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孔 笛
摘要:后进生,是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忽视的群体。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复杂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实现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帮助后进生顺利转化成为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文章聚焦电影《功夫熊猫》中的武学课堂,对武学课堂中的两位主角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关于后进生教学的启示,进而反思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功夫熊猫;后进生;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75-02
后进生是教师无法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形成的复杂性,且其学习表现各有不同,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群体的存在对于教学是一个挑战。实现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帮助后进生顺利转化成为了不少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本文将目光重新聚焦在影片《功夫熊猫》(以下简称《功》)中的武学课堂,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些关于后进生定位、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教学启示,重新思考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实现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
一、影片中教学的角色分析
1.后进生——熊猫Po。Po是一个没有武学基础的大胖子,在课堂中,他是“理所当然”的学困生,其所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特征一:自身对所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Po的这一特征在影片中展露无遗。英语教师若能在课堂中发现、培养起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能带动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特征二:在教学环境中处于被排斥的处境。影片中的Po在课堂中是一个不被接受的局外人,且一再被告知“不属于这,早点离开吧”。因此,原本对武学有着浓厚兴趣的Po产生了退却心理。
特征三: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教师的期望出现极端的反差。Po在武场的训练是惨不忍睹的,面对这一情况,其师父试图建立的期望全部失效。学生表现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值,两者之间出现极端反差。
2.学科教师——狸猫师父。狸猫师父是典型的资深教师,他拥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一套成熟的教学方式。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特征:
特征一:培养的学生多数是优等生。从Po出现前,狸猫师父总共经历了豹太郎的一枝独秀时代和“五侠”时代。无论是哪一代,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先天具有天赋,后天又勤勉用功的学优生。
特征二:教学上有自己固有的方法。在影片中,有一个特殊的训练场,而这个训练场从豹太郎时期就已存在,延续到Po入山学习后依然在使用。由此能看出这是师父独有的一套教学方法,且经年没有太大变化。
特征三:面对特别案例时容易焦虑。两个教学时代的成功对师父而言,像是理所当然的成果,但Po偏偏打破了师父的理所当然,在Po一次次失败的训练后,师父因为这个胖学徒和自己期望之间的落差而倍感焦虑。
二、武学传授中的师生关系分析
Po和师父之间的教学互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师生矛盾期。在这一阶段,师父对于Po持了否定且放弃的态度,他不相信Po能够参透武学圣经,更不相信Po能在他的教学体系中获得任何卓越的成就,所以他不向Po传授自己的武学知识,Po也有些畏惧接近这位老师。
2.师生和谐期。这一阶段中,师父开始进入重新发现阶段。一次偶然的机会,师父发现Po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激发出自身的武学潜能,于是,他改变自己的偏见,重新制定训练方式。教学方式变了,教学环境也变了,师徒二人的矛盾逐渐消散,开始呈现和谐关系。
三、影片教学因素的启示
影片中的课堂,向我们所展示的后进生生存状态主要包含了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师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在Po的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作用。结合相关文献,影片可以给英语教学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
1.关于“后进生”定义的再思考。在影片中,龟仙人是唯一不认可众人贴在Po身上有关“弱势”或者“后进生”标签的学者。由于心理学上强调的重点不同,当下国外对于后进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我国,对后进生较为粗浅的一个定义则是依据学生在一些知识测试中获得的成绩评定之后,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这种定义不免有些简单粗暴,考试成绩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评定的依据,但当下多数时候往往把这一依据作为唯一标准,很多学生就这样被简单地进行了分类,而进入了后进生的列队。
为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英语教师在对后进生的定义上首先要有一个全新的解读,根据钟启泉对后进生的定义,这里将采用“学科维度”上的学习困难来判定一个学生是否是后进生,即一个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言技能或语言知识,如果没有达成,那么则判定这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出现困难,成为学科的后进生。这种判定方式将学生的“后进”定义限定在了学科内部,且英语学科的分支内容多,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会出现学习困难,教师依据这一定义来判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后进生的学习薄弱环节在哪里,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优势在哪儿,取长补短,以学生的优势经验带动其不足之处,循序渐进,这样在实现后进生有效教学的同时,也不会给他们贴上标签,从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自信。
2.实现对后进生有效教学的措施。从已有研究来看,不少研究者针对后进生的教学提出了措施。综合前人研究及本影片所隐含的教学启示,要实现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中创建包容的环境。Po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精英化”的课堂,他的出现从一开始的被排斥到后来的被接受,教学环境的变化恰是对其包容的逐渐体现。当前,英语课堂仍以集体化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集体教学中一对多的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在集体内出现个别学习进度跟不上大部队的少数人,后进生便是这些少数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前文来看,后进生并非没有求学的欲望和兴趣,因此,为他们创建一个包容性的、不被排斥的环境十分重要。
