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李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作者简介:周进(1958—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纪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宗教政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李磊(1971— ),男,吉林扶余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宣传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也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认同机制上实现信仰教育的转变,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仰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01—02
高校的信仰教育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常抓常新的问题之一。当前,高校信仰教育存在施教方法和施教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忽略信仰的本质及特点而盲目开展信仰教育是其内在的原因之一。因此,从认识和理论上把握信仰的本质、注重高校信仰教育的方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在理论教育上实现由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理论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肩负着帮助青年学生理性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科学理论的历史重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同时,要积极探索超越知识层面的内容,让附着在知识上的价值、理念发挥作用,上升到信仰教育的层面,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升到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层面,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概念和原理的层面。在实践中,青年学生也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要厘清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从哲学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论范畴,解决人的存在问题;信仰属于价值论范畴,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知识和信仰作为两种强大的支配力量,它们之间的较量始终未曾间断过。有些信仰,如宗教的家庭信仰,缺乏理性自觉和知识论基础,主要是在感性经验、环境熏染的情况下形成的,这样的信仰需要经过以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说服,才能形成牢固的思想根基。
其次,高校信仰教育转变的关键是实现由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这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来实现。通过理论教育,让青年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信仰。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仰是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深入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信仰教育,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坚定的信念,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1]
最后,要实现由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就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一总纲,理论教育的知识点也必须落实到总纲上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靠纯粹的理论说教难以服人。清华大学对思政理论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比如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的教学安排中,开设了专题“必由之路”,从“历史的足迹”、“历史的反思”、“历史的交锋”、“文明的曙光”四个方面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化规律,从而使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使理想信念升华到共产主义的高度。[2]
二、在实践教育上实现由抽象理论向内心感悟的转变
恩格斯认为,信仰确立有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这里实践的途径是指直接的生产和生活,政治的途径指的是参加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而哲学的途径指的是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理论活动。[3]
实践教育是高校信仰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青年树立科学信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最大的实践是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实践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动愈加丰富。通过政治实践活动,青年学生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从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实践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信仰心领神会,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抽象理论向心灵感悟的转变。信仰作为一种枯燥的精神现象,其本身是精神世界的内化产物,这个产物需要借助实践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适合受教育者年龄特征、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的形式,使他们易于接受,愿意接受。
社会实践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信仰教育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已经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军营、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支教支医、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近年来,各高校还组织大学生到革命圣地开展“红色之旅”。通过拜访老红军、老党员,参观革命博物馆等活动,使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红色精神的践行者,并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同时,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身边好人”等道德楷模评选,引导大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其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正是通过实践教育,学生们懂得了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体味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强化了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进而树立了正确的信仰。
三、在认同机制上实现由“同一性认同”向“统一性认同”的转变
作为青年学生思想的形成机制,认同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接近成熟、自我意识逐步确立的结果。认同在个体青年期的作用很明显,在大学生思想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效力。[4]认同在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的主导信仰。到“文革”时,对这种信仰的认同达到巅峰,其本质是基于“同一性认同”的逻辑,主要表现为信仰主体上的全民性认同,信仰对象上的同质性认同,信仰心态上的遵从性认同以及个人信仰消融于社会信仰的一致性认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走向民主化、市场化、多元化、信息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向有机统一性转变。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信仰中继续居于主导地位,但不再处于独尊地位,社会上的各种力量也对主导信仰的传播产生“同性同向强化”、“异性异向弱化”等多样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只可能是像有机体器官一样的“统一性认同”,而不再是“同一性认同”,是在理解、对话、体认的互动过程中将科学的信仰内化成个人的价值意识,从而自觉践行。[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信仰认同机制的转变对高校的信仰教育具有启示意义。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与多样的统一,就要努力让更多的人信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的信念要素不断地向其他信仰体系渗透,实现对其他信仰的改造,使其不断发展,并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次,培养受教育者的信仰智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的信仰,有赖于对受教育者理性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需要大学生对自身追求有批判能力。没有信仰智慧,就很难实现信仰教育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化。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学是人类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各种信仰文化在大学中激荡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文化氛围不但影响受教育者,同时也影响教育的过程,因此,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白雪.信仰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可能性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帅松林.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2(9).
[3]左雪松,夏道玉.从逻辑到实践:当代大学生入党信仰教育的维度建构与效度生成[J].宜春学院学报,2012(1).
[4]奚彦辉.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5]练庆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