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社交媒体表情符号使用分析

  • 投稿布衣
  • 更新时间2016-03-11
  • 阅读量525次
  • 评分4
  • 45
  • 0
摘  要  2015年,牛津字典博客将一个“笑哭”的Emoji表情符号选为年度高频热词,引来一片热议。牛津词典部长认为表情符号的使用弥补了传统文稿在可视化、快速化方面的欠缺,但也有学者担心表情符号的使用会导致个体使用文字或语言能力的倒退。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社交媒体中表情符号的使用进行分析,从心灵、自我、社会三部分探究个体使用表情符号的动因及对社会产生的外化影响。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表情符号;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06-02 
  1  课题缘起 
  2015年,一个Emoji表情符号(也称“笑cry”或“笑哭”)从一众强劲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牛津字典博客评的年度高频热词。《牛津词典》对这一符号给出的解释是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极而泣的脸庞),并认为表情符号“具有可变性、迅速性,并蕴含了感情因素”,其使用的增长代表着“传统的字母式文稿正在努力达到21世纪交流的可视化、快速化要求”。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表情符号的频繁使用会导致个体文字或语言能力的退化。虽然传统文字不具备可视化特征,但其语义丰富、语法结构严谨,通过不同词汇及标点符号的组合仍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思想,这样遣词造句的能力需要在日常交往中不断练习,而表情符号的使用则大大简化了这一过程。 
  2  使用表情符号的特征及功能 
  本文以问卷形式对个体的表情符号使用行为进行调研,由此总结出使用表情符号的三大特征及三大功能。 
  2.1  使用表情符号的三大特征 
  1)可变性。 
  表情符号的使用并非一成不变,“笑cry”表情使用频率在今年的爆发性增长及个体在使用表情符号中存在的“模仿行为”(41.2%被调查者是基于“模仿”行为而使用“笑cry”表情)说明表情符号的使用是随着社会交往行为而不断变化的。 
  2)从众性。 
  从受众心理学而言,个体普遍有追赶潮流的趋势,“笑cry”表情的悄然走红使受众在选择表情符号时产生了从众心理。 
  3)情景互通性。 
  表情符号的使用始于线上交往情景,但通过调研数据可知,75%的用户将这一线上交往用于引入了线下人际交往,两个情景的语言行为发生了互通。 
  2.2  使用表情符号的三大功能 
  1)情绪可视化。 
  表情符号的使用能够使情绪的表达更直接、生动、易懂,且不存在语种或文化程度差异等障碍。 
  2)降低误解。 
  文字信息无法体现表达者的情绪及态度,有时一句“好的”会使接收者误认为表达者语气生硬、态度冷淡甚至情绪不悦,但实际上表达者只是言简意赅地回复而已,并不带有任何负面情绪。此时,如果表达者能够在“好的”之后加一个微笑的Emoji表情,则能够完全消除类似误解。 
  3)拉近距离。 
  文字信息的交流往往给人机械、冰冷的感觉,使用表情符号能够使文本更生动、活泼,拉近交往双方的距离。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上述特征及功能,从符号互动理论着手,对表情符号的传播模式及用户使用动因进行深入分析。 
  3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传播模式分析 
  符号互动论由芝加哥学派学者米德创立,并由其学生布鲁默正式提出,主张从经验角度出发研究在日常自然社会中互动着的个体。该理论认为事物本身无法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其“符号(象征意义)”影响个体社会行为,而该“符号(象征意义)”正是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表情符号使用行为的传播模式正是基于此。个体A与个体B在通过社交媒体发生交往行为时,个体A的“主我”在冲动与理智的内在协调下选择使用“笑cry”表情,当个体B接受到这个表情符号后,首先会从双方的互动语境中对该符号产生与个体A一致的解义结果,其次个体A的这一使用行为在个体B的心智中形成了一个“风趣幽默且紧跟网络潮流”的“客我”形象(指个体A的“客我”形象)。对于个体A而言,如这一形象符合其心理期待,则将与“主我”统一为“自我”,并趋向于在社交媒体中更频繁地使用表情符号。而对于个体B而言,如个体A的“客我”形象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则B出于从众心理产生模仿行为,亦将在其社交行为中使用“笑cry”表情。 
  4  基于心灵、自我、社会的使用动因分析 
  米德认为,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是基于心灵、自我和社会这三个不可分离的结构。究竟个体在社交行为中使用表情符号的内在动因为何? 
  首先,符号互动论认为“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表情符号亦是一种语言体系,并非无意义的涂鸦。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表情符号的优势在于简洁明了、打破国界及人种屏障、无需学习或揣摩、信息冗余度低等,是比手语更简单易学、比音乐更浅显易懂的通用语言。同时,“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表情符号的意义在人际交往互动中得到共识,个体学习之后以此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再在下一次人际交往中外化这一学习结果,从而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高的认同度。 
  其次,根据调研数据结果可知,表情符号的使用具有情绪可视化、降低误解、拉近距离三大功能,即使用表情符号能够增加交往对象对“客我”的亲近感,清晰表达“客我”的情绪,减少“客我”与“主我”之间的差异。根据米德的观点可知: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如“主我”以增加“客我”亲和力、降低“客我”情绪表达偏差概率等为目的,则必然在行动中会增加对表情符号的使用。 
  最后,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发生互动的媒介环境亦会影响双方身份意义的构建。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形式相比,基于网络的社交媒体交往能够削弱交往双方社会地位差异所带来的不平等,建立一个更倾向于平等的社交情景。试想一下,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个体在现实社会和网络平台发生交往时,会有何差异?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在交往过程中需时时注意自己的神情、语气、态度和措辞,且需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做出最恰当的即时反应。而在网络社交情景中,社会地位较低的人能够通过形象化的表情符号表达对交往对方的尊重、减少情绪表达的不确定性、拉近交往双方距离,从而产生正向、积极的交往 
  体验。 
  5  结论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从印刷时代进入电视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其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进入网络时代后,受众不仅仅接收图像信息,更在社交行为中主动使用图像信息,且该使用行为已打破线上及线下的社交环境壁垒,影响个体的语言使用行为。虽然“表情符号”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文字语言表达复杂含义,但个体在交往中会倾向于使用口语化、表意性的网络语言代替内涵复杂的传统文字,霍兹曼所推崇的“书面化、思辨性”的印刷时代语言结构将渐行渐远。 
  《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的暗示隐蔽而有力。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表情符号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稿的补充,更成为网络媒介影响社交语言结构的一把利器,其最终的威胁不是代替语言,而是控制我们的文化,使其变得浮躁、苍白。 
  参考文献 
  [1]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9.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1985. 
  [3]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