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英语正文

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 投稿铁柱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412次
  • 评分4
  • 78
  • 0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李 佳

【摘要】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智的发育成长期,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英语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77-01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身体和心智的发育成长期,心理上还不成熟,容易引发诸多问题。调查显示,超过20%的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上进心,学习上不用心,不用功;性格孤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教师、家长相处不融洽,甚至顶撞教师和家长,跟同学发生冲突;不善沟通,与人合作有困难;不爱劳动等,这样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如果教师引导处理不好,就很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此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英语是一门语言,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开放性思维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因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充分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这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素质修养水平对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英语教师一定要首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培养积极、健康、阳光人格的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展知识面,丰富英语学识素养,与学生经常做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从心里佩服、仰慕教师,这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就有了基础,学生能够较自然、顺利地从乐于听课到乐于倾听教师教导。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修炼自己乐观的心境、真诚的微笑、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韧的毅力等非智力素养,用自己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不断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师要用“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们常说环境可以改变一切,意思是说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同一般的直接影响。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其中学校环境至关重要。学校环境是指学校内部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物质和心理因素的总和,物质环境主要指学校的物质设备条件,包括校容、校貌和教学设备等,心理环境主要指学校中的各种关系及道德心理气氛,包括各种人际关系和体现班风、校风的学习。学校环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教育者需要通过特定的环境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好的学校环境会令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果只是把课堂活动处理为记记单词、读读课文,不主动地调动学生的健康心理情绪,就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甚至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情况灵活做处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放松的课堂环境,在对话课及听力等课中创设一些交际情境,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心理压力,也培养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和英语的应用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适时鼓励学生

赫尔巴特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带有鼓励性的恰当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能够使学生不断受到教师的鼓舞去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笔者班级有个男生,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意识也不强,但他朗读英语时语感很好,而且性格活泼,很爱表现。在一次英语公开课上,笔者让他担当了情景剧中的主要角色,他非常兴奋热心,积极准备,甚至请父母帮忙斟酌动作和语气。课堂上,他的表演得到听课教师的掌声,也让同学刮目相看。趁热打铁,下课之后表扬、鼓励他。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课堂纪律好了,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而且能增强学习积极性,效果非常好。

四、教师要活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是师生之间完成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媒介。英语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各种伴随情感体验的人类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非常有利。小学英语教材很多,各有各的结构和教学安排,各有各的长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作调整、取舍,内化成教学能用的东西,把握好课堂,在有限课堂时间里提高效率,激发起学生兴趣。Free talk是笔者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学生愿意用英语和教师对话、和同学交谈,他们不怕犯错,非常自信。例如,学生很喜爱歌曲、诗歌、绕口令等,运用这种方式能降低英语难度,益于学生接受。又如,设计一些动作帮助学生记忆,One,two,tie your shoes.Three,four,touch the floor…说的同时跟教师加上生动形象的辅助动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积累了词汇,体会了语感。

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教材中大部分阅读文前都有一个或两个讨论问题。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通过讨论既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解课文,又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反思。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每一篇英语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在学生疏通单词语法、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组织一些深层次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的讨论,深挖课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学完The man upstairs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话题,经过热烈讨论得出结论:同学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教室里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这样就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体验感悟,是学生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一次次体验,从“知识课堂”到“生活课堂”,只要教师认真挖掘出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点滴疏导和耐心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就会逐步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小学英语教学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想境界。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