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从电视媒体看中国知识分子转型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36次
  • 评分4
  • 93
  • 0

刘帅池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媒介的客观发展,作为媒体分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电视媒体以一种平台的身份出现,即以电视为载体,进行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承担舆论和思想内容。同时,它作为一个连接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受众的发展媒介,影响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媒介人”定位与文化属性发展。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与作为信息载体的电视媒体可以在大环境下做到相辅相成、交融发展,最终形成新型的社会启蒙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电视媒体;媒介人;文化传播者;媒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24—02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刘帅池(1992—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电视媒体的社会与文化影响

作为媒体分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电视媒体以一种平台的身份出现,进行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完善舆论的对接与互动,承担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近年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一系列电子媒介形式日趋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人类整体的信息获取与思想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承上启下、声画兼具的电视媒体更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入千家万户,其广泛的社会分布意味着对社会文化和社会舆论广泛而全面的引导和影响能力。本文从转型演变的角度出发,探讨电视媒体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最终落脚于社会文化发展层面。

相对于其他媒介形式,电视媒体的媒介优势及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共同决定了其影响力。电视媒体不像无法直观感受的广播,也不像杂乱无章、到处充斥着假信息的网络,它生动形象、画面直观,客观上拥有更多规范的信息,并进行着及时、有效的线性传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龄幼童,从贩夫走卒到精英人群,都能在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得到适当的放松。

画面、声音、场景的立体结合让电视媒体中的信息传达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认知。电视媒体是公共政策的发布者、消费选择的引导者、社会舆论的带动者,也是切合于当前时代的文化形式、文化样态、文化表述的传播者。政策和舆论决定着媒体的底线。在和平年代,人们的意识需求逐渐增加,在社会层面上对电视媒体这样一个可以控制更可以延展的平台进行定位,在政策内传播,在政策外扩展传播,相对自由地维系着平稳的社会意识的发散角度。对消费的引导决定着媒体的发展,完善的社会媒介需要完善的体系循环。广告事业应运而生,它提供给社会广泛的选择区间,又在每一个小区间内试图控制受众的选择,这是越来越成熟的社会诱导和对社会整体的丰富。而文化的传播则决定着媒体的内涵。一个社会主要信仰什么文化,取决于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主要传播什么文化,影响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一个社会主要充斥着什么文化,引导着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拥有社会影响力的电视媒体要如何选择、如何定位显得至关重要。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对于社会文化的选取、继承与发展

责无旁贷。

二、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时代定位与媒介发展

(一)文化启蒙与创刊先锋

在汉语中,“知识分子”算是一个百年间的新兴词汇。出现于五四运动之后的早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充当的是社会文化启蒙者的角色,具有文化人的思索与一种积极的社会态度。时代启蒙者们以新式报刊、新式杂志为主要媒介,进行思想和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的《新青年》是五四运动前后革命性和理念性最为突出的杂志刊物,创始人陈独秀从时局和文化政治角度出发发表的创刊词《敬告青年》具有典型的媒介影响与启蒙意义。这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大学为依托,以结社为派别,以传媒为形式,以杂志为阵地,宣传理念,陈述社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二)独特社会阶层的产生与传承

建国以后,伴随着国情的阶段性变化,知识分子的整体定位在尊崇与怀疑、自由与封闭之间进行着一种矛盾的界定。一方面,保留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独到风骨,就像傅国涌在《言史论》中的观点一样,“在知识分子的诸多追求之中,一向以表达自由和言说自由为主线贯穿始终”。而另一方面,也同样存在着如“臭老九”式的知识分子的整体悲剧。知识分子以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出现,成为了独特社会环境下的独特社会阶层和媒介环境下的宣传载体。

(三)推广者与媒介人的概念

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传媒业的井喷式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相继出现与繁荣,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思想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百花齐放,千言争鸣,纸质媒体受到颠覆性的冲击,新媒体时代快捷的信息获取与广泛的信息收录也决定了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和社会表现样式的大幅改变。在此过程中,承上启下的电视媒体与划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共性发展,加上之后网络媒介的兴起与社会媒介的普及,作为信息文化的推广者,当代知识分子也收获了新的身份——媒介人。

三、电视媒体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

(一)依托于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播者

知识分子在不断发展的时代大环境下,不断地自我定位与被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与角色演化又通过相应的媒介来具体表达。尤其是到了现当代,当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东方的文化意识在短短百年间交融和碰撞的时候,由现代文明和传统意识共同推动、共同影响着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所领悟和弘扬。这种领悟与弘扬是继最初少数人的启蒙与阶级性的传承之后的社会性的普及。在这个消费时代,于文化与物质浪潮中寻求自我成就的中国知识分子既需要转型,也需要有所定型。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对于电视媒体的意义在于一个文化的符号和一种文化的精神导向,这是中国文化在和平年代对普世价值观和相应变体的印证。将文化大众化,让文化传播开来,既能使广大受众在不同的“一家之言”中有所体悟,又能让他们在连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而电视媒体对于知识分子的意义则是一个平台,通过一个面向广大受众的文化展示平台,让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有发挥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让文化本身为人所知。

(二)电视媒体影响下的新型社会启蒙关系

在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媒介是媒介人的工具,而媒介人是媒介的灵魂。之后的新媒体时代注定会是一个思想意识高度繁荣且高度复杂的时代。介入了电视媒体的当代知识分子对于公众的意义更多的是文化引导,而不是文化界定。“社会公众不是一个客观、固定的存在,而是被公共舆论和现代传媒构建起来的”。人们通过越来越快捷、越来越包容的媒介平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全民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的是单一层面文化态度的出现和整体层面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在这种传播和普及之后,形成客观的舆论需求与舆论影响。知识分子既是社会的眼睛,要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相应的社会影响,同时,又是社会的良心,要保证适当的文化导向与正确的舆论导向。走入了电视媒体的知识分子也注定要与媒体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传媒引导下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大众化定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傅国涌.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张颐武.易中天走红与“浅思维”文化[J].青年作家,2006(1).

[3]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J].当代传播,2004(2).

[4]李倩倩.对学术性节目与“学术明星”的思考[J].新闻窗,2007(1).

[5]丁未.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三种角色定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1).

[6]钱穆.中国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2003.

[7]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8]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4(3).

[9]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J].学术月刊,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