实施取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该说它们各有优缺点,都对课程的具体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借助课程研究领域的这一理论,结合具体的实施过程,我们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这三种实施取向的统一体。

首先,是该课程实施中的忠实取向。忠实取向强调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形式与政策”课课程的忠实取向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由这门课的根本性质即思想性所决定的。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必须忠实地履行其职责,即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完成党的政策、路线的宣传教育,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这是这门课程的主线。因此,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布的教育教学要点展开,“形势与政策”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突出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大学生知“事”(事情、事件)更知“实”(实质、本质),识“时”(时代特点)更识“势”(历史趋势),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独立生存的根本价值所在。[4]

其次,是该课程实施中的相互适应取向。这是由“形式与政策”课的另一个基本性质即时效性所决定的,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时政热点,研判的是“当前的形势”,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内容必须随时态的发展而变,所涉及的一些政策、方针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一取向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规划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围绕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之间的相互适应。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实施者即具体的实施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规划者即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用时代化、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程规划者也要根据教师实施课程的具体情况,依据大学生形势观、政策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再次,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生取向。研究者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种把课程研究界定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研究取向来源于课程的教育属性,这是任何一种课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形势与政策”课也不例外。“形势与政策”课实施的根本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或者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作为主导性因素,在正确理解“形势与政策”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把理论语言转换为课堂语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体性不断被激发和强化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生”的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不断地接受知识,改变体验,形成思考,最终形成正确的理念,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资源:校内、校外、网络的统一

所谓德育课程资源,是指德育课程和教学信息的来源。它是开展德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既指形成德育课程直接来源的素材性资源,也包括一切可供组织、开发和利用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目标的条件性资源。[5]借鉴课程研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场域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化课程资源三类,每类又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一是校内场域的课程资源。即“形势与政策”课的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硬件设施和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内的素材性资源包括“形势与政策”课的各种讲义、资料、教科书,还包括校内的各种形势与政策讲座、报告,它们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直接的素材,是“形势与政策”课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内的条件性资源,即校园空间内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性资源。人、财、物、场地无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需要一定的场地,同时最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参与,这些都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

二是校外场域的课程资源。即“形势与政策”课的校外课程资源,校外的各种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课程实施者和教育者,要积极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参观、实践等各种途径,参与到社会中去,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引导他们用所见、所听、所思,来验证课堂中理论的正确性,学会分析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和热点难点,增强他们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

三是网络场域的课程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网络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学习方式,也成为影响社会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领域也成为高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资源。首先,网络世界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更为海量的素材性资源,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等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次,网络丰富、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网络化教学克服了传统意义上课程时空的限制,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也为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再次,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也使得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快捷化、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形势观、政策观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有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的实现;最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海量的网络资讯如何选择,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言论如何分析,在网络化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成为“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实施的一个重大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德芝,焦琪.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1).

[2]刘湧,李斌雄.试论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张立昌.课程与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高忠.构建四位一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5]冯永刚.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用与误解[J].外国教育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