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探究校本研究目标整合的内在节点

  • 投稿少林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06次
  • 评分4
  • 99
  • 0

李洁

(延吉市第七中学,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校本研究实行的是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直接面对并解决具体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在校本研究过程中,教师居于研究的主导地位,学生是研究的主体,而学校则是研究的主要基地。校本研究的目标一方面是要构建切合实际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则是要发展教学实践工作。本文将从关注学生差异性、提高教师专业性和优化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校本研究的目标进行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本研究;目标整合;内在节点;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08—02

收稿日期:2014—06—29

作者简介:李洁(1974— ),女,吉林磐石人。延吉市第七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德育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校本研究思想对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通过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与探讨研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育研究工作,是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最终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的根本目的。

一、校本研究目标的内在整合

在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中,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阵营从专家和科研机构转移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然而,在面对繁冗复杂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与众说纷纭的研究理论时,校本研究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目标作为指引。目标的整合就是指将不同价值取向的目标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整体。将校本研究的目标进行整合是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研究的方向与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一)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

构建完整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是校本研究的两个重要目标。在校本研究制度提出之前,教育工作与教学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割裂开来的,教师难以摆脱“教书匠”思想的影响,而教育理论研究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土壤。[1]随着2001年新课改在全国大面积展开,校本研究方式也渐渐推行并完善起来。在校本研究过程中,教师成为了教研的主体,在研究中通过研讨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统一起来。这种研究方式使得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不再是一对互相冲突的矛盾,而是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在学校中统一并结合起来。

(二)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提升的整合

教师是最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群体。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问题,通过研究、探讨、总结等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并形成成熟而完善的理论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单一教学到教学研究的思想转变使教师群体能够更好、更细致地把握新课改的方向,也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有效、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科学的理论和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既是提升教师群体整体专业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发展办学、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师的实践研究提炼出贴合实际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再将理论运用到学生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是校本研究的重要目标。

(三)理论研究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整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推行,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已不再单一地局限于应试教育下的卷面分数,而是追求对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测评。学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有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贯彻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才能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一手教学经验,如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教学中重点、难点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通过校本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形成整个学校的特色办学模式,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群体和学校既是理论的研究者,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与工作当中,既要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又要具备一线工作者的实践精神,并将科学的理论与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结合起来。

二、目标整合的内在节点

(一)因材施教,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教师施行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重要条件。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遵从“三个一切”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走上全面、全体、主动、个性和终身等五个方面的发展。[2]教师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展开有效的科学研究,是进行校本研究工作的重要形式。这种“基于学生的研究”可以改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情况,是教师通过总结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情况形成的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优势出发,在关注学生差异性的同时,于个性化的教育中找到共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使用激励的手段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进而通过理论探讨与教学实验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形成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论,从而实现教育源于学生,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理论来源同教育目标的统一。[3]

(二)倡导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群体经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是沟通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掌握了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资料。在校本研究中,教师既是理论的载体,又是实践的推动者。任课教师、班主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承担着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评价的主要工作。教师群体可以通过经验分享、总结提炼等方法,将工作中的经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关系到学校教研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果。学校应该通过教师专业培训、进修与专业资格考查等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并通过教研、学习、专家讲座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也是校本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注重管理,完善学校的制度保障

校本研究提倡的是基于学校的研究,并且是为了学校而研究。随着校本研究制度的深入发展,教师进行科研对于教学工作意义不大的办学思想被逐渐改变。学校要保证校本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就要有保障教师这一研究主体进行科研工作的制度。通过教研组的设立、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研会议的举办,保证教研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取得相应的成果。同时,改变之前学校在科研方面不作为的办学模式,协调管理力量,通过各个科室的合作以及教研组和后勤处、教导处等各部门的分工与配合,对现有的学生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校本研究工作就是要促进学生和教育工作的共同发展。对校本研究目标进行整合是为了取得校本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定位,也是为了找到新的教育思潮下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教育理论一旦脱离了教学实践,便成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枯燥文字,而校本研究则是将学生、教师与学校紧密相连,打破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屏障,从而寻找到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又红,黎钰林.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究目标整合的内在结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梁威,卢立涛.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理念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3]彭钢.校本研究:基本规范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7).

[4]黄文龙.校本研究必须着眼于师资均衡[N].中国教育报,2008,05,16.

[5]张紫薇,钟强.国内教师合作教研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