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反思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24次
  • 评分4
  • 21
  • 0

朱香

(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会计学》是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科必修课程,其教学组织不同于会计专业《会计学》的课程教学。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者能够高水平地分析、运用会计信息,会计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会计学》课程内容丰富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主观愿望想学好与教学客观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旨在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50—03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重视,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等专业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并将其设置为经济类、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MBA教育也将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陈景用5M1E理论对会计课程进行研究,谷增君以山东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等。2012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在此前提下,本文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结果

根据笔者调查,大理学院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法学类专业、全校通识选修课也都开设了《会计学》的选修课,云南省37个具有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MBA教育也将其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据了解,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大致如此。各个高校非会计专业在经管类甚至法学、工科类都开设了会计学类课程,说明会计学知识很重要。笔者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是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六个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专业、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五个同学。调查结果客观项目如下:

根据以上结果,梳理了问卷调查的主观项目,并进行访谈,得出以下非数据结论:

1.学生主观上意识到了学好《会计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主观上想学好会计学,可由于客观原因和自己不够努力,加之不是专业课程,考试前夕为应付其他专业课程的考试,复习时间不充足,使得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学效果不够好。

2.学生认为会计课程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很重要,但并不是真正感兴趣。

3.关于课程的难度,学生普遍认识到不是知识点难,而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称其难;也有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不充裕和自己学习时间投入不够,没有掌握知识点,所以认为难。

(二)学生意见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有以下较为集中的几点意见:

1.《会计学》课程的先行课程或前期知识不够,所以,突然要掌握很多的经济学常识感觉有点难。

2.《会计学》课程内容较多,而教学学时不够,所以,难以掌握很多知识。

3.《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4.《会计学》课程能否与会计证考试相结合。

5.关于教材的选用,有的学生觉得太难,知识点太多;有的学生认为需要与本专业相结合,进一步加以拓展。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笔者与课程组教师进行研讨,大家认为,本次调查的结论是客观的,当然,由于调查时间、对象、内容等的局限性,有一些没有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也需要参考其他高校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如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受教者,是否科学;教学资源是否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对学生的教学考核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教学效果,等等。

二、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改革建议

1.需要进一步重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建设

首先,各高校非会计专业普遍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从行动上肯定了其重要性。但是,是否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教研室,是否有充足的教学时间,是否有实验室或实训室,是否有一定的教学资源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满足需要,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

2.明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需要

会计学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而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是让未来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者掌握分析、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提供服务的技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的最佳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为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有严格的区分。

目前,很多从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对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都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雷同,没有区别对待。

施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要,应教会学生分析、使用会计信息,用基本的商业语言进行财务管理和交流;其次,有的学生对会计课程很感兴趣,也很有天赋,作为会计学专业教师,应该珍惜人才,积极引导,多加辅导,进行专业、职业介绍,培养会计学高级应用型人才;有的学生从择业上考虑,需要取得会计证,教师也应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对其进行辅导、指引,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3.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依托。总的来说,我国会计学教材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并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能及时映射出我国会计学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2010年,胡语林提出,构建包括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的教材结构和框架,立足于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2011年,学者聂顺江对我国高校的会计学基础教材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基本都编写了会计学基础教材,而且多注明是通用教材,近来也有市场细分,有为非会计专业而出版的教材,但是很少。

我国高校传统的会计学教材构架是:前几章节介绍会计学的产生、发展,会计的内涵、特点,会计的目标、职能,会计的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等会计学基本常识;然后介绍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及设置,凭证的分类、填写、审核,会计账簿和会计核算程序;中间章节重点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最后章节是会计报表的类型及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如何进行报表分析。教材是教学之本,不同的教材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繁杂,教学学时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积极性。据河南中医学院李林红统计,国内大部分会计学教材为通用教材,不区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占会计学基础教材的98%,注明为非会计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仅占1%,同时也只有0.4%的教材明确标明为财会专业学生使用。[2]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处理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正兴趣。

(二)教学建议

1.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可以在教学学时中安排一定的会计实训课,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学生亲自动手,也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保证教学时间;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课后参观企业会计工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阅读会计报表,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分析。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会计学》宏大的知识容量和庞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争取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声音、色彩、动漫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会计学》知识更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要求,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和选用能较好配合教学理论知识的相关案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课堂教学。选择、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案例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能很好地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能充分展示《会计学》课程的实用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通常选择跨学科,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市场营销、投资和理财、法律事务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各专业知识做出适当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其中,会计信息的处理是关键。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老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听、单方面接受的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思考,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相互补充,相互问答。

2.保障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充分利用

《会计学》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经管类的核心课程,这就需要教学资源的有效投入,并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和购置一定的教学耗材;实践课需要较多的教师和时间,还要使用一定的低值易耗品,这就给教师备课、上课、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师资队伍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会计制度也有许多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高校《会计学》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更应该有研究符合我国经济实际水平,并能走在世界前列的会计理论的历史使命感;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校园中毕业再到校园中工作,没有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现代高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积极探讨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历、职称,提高外语水平和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先迈出一步。

4.高水准的教研活动

高水准的教研活动是保障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开展的前提。成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研组,是建立良好教学团队的基础,教研室要定时进行教研活动,积极研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组织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材、教案等基本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尝试教学改革,研讨我国乃至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核算方法和经济热点,共同申报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研究和科研课题,形成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2]4号.

[2]李林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内容结构设计再探[J].财会通讯(综合),2013(9).

[3]刘伟玲.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专题式教学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

[4]刘昌胜,程静.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进研究[J].财会通讯,2013(24).

[5]刘伟玲.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