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基于语境化视角的《论语》翻译研究

  • 投稿雨人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59次
  • 评分4
  • 89
  • 0

周玲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和语境化的过程,应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实,从接受方文化和接受情境的角度出发,使翻译更为客观。《论语》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经典名著,虽然本身不过万余字,但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其深刻含义却是很难理解的。要让外国读者了解孔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要基于语境化来进行翻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境化;《论语》;翻译;孔子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56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23—02

本文系平顶山学院2014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论语》疑难句的语内和语际翻译模式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立项编号为PXY-QNJJ-2014017)和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及翻译策略研究”(立项编号为132400410692)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周玲(1983— ),女,河南固始人。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

《论语》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经典,对它的翻译比较特殊,译者要动态地调动、利用、营造语境以获取意义和传递经典内容,要基于语境化角度来考虑如何进行翻译。

一、《论语》翻译的特殊性分析

《论语》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登堂之阶,是我国对外传播传统文化和外国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译之书。《论语》集中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其翻译与其他文本经典大有不同。

(一)《论语》文本的特殊性分析

文本是翻译的对象,而《论语》这种文化经典著作更是文本中的特殊群体,其文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特殊和文本权威不稳定两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古汉语的信息浓缩度相对较高,语法具有多功能性,同一个字可兼做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词性的相互转化导致译者不易准确地进行翻译,词汇还没有时态和数的变化。汉字词性的不固定令译者十分头疼,其可在句中的任何位置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表达多种意思。但译者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还在于句读,现存的古书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标点符号,但古代经典文学著作中一般没有标点符号,断句不同导致文意也会殊异,译者要如何进行断句并得出合理的意义,这也需要通过语境理解来实现。二是文本权威的不稳定性。《论语》早期的流传主要是靠口耳相传或手抄传送,这两种传播方式都会导致语言措词的失误,传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同音替代、形近替代、脱文、篡改等,无法确定文本的权威,翻译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二)《论语》阐释的间接性分析

译者应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但《论语》的译者是无法直接用己之“意”来推测文本之“志”的,或多或少会借鉴别的参考译本。通常国人读《论语》都会进行标注,通过注本与《论语》对话,这种阐释是译者通过第三者过滤的,并非是直接性的,不是自己的思想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对意义的阐释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翻译必然会受到注本的影响,注本是译者们公认的权威,对翻译人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论语》的语境分析

语境对挖掘文本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地辨别话语的意义。《论语》描述了特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事件,孔子所言在当时是应事、应景,有感而发,并由其弟子记述下最精华的部分。孔子因问题不同进行了不同的回答,而《论语》中仅有“子游问孝”等简短记录,会话情境的缺失必然影响人们的理解。译者要对《论语》进行语意分析,就不得不在其他经籍中寻找语境,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文本,把难以理解的语句置于特定的环境中,找出内在的关联性。但会话的语境不可复现,历史语境无法逆转,给翻译语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论语》翻译中的语境化阐释

《论语》的语境化阐释是不断取消和修正的过程。这是由经典文本的开放性和语境的动态性引起的,经过一次次的阐释,译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其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译者的语境化阐释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本语境的认知和谐。译者要确保翻译的特定句意不会与其他内容矛盾,能真正融为一体。比如“君子不器”,有的译者将其直译为the gentleman is not a vessel,将“器”理解为各适其用的器皿,并引申为具有专门技能的人,“君子不器”就是指君子不一定是专业人士。译者认为这种解读与其他辅本的解读是一致的,他们从主观上试图寻找认知和谐,但因其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同,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认识。同样是这句话,有的译者从历史、文化语境角度出发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将“器”当做名词,译为a gentleman does not act?as?a?pot。译者不仅要使自身的认知和谐,还要通过译文向读者输入这种认知,使他们也能实现认知和谐。

二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认知和谐。译者在翻译《论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文本的和谐一致,还不能违背常识及历史、文化、科学知识。当译者违背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会感到认知不协调,就会探究合理的解释来消除不协调。如《乡党第十》中有一句话:“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大部分译者将其译为half as long again as a man’s height,但有些译者认为从常识角度来看,睡衣的长度是不合理的,为了寻求和谐,对“身长”进行阐释,认为“身长”可指从头到脚的距离,还可指头到腰的距离,以后者为标准来计算,“长一身有半”,相当于及膝,该句则应译为his nightgown is of knee length。对于古代典籍的阐释,大部分译者都会从历史和文化语境角度出发,但很少有人涉及科学知识语境。其实,在阐释文本的过程中,科学知识语境也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译者如果对古代科技知识有所了解,对《论语》的翻译就必然会更精准。比如,《尧曰二十》讲了尧、舜、禹的禅让仪式,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朱熹曾注释:“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后人大多赞同此观点并沿用,以“中”作“中庸”解。因此,许多大家都将其译为the due Mean,the true middle course of right,the Middle Way。这是由于大部分译者受到传统注家的影响来构建知识图式,但从科学知识语境考虑,古代人们是依据日影来计算历法的,“中”字是测日影工具的象形,可视为日晷之象形。

三是句法结构的认知和谐。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相比西方语言还是严谨不足。比如,《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有不同的译本,有些译者认为曾子要分别从三件事上进行自省,有些译者认为是要每日自省三次。从词语意义和逻辑性上,这两种说法都是合理的。大部分西方译者认为“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的解读不符合古汉语句法,此处的“三”必然指次数,因按“君子道者三”的句法,表示在三件事上反省。这就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句法的规范性,以使文本的意义能被读者所理解。

四是篇章连贯的认知和谐。西方语言学家认为任何一段文字甚至一个词都可以称之为语篇,都具有语篇性,其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特征,即连续的语句必须合乎语法或句意连贯,整个语篇要表达一个主题,而各个句子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性。但汉语的语篇结构比较松散,句子之间缺乏关联性。因此,译者翻译语篇时,要设定语篇是连贯的,通过认知语境、挖掘语境等方式来理解文本。比如,《论语》中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这段话的疑难之处在于,子路回去拜见“丈人”时,“丈人”已经离开,那么,这段话是子路对谁说的呢?对此,译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译者认为子路说的这些话,是希望通过“丈人”二子转达给他;还有的译者认为是子路传达了孔子的思想;有的译者则从篇章连贯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语篇语序错乱,子路曰应发生于当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段峰.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6).

[2]金学勤.《论语》成书“层累论”及西方汉学界相关评论[J].孔子研究,2009(3).

[3]刘雪芹.典籍复译的危机——《论语》英译二百年(1809—2009)之启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3).

[4]钟明国.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自我东方化倾向及其对翻译目的的消解[J].外国语文,2009(2).

[5]卓丽英.目的论视角下简析《论语》的两个现代英译本[J].湘潮(下半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