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英语正文

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讨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72次
  • 评分4
  • 30
  • 0

中山市濠头中学 杨泳春

学习英语,首先应重视听说的训练,听是语言感知的过程, 说是语言的生成过程,读写则是在听说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备好、上好英语听说课。因此,如何对教材进行单元整合,设计听与说的内容、步骤,为有效的听说课堂做充分准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说训练,一直是我们一线英语教师所探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听说课的教学进行了方法探讨,希望能够课上课下相结合,对英语听说教学有促进作用。

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课前准备

新目标英语是听说领先,以听说促读写的。根据“输入—输出”规律,只有好的语言输入(听说),才会有好的语言输出(读写)。这是英语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学会整合教材。结合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调整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通过增、删、合、改等多种方式整合教材,设计听与说的教学步骤,从而更好体现单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七年级《新目标》英语上册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听力1b为例,课本任务要求是听录音,给对话编号(1—3)。教师可以把任务改成:写下你所听到的对话。听和写同步进行,既练习了听力,也巩固了词汇。

当然,这也是因为初一的课文听力内容都相对简单,教师可以相应地提高难度,不仅仅要求学生听,也让学生写。

2. 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的课前准备最主要是对新词汇的预习,主要体现在:新单词会读并理解其中文意思。还要预习相关语法知识、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二)课上探究

1. 新课导入

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在教学中起到激发和铺垫的作用。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图片展示、视频音乐或者实物等直观的方法;或者是通过创设情景,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展示等等检验新句型的方法。总之,听前导入活动设计指向性要明确,最好是单刀直入,不宜引导太久,以免浪费时间;同时,听前导入带领学生认知生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词汇的扩展,以免造成过多的干扰。

2.听力训练

《Go For It!》新目标英语的听力训练,设计形式多样,如:听力排序;人名、图片和活动相匹配、连线、选择;填表格等等。听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听力任务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一般分以下三步走:(1)听前预设。主要体现在理解听力题目或图片,初步推测听力相关内容或逻辑顺序。(2)听中检验推测,泛听与精听相结合。泛听主要为初步理解并熟悉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完第一次并能正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yes”和“no”问题,以增加学生信心。精听是指学生能抓住听力材料中的细节,对内容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确定信息,找出答案,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课堂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听练情况对听的遍数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听一次后纠正答案;对于比较难的听力,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次数。(3)听后巩固,跟录音朗读。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回顾,尤其是突出对目标词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了听力材料之后,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听录音跟读,并提醒他们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做到熟读深化,为后面的课文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

3. 口语训练

目前中山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听力理解(选择题)、朗读、情景对话、看图口头作文。这几个部分各自有自己的考察目的,难度逐步递增,综合考察学生听说读写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课堂上根据教材与教学内容适当切入相关的中考题型训练,一方面为学生的中考做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听说意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 朗读训练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朗读方法让学生熟读单元中的对话和课文,例如采取学生领读、跟老师或者录音朗读、分小组朗读、甚至背诵等等。如上文所述,课后留有声作业,对听力材料进行多次诵读,也是一种朗读训练,坚持每天5到10分钟的朗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创造交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

新课导入之后,运用功能句进行操练,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分组表演等形式进行练习。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Section A 3a 的时候,让学生模拟3a的对话,小组合作编写对话并表演。学生不但把对话演绎得惟妙惟肖,还加入了自己的元素,例如讨价还价等,使对话更加地妙趣横生,使人忍俊不禁。

(3)看图口头作文

在口语考试中,本题要求学生看图,用6句以上的句子描绘图片。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有大量的彩图,是练习口语的好材料。中国孩子从小对《看图说话》训练有素,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正迁移的作用,组织“Talk about the pictures”。操练“可简”、“可繁”。“可简”是短短的几句话问答,“可繁”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九年级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一课中, 教师既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方式与学生进行口语练习—What happened to Tina this morning? 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一篇简单的口头作文:Tina had a terrible morning today. She .

(三)课后巩固

众所周知,要练习好英语听力,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如跟读录音(尤其是听力材料)5到10次,做部分听写等等。听力材料是很好的资料,由外国人朗读,语音语调地道,贴近生活,灵活性高。另外,就单元里的插图,可参考听力内容,让学生写小短文。

二、反思——听说课教学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流利性和准确性应有所侧重

我们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但有些同学说出来的英语却又错漏百出。我们应不应该在课堂上立马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有错必纠,怕影响孩子的信心;有错不纠,怕形成坏习惯。其实,初中生词汇量少,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在这个阶段应该先注重流利性,先要大量使用语言,然后在语境中发现并去纠正错误,以补偿准确性。若一开始过于注重准确性会造成孩子对英语产生恐惧和紧张,导致厌学情绪。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准确性和流利性一直是交替上升的。

整个口语训练活动,都是可以操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兼顾其流利性和准确性。例如,从八年级(下)开始,对话的范例一般都是四句,即是A-B-A-B形式,不再是七年级的A-B简单对话。里面会涉及比较难的单词,这时候,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开口,再进行适当纠正。

(二)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形成有效评价

在学生展示完“听”和“说”的所学成果时,教师评价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评价目标要多维化。评价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上加强教师调控

为了让全班进入说的活动,可采用两人结对或者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的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开展适合的话题讨论与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不断加入到正在讨论的小组中,听学生讨论,帮助他们有效实施课堂问答,如进行师生对话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当时间超过20秒都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是,教师要重新审查问题是否合适。同时,要注意并对他们做出引导,以避免出现单一的重复,例如sorry, I don’t know. I don’t think so/I think so等等。

三、结语

总之,在英语新课改教学实施的今天,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相信我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会不断地获得进步,使教学变得更加完善,把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思想充分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大莉.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提升英语教学时效[J].学生之友, 2011,(6):62.

[4]何广铿,周榕.英语口语考试指南[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