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毕业正文

浅谈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32次
  • 评分4
  • 10
  • 0

李瑛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在当今世界,新闻英语几乎无处不在,既为人们报道了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当代最新的“活的语言”的一种途径。从语法和句法层面了解新闻英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快速和准确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英语;语言特点;新闻报道;语法;句法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58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25—02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简介:李瑛(1981— ),女,湖北襄樊人。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法,应用语言学。

新闻英语几乎无处不在,新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不同新闻材料合成的,所以对语言特点的归纳需基于充分描写。[1]因此,从语法和句法层面学习和掌握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内涵。

“新闻可简单定义为人们所想和所需知道的信息。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事实指的是通过查阅可靠记录可被证实的事。”[2]新闻英语具有准确性、简练性、时效性、清晰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此外,从语法和句法角度来看,新闻英语还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

一、时态的使用

(一)通常情况下,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要受制于主句中的时态,这种语法现象称为时态的一致或呼应。新闻英语报道一般也是遵循这种语法规则。

例如:Major Taiwanese media on Sunday extensively covered Ma’s victory in Taiwan’s leadership election, saying voters have expressed approval of the “1992 Consensus” through their ballots.(China Daily,Jan,15,2012)在例句中,分句中的“have expressed”与主句中的“covered”保持了一致。

(二)一般现在时在新闻英语中被普遍使用,这是英语新闻一脉相承的传统。这是因为一般现在时可以突出已发事件的现实感和新鲜感,拉近读者与阅读对象的情感距离,这种时态在新闻学中叫作新闻现在时。[3]用现在时来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增强报道的新鲜感和直接感,生动而形象,同时也可以节省空间。

例1:China sends work team to Libya.(China Daily,Feb,2,2012)

例2:Cold snap grips Europe,killing 89.(China Daily,Feb,2,2012)

在上述例子中,“send”和“grip”这两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都已经发生,但是却都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来增加报道的新鲜感和直接感。

(三)在英语的语法中,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要用到一般将来时,通常用“will+动词原形”或者“to”的不定式结构来表示。而在新闻英语中,更多地倾向于使用后者来直接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例3:Us carrier to cut 13,000 jobs to reduce costs.(China Daily,Feb,2,2012)

例4:India,China to combat pirates together.(China Daily,Feb,2,2012)

在例句中,都是使用不定式来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不定式符号“to”前面省略了助动词“be”的变形,目的是缩减文字,节省空间。

(四)现在进行时通常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或动作,采用“be+现在分词”的形式来表示。而在新闻英语中,通常省略助动词“be”,直接用“-ing”的形式表示正在进行或变化的动作和事件。

例5:China closely watching workers held in English.(China Daily,Feb,1,2012)

例6:China willing to aid bailout:EU leaders.(China Daily,Jan,28,2012)

上面两个例子分别在“watching”和“willing”之前省略了助动词“is”。

二、语态的使用

在新闻英语标题中,经常使用主动语态,即“主+谓+宾”的结构,直观、生动、形象,例如:Japanese PM expects more exchanges with China in 2012.(China Daily,Jan,28,2012)但是,在新闻报道的正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较高。

例7:8 detained for S China’s river pollution.(China Daily,Feb,2,2012)

例8:3-cm needle found in woman’s head.(China Daily,Feb,2,2012)

“detained”和“found”都是表示被动语态的过去分词,之前省略了助动词“were”和“was”,而不是表示过去的时态。英语新闻中在事件和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的时候才使用被动语态,来加以强调和突出,引起读者的关注,多用于对天灾人祸的报道(如地震、火山爆发、特大洪灾、严重交通事故等)以及有关犯罪、谋杀的新闻。[4]

三、省略的使用

在新闻英语的标题中,经常在语法和句法层面上进行省略,目的是节省篇幅,突出重点。通常在不影响理解新闻主题大意的前提下,故意省略某些带有语法成分的虚词,主要有冠词、助动词“be”、系动词、连词、代词等。

例9:China to issue medical information card.(China Daily,Feb,3,2012)

例10:Chinese fishing boat captain repatriated.(China Daily,Feb,3,2012)

在例9中,“to”前面省略了助动词“is”;在例10中,“repatriated”前面省略了表示被动语态的助动词“was”。

此外,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主句常常是信息和报道的来源,后面接着的宾语从句是信息或报道的内容。一般来讲,“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可以充当从句中的动词宾语、介词宾语或一些形容词的宾语,在口语中或者非正式文体中才会被省略。但是,在新闻英语中,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有时候被省略,有时候被保留,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例11:US Defense Secretary Leon Panetta said that Israel could attack Iran this spring, the Washington Post reported here on Thursday.(China Daily,Feb,3,2012)

例12:A senior Chinese official said Monday the country will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cope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China Daily,Dec,21,2011)

例11中“said”后面没有省略“that”,例12中则省略了“that”。其时留时省,随意性较大,主要取决于记者当时写稿的喜好,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四、前置定语的使用

按照正常的语法规则,一句话中如果修饰中心词的定语是单词,通常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前;如果是短语或者是从句充当定语时,则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后,新闻英语报道一般也会遵循这一规则。但是,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不会拘泥于这一语法规则,而是灵活加以变动,将前置定语的成分扩大来代替后置的名词修饰语和从句。

(一)名词+现在分词构成前置定语。如:law-abiding citizens。

(二)名词+形容词构成前置定语。如:time-conscious Americans。

(三)名词+名词构成前置定语。如:Qinghai Tibet railway。

(四)名词+过去分词构成前置定语。如:state-owned enterprises。

(五)形容词+过去分词构成前置定语。如:well-informed sources。

(六)副词+过去分词构成前置定语。如:highly-placed sources。

(七)形容词+名词构成前置定语。如:long-term goal。

(八)数词+名词构成前置定语。如:two-side talk。

(九)其他合成词组构成前置定语。如:stand-still-and-lose policy。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rystal,D.& D.Davy.Investigating English Style[M].London:Longman,1969.

[2]Carrison Bruse.Professional News Writing[M].New Jersey:Lowrence Erlbaccm Association,Inc,1990.

[3]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韩琴.浅谈新闻英语的特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

[5]李白坚.中国新闻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