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以公共基础课为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方略

  • 投稿车师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48次
  • 评分4
  • 52
  • 0

王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5)

摘要:高职大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着高职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源泉和保障,以公共基础课为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方略在于:寻求公共基础课与学生专业培养的结合点;改革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机制;延伸课堂,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高职学生素质;挖掘公共基础课的隐性作用,扩充其辐射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学生素质;公共基础课;文化价值;平台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4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04—02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王琳(1980— ),女,辽宁鞍山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大学生素质的内涵

高职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应立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内容为基础,着重于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打造,不仅要加强对高职大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更应关注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人才应具备道德、文化和职业三大素质,并以道德素质为方向,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核心。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多样、涵盖广泛、内容丰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法律、心理学、公关和礼仪、艺术欣赏、语文、外语、数学及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组成,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开设其中的部分课程。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以对高职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为前提。在公共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和实践观点为基点,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引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突出民族精神和爱国信仰,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以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内容。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应该由以下四方面内容构成:一是文史哲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语文”等。二是美育与艺术修养类,主要包括“美学基础”、“艺术欣赏”等。三是社交与伦理类,主要包括“现代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是实践应用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

(四)高职公共基础课以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在上述四类人文素质课程中,应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主线,形成以此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等。

三、以公共基础课为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方略

(一)寻求公共基础课与学生专业培养的结合点

1.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积极展开专业技能的学习。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思维方式时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正能量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并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探求真善美。

2.在专业课教与学的过程中渗透公共基础课的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职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是生搬硬套地加到专业课教学中去,而是要与专业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去,使专业课更加富有生机。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发掘专业知识的本质内涵,引导学生去领会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科技因素。

(二)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机制

1.创新教学手段和载体。现在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模式使学生成为主体,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2.优化选课的自主广泛性。根据学科设置的需要,还要真正开设选修的公共基础课,让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结合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活动中加以指导和带领。

3.革新课程的考查方式。建构“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测评”、“高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考评”等体系。科学地调研、测算,客观描述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职业核心力水平等,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导引,不断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素质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延伸课堂,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1.开展生动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应用所学。第二、第三课堂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教育最有效、最实际、最直接的载体。第二、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继续和延伸。在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第二、第三课堂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引导其去思考、学习、动手,这必将是加强高职学生素质修养的重要路径。

2.组织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施展所能。组织具备丰富人文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讲坛、知识竞赛、文娱等活动,既可以保证参加活动的学生群体达到大多数,又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学生发挥特长、满足兴趣发展的要求,使得高职大学生群体教育达到统一性和个别性相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智。

3.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增强责任感。社会实践及志愿活动作为提高高职大学生素质的关键途径,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方法,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四)挖掘公共基础课的隐性力量,提高其影响力

1.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人才观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注重“德”,即优良的道德品质,包括对企业的忠诚度、保密性等都体现在其中。

2.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构筑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柱。公共基础课程用传统文化隐性地熏陶了高职学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等,这些都会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成就长足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经济的迅猛发展,行业中职业岗位的变动愈加频繁,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几次甚至多次职业专业技能的更新和变革,这就要求高职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更应注重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核心素质的培养。

4.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与创新精神,助力开创成功的内驱。创新是一种伟大的品质,是一种无畏的精神,是一种核心的能力,更是一种探索求实、执着奉献的境界。高职大学生在实际工作和自我发展中是否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借鉴、善于变化、善于突破,有赖于对其核心素质的教育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邓志革.职业素质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孙立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郭亚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8.

[5]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