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适应力的培养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92次
  • 评分4
  • 79
  • 0

王耕,包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都使辅导员的教育主体性地位受到冲击,辅导员的既有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面临着重大考验,这需要辅导员队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自媒体;高职;辅导员;职业适应力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01—02

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2014LSLKTZDIAN-1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L14DSZ064);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JG14DB191)。

收稿日期:2014—12—12

作者简介:王耕(1979— ),男,辽宁义县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包伟(1984— ),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自媒体及其传播特点

(一)自媒体概念厘定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由硅谷著名IT专家丹·吉尔默于2002年提出,是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交互式媒体报道方式,这种报道形式的提供者不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综合了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其传播方式也实现了由“点到面”向“点到点”的转变,[1]通常以博客、播客、维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信等为载体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自媒体的传播特点

自媒体传播主体趋于大众,随着网络信息交换和信息分享技术的发展,网站传统的主体地位被动摇,每个信息参与者都可能成为信息主导者,信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自媒体传播速度受时空限制较少,不同于传统媒体较长的制作周期,信息参与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或发布信息,甚至实现“零时间”传播,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信息接收的及时性;自媒体传播内容可信度较差,网络环境的隐匿性使信息“鱼龙混杂”,既有经过严格审查的真实信息,也有简单的“网络移植”或“凭空捏造”,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自媒体传播方式交互性强,信息交流呈双向互动态势,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特别是在媒体终端智能化的支持下,信息交互传播更易于实现。

二、自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辅导员传统的教育主体地位减弱

在自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悄然呈现出主客体地位迁移的特点。首先,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现实转向虚拟,从有形转为无形,传统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说教形式更趋复杂化;其次,教育环境发生了改变,学生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快节奏生活,易于接受新的资讯,学生常是辅导员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使辅导员的“师者”权威在挑战中呈现出客体化状态;最后,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自由地发表观点,随时实现信息传送,直接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影响,也使学生呈现出主体化状态。

(二)辅导员所处的媒介环境越发复杂

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信息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是信息传播者、接收者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的管控模式,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热度而不惜践踏职业道德底线,通过“信息噱头”引起关注;个别商业性媒体无视社会责任,其低俗、暴力、色情的广告宣传极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而处于时间、空间及资讯无障碍状态下的学生,既能随意接收外界信息,又能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创造,因此,对辅导员如何在学生“三观”教育中施加影响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辅导员接触的教育形式更为多样

在自媒体时代,学生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载体来关注校园热点或参与焦点问题讨论,而传统的班会、党团活动等教育形式已逐渐被替代。[2]究其原因,一是自媒体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每名学生都是“麦克风”、“传话筒”,各种媒体手段满足了他们随时随地查收、发布信息及表达观点的需求;二是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导致了全新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产生,如“舌尖体”、“甄嬛体”等被广泛使用;三是自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情感动画和动感图标等都要求辅导员加强对自媒体环境下教育载体的认知和掌握。

(四)辅导员既有的工作经验日趋不足

德弗勒在“媒介依赖理论”中提出:一个人越是依赖于通过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3]在网络世界中,学生更易迷失价值目标和丧失理想追求,部分学生“网络异化”严重,在网络中异常活跃、无所避讳、畅所欲言,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大为不同。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去面对新生代,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故而需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自媒体环境下辅导员职业适应力的培养

(一)敏锐的政治感悟力

感悟力就是感悟事物表象、特征和实质的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思考与认知的能力,是一种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辅导员来说,具备政治感悟力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稳立场,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自媒体的发展必然使高校成为社会思潮、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的集散地。[4]在这种环境下,辅导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站稳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占领网络思想传播的制高点,通过引领网络话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敏锐地洞察事件背后的本质,实现对学生“三观”的良好教育。

(二)准确的信息研判力

辅导员应具备准确的信息研判能力,要学会利用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媒介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各种核心价值信息;提高对信息的识读、辨析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迷惑和牵制,努力为自身工作寻找准确可靠的信息辅助;学会捕捉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热点信息,消除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的非理性和消极的影响。

(三)快速的信息反应力

快速的信息反应能力是争取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的基本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辅导员应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掌握自媒体的技术技巧,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做成“隐性课程”,对学生施加积极、有效的潜在影响;同时,要把握自媒体语言传播特点和情感表达特点,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在学生的语言圈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促进师生间的话题互动。

(四)有效的舆论引导力

自媒体互动与分享主要表现为对信息的“转发”和“评论”。自媒体的互动功能使信息急速传递,极易造成观点的瞬间集中与爆发,而且也容易使信息观点产生分流的可能性。面对自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辅导员一方面要利用其传播特点,做好舆论“领航者”,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赢得话语的主动权,客观、公正地发布权威信息,构建掌控下的媒体舆论场;同时,要把握好热点讨论的“度”,做好舆论的“监管者”,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五)积极的网络关注力

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需要在对现实社会的不断试探和选择中形成,因此,辅导员的关注度能够对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工作中,辅导员要秉持平等观念,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权威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成长诉求,在互信友爱的和谐氛围中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并给予其正向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时刻关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2]朱冬香等.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3]段京肃.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5]张瑞,邱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