英语的学习尤其注重语言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当下任务型学习的课堂中,不少语言学习任务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在这种背景下,后进生则更需要同伴和教师的包容及理解,如此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退却和自卑心理,从而保持自身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为其下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观察后进生的课堂表现,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简言之,这一措施就是因材施教,这更多的是一个总结—修改—再总结—再修改的过程。后进生本身既有其所在群体的共性特征,也有其个体的特征,这一点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对其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找寻在何种环境下能够激发起后进生的学习潜能。
在英语课堂中,英语学科的后进生除去共性以外,有些或许是读写方面尤其薄弱,有些则在听说方面尤其薄弱,也有些是在一些抽象定义上如语法方面十分薄弱,等等,这些薄弱的环节牵动其他环节的学习,长久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就会裹足难行,致使语言能力的整体学习呈现一团乱,最终失去学下去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这时候能够细心观察,找出后进生在某个学习潜能可以被激发的状态,而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调整对其惯有的教学方式,后进生则会发现学习语言也非难事。
这一项是很多教师都会想到但很难真正做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后进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影片中,在一对一教学的情况下,师父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个班集体中,后进生的数量不会只有一个,且每个后进生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观察后进生自身具有的特点及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呈现的薄弱之处,并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实现其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3.有效利用教师期望,进一步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龟仙人不止一次地鼓励Po并相信Po恰是教师期望效应的体现。教师期望理论主要来自于罗森塔尔在1965年所做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给了教师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名单上的每一个学生都经过哈佛大学的智力测试,表明他们很具有发展的潜力。实际上,这项专业测试并不存在,名单上的学生也只是被随机抽取。8个月后,他再次回到学校,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情绪、求知欲、提问的勇气和与教师的关系上都有了极大进步。通过了解,他发现,实验中的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怀有一种特殊的期望,并在情感上认同这些学生能够实现发展,这项关于教师期望的实验就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验”。
但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起到作用并不是简单地相信后进生能都实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做的还有语言上的表达和行动上的探索。要不吝啬口头语言,后进生完成了一次对话任务,写出了一段通顺的小短文,哪怕只是拼写对了一个新单词,都可以在全班对这些行为做一个正面、积极的反馈和评价,这些评价并不指简单地说一句“GOOD”、“Well done!”而是要具体地指出学生好在哪,为什么好。肢体语言则要求英语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多观察后进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后进生中存在对英语学科有着兴趣的学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眼神、手势等动作来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互动中,让这些学生接收到“老师相信你,你来试一试”的信息。
4.放下“权威”,尝试倾听,以成就“好的教学”。在影片中,狸猫师父在最开始对Po的教学中,几乎不会去听取Po的需要是什么,这在教学中是教师倾听“缺失”的一种体现。在当下普遍是大班化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人数多,师生又习惯于某种“权威模式”,致使现在的英语课堂中很容易发生老师讲得多,学生的发声练习却很少的现象,而仅有的发声机会并不为后进生所能拥有。
根据佐藤学的研究,教师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的内容则是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发声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需要在有足够发声练习的情况下,让教师听到自身的不足和需求,才能保证英语学习的顺畅。后进生的学习在滞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引导其发声并使其声音能够为教师关注则显得十分重要。
5.措施相辅相成,前后连贯,教学中要注重趁热打铁。期望、倾听、环境、教法、兴趣这几个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都有着影响力,但这几个影响因子在整个英语的教学环境中并非独立存在。根据佐藤学的研究结果,几个因子的模型图如下图所示:
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存在连接和影响,其中兴趣作为后进生语言学习的动力之一,其他几个因子都对其产生影响;而教师对后进生语言学习上的期望效应和倾听力对于创设一个包容、舒畅的环境也会产生影响。
四、总结与反思
对后进生开展有效教学,实现后进生转化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且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英语教师在采取一定措施前,需要充分认识自己班中的后进生,包括其当下的学习环境,他本身所具有的学习特点和可能引起其兴趣的知识点。此外,还要给予后进生一定机会做好课堂的发声练习。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当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了一段时间出现转化后也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如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获得激发后,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将是如何保持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即学习状态的维持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荣花. 培养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消费导刊,2010,(1).
[2]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宋倩. 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方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4]李静.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M].唐晓杰,崔允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Rosenthal. R & L. Jacobson.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J]. The Urban Review, 1968.
[7]佐藤学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