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英语正文

高中英语写作策略探究

  • 投稿小庄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70次
  • 评分4
  • 58
  • 0

江苏省丰县中学 张丽丽

高中学生普遍恐惧英语写作,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看到写作就有一种莫名的排斥。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这个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克服学生写作恐惧

身为农村的高中英语教师,笔者在对城镇高中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农村学生更恐惧于英语写作,甚至恐惧英语这门学科。在以往的考试中,高分的英语写作很少出现,而更多的是抄袭和不写。笔者总结了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一是英语基础差,不敢动笔写作;二是词汇量缺乏,吐不出词来;三是面对100多词的写作好比面对数学最后一大题,有写作恐惧症。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做的是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新的见解,教师不能够在写作方面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而要多多鼓励学生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不再对英语写作产生恐惧。对于低分的学生,教师要亲自指导学生低分的原因,在词汇、句型运用的额方面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让学生能够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评分的标准,让不同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写作,得到最佳分数。例如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评分标准的时候,强调学生一定要将字写好,教师在改作文的第一印象是看字,一手清晰、整齐的字能够把学生的作文首先放到好的档次里。其次是看首尾段,开头不能够有错的单词,适当运用几个高级句型和单词来拉升作文的档次,要求简明扼要,例如在总结的时候用I find my answer very simple snd clear,from one’s point of view 等等。然后是走马观花的看中间部分,大多数作文是看你的过度句型比如firstly,secondly,more and more等等。这样让学生对评分的标准有个准确的理解,也能够衡量自己的写作能力,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善,对写作产生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跟语文教学一样,英语教师不必去自己逐个修改英语作文,自需要改几个成绩英语成绩中等的即可,找出他们错误的共同点以便课堂上的纠正。学生不愿意发到手上的作文是圈圈点点,这样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教师毫不留情地修改会让学生日渐产生恐惧心理。而且学生拿到作文,只是看一眼分数和错误情况,而极少会有学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需要改进的是哪里。

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改作文。第一,学生的水平相当,更了解彼此的写作能力,哪里是自己容易出错的也可以替同学纠正过来;第二,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发现同学写的漂亮的地方,自己也可以积累下来,不懂的地方去向同学请教;第三,老师可以把学生错误率较高的地方拿出来精讲,让学生去参与讨论,在学生改作文提高自己对作文的了解下进行讨论,会更能够全方位的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三去,学生每次改作文都能够对作文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三、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阅读积累的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较强。在平常的积累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作文的通用句型,比如阅读理解中会有as a saying goes,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运用谚语、名人名言等等会提高作文的分数,这个句型就可以引出引用句子。而且大多数作文都是以高级句型串联起来的,句型既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又占据了单词量,一两个高级举行用下来就会有不少的词量了。

英语作文就是要求作文的连贯性,让老师一眼可以看出来作文有几个部分,有几大要点,这时运用的过度句型和关键词是很重要的,合理地使用过渡词,可使文章条理清晰,通顺连贯。例如学生在论述有几要点的时候,可以运用then,the last but not least等等过度短语让阅卷老师可以一眼明了。学生平时积累的短语有很多,要是能够运用到作文当中,就会比单独的单词更能够吸引老师,比如in no time(立即),at one time(曾经)等等。

这些相对基础的词汇和基本句型使句子看起来不是硬生生的流水账,而是含金量很高的作文。上述几点也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的亮点之处,如何让作文有亮点,就在于学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

积累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教师讲评阅读理解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单词意思、句型的时候将其记录下来,在教师课堂上讲重要少见的知识时将其记录下来,每天花十分钟的时间去回顾,“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

总体来讲,无论什么学习都要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助作用,英语作文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想让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除了学生要自己积极主动地积累英语知识,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外,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去了解英语写作的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只要写就有分,克服学生的写作恐惧。教师授之以渔,让学生以渔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