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英语正文

论戏剧表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投稿铁柱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98次
  • 评分4
  • 72
  • 0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程龙

【摘要】戏剧表演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且被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戏剧表演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戏剧表演法的错误认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戏剧表演法,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构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戏剧表演法;缺失;原因;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81-01

英语新课标规定,英语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英语口语交际的训练。但是,反观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坐在座位上静听、做笔记、回答问题,口语交际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戏剧表演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一教学方法在当今的英语课堂中并未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戏剧表演法在英语课堂中缺失的原因、作用及解决策略。

一、戏剧表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戏剧表演法在国外英语课堂中广泛运用,但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上却遭遇了“滑铁卢”,甚至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戏剧表演的错误认识。对于表演,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演戏、不真实等。那么,推理到戏剧表演法,大多数教师往往也很难跳出对表演根深蒂固的先见。“表演通常被理解为满足或欺骗观众需要的手段。表演常隐喻为‘作秀、假装’之意。”因为对表演的错误认识,教师就更不可能主动采用戏剧表演法进行教学。此外,“有些人认为教学表演是对严肃教学的一种亵渎,是一种对教学内容的夸张、是演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予以禁绝。”对表演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待戏剧表演法的态度。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看不到任何表演的可能性。

2.戏剧表演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对于广大师生而言,英语并非母语,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无疑是一个挑战。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知识和技巧,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难度较高;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戏剧表演意味着需要他们用英语交流、表达情感,同样有较大困难;最后,戏剧表演作为合作性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教师教学上的不愿意,学生表演中的不主动,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戏剧表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传统考试评价制度的制约。目前,我国英语考试评价仍采用传统的纸笔测验。虽然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说”这部分不纳入考试范围,在目前的大多数考试中并不重视,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听、读、写三个方面。

二、戏剧表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传统的英语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在课堂中却得不到体现,久而久之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说英语的欲望。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书本和教师灌输的知识,但却没有输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感慨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却只会说简单句子。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戏剧表演法,在满足学生口语训练的同时,还可锻炼学生表演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课堂表演,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促使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寓学习于表演,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在英语课堂中运用戏剧表演法,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表演,有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被动灌输的传递模式。“众多研究表明,将戏剧表演的一些表现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传情达意’,而且有利于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教师通过戏剧表演法的运用,不再扮演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变身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表演时,教师在旁边指导,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二者兼顾。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积累,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英语学习存在着学和用相脱节的现象。戏剧表演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又能满足学生口语训练的要求。学生在戏剧表演过程中,通过对剧本的研读,无形中学习了大量英语文化知识。在排练过程中,与同伴之间不断进行英语口语对话,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戏剧表演法的运用,做到了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戏剧表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学生意愿,选好剧本。在进行戏剧表演之前,教师应该选好剧本,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太易,则起不到任何效果。教师选择剧本时,应该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也可以根据学习的单元内容,允许学生改编。选择合适的剧本之后,再根据角色、剧本和学生确定演员,分配角色,这对于戏剧的表演起着关键作用。在角色分配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遵循学生的意愿。“‘叫’学生排练,‘让’学生表演,这种方法会把教学带入死胡同,既吃力,又没效。”因此,无论是表演前的准备阶段,还是表演过程中,都应该让学生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

2.定期排练,共同合作。确定剧本和学生演员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排练。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发排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排练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戏剧表演不是独角戏,需要学生之间密切配合。通过前期排练的磨合,为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共同合作奠定了基础。

3.激发兴趣,适时鼓励。戏剧表演从选定剧本到最后表演需要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前的兴奋劲和兴趣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消磨。这时,需要教师在排练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进度和心态,遇到消极怠工的情况应适时鼓励,进步较大则可实时表扬。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需从旁协助,确保表演顺利进行。

4.舞台展示,做好总结。经过前期紧张的排练之后,教师依据事先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展示学生的表演。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未参与表演的学生当好“观众”。表演结束后,围绕学生表演展开讨论,如哪些学生表演得比较好,表演中存在哪些问题,哪部分内容记忆最深刻等。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做好反思总结,使得学生将表演的过程真正转化成学习知识的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颖.论表演的道德教育意蕴[J].教育评论,2011,(3):61-64.

[2]赵精兵,刘玮瑶,田金蕊.关于课堂教学“表演”的进一步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1-103.

[3]涂洁雯.戏剧表演在外语课堂中的功能与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9):51-54.

[4]陶青,卢俊勇.论教师教学的“表演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0,(8):46-49.

[5]陈辰.论如何发展综合性大学中的“表演”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1-12.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