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28次
  • 评分4
  • 68
  • 0

任勍

【摘要】报纸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已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如何?面临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新锐媒体网络,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深度报道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本文试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深度报道 现状 发展 融合

深度报道起源于美国。20 世纪80 年代,正式登陆中国,极大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深度报道因其独特的深入、深刻而被公认为报纸最突出的优点。然而,在当今,面对各种各样其他媒体的激烈竞争,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与改革,再一次被学界和业界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深度报道之“深”———什么是深度报道?

多年来,学界对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不断,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确切答案。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之内,告诉重要的事实、相关的原故及丰富的背景材料。”

笔者在这里将深度报道界说为一种“报道方式”,而没有把它定义为一种“新闻文体或体裁”。因为“报道方式”与“新闻文体或体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深度报道和有深度的报道也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就新闻反映客观世界的方式而言,后者是就这种反映的质量高低而言,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真正的深度报道,需要的是逻辑的力量和高屋建瓴的视角,需要的是记者广博的知识以及深入细致的调查,需要的是一种追本溯源的精神。如果说新闻事件本身是一个“点”的话,那么深度报道就是由这一点在时空上的延伸与发展。揭示的是新闻事件本身与社会背景、当前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普遍联系与结合,既有典型性,又有特殊性,不但要向人们介绍发生了什么,还要说明是怎样发生的,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总之,深度报道提供的是新闻事件及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对受众有用的尽可能多的深层次的信息。

二、挑战———处在危机的十字路口1、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报纸凭借深度报道这一“王牌”,笑傲媒介竞争大潮。而电视新闻,在人们印像中更多的是浮光掠影般的一带而过,人们无法从中品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现如今,“电视不能进行详尽深入的报道” 这一传统观点已经被电视新闻界完全否定。人们惊奇地发现,电视新闻,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深度报道之路,且其发展速度令人咂舌。

上世纪80 年代后,我国电视迎来翻天覆地的发展与改革大潮。电视新闻节目一改以往简单的消息类新闻充斥节目的风格,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开始浮出水面。1993 年5 月1 日,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里程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横空出世,并与此后推出的《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并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部曲。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央视,一时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伴随着电视时代的改革大潮高速发展。

与报纸相比,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声像并茂、视听兼容。通过摄像机的镜头,人们犹如亲临新闻第一现场。所谓“眼见为实”,受众自然更愿意相信镜头带给他们的强烈现场感的冲击;再伴以记者、主持人等传者形象的介入,将新闻事件娓娓道来。而这一切,是报纸深度报道所无法比拟的。

2、互联网的出现

其实,就深度报道而论,网络和报纸之间的差别更多地表现在媒体本身的差异上。之所以这么说,网络深度报道的展现手法也主要依托于文本。无论是网络转载,还是网上文本下载,抑或是新兴的“电子报纸”,就其本质而言,基本都是纸质报纸内容的重现。所以,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在人们对于不同媒介的选择参比上,问题的关键在于网络新媒体在受众中的覆盖面,也即受众对不同媒体的选择问题。

人们更多地选择网络媒体,并不是网上的文字比印在纸张上的好看,而是因为网络媒体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突破了区域界限、时间界限、传播方式的界限、互动界限、信息量的界限、传播成本的界限。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发表新闻;而现实中的任何重大变动,都会第一时间及时反映到互联网上来。这一点,即使是以时效著称的电视也难以望其项背。

所以笔者认为,互联网真正带给我们启示的是它的覆盖面。互联网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我们更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平台,不但之于受众,也之于传统媒体。

三、迎风破浪———挑战还是机遇?

1、换一个角度———电视的局限和弱点第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靠画面来呈现,也靠画面来征服观众,那么画面自然成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一言以蔽之,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但是,画面是时时可得的吗?没有画面,谈何深度报道?

第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有一种重要的手法叫做蒙太奇。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画面表现得可能大相径庭;即使相同的画面,排列顺序及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意义可能也不一致;甚至,如果剪辑者断章取义,只选其中某一段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那实际效果仍然是另外一回事。

第三,电视内容转瞬即逝。电视的媒介特性决定了其深度报道的不可复制性及不可保存性。

第四,数量决定影响力。央视《焦点访谈》曾说:来反映情况的群众太多了!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固然是一条很好的反映情况的途径,可是毕竟资源有限:一是节目制作周期较长,二是节目时间着实有限。

最后,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到底为什么看电视?估计还是为了娱乐消遣。

2、报纸深度报道应作的努力

首先,报界深度报道必须且亟需确定“品牌效应”。一直以来,报纸深度报道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即深度报道分布不均。

所谓分布不均有两种:版块分布不均和题材分布不均。这样的结果就是深度报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若要确立报纸深度报道的地位,则必须要有像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这样的品牌专栏。

其次,思想决定行动。在信息“快餐时代”中,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是个可望而不可求的。那么,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报纸的深度报道必须做足功夫,通过转变思维来变换出新鲜的报道,不一样的报道。

第三,报纸深度报道的文体改革。如今,报纸深度报道往往把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八股文”来写———不长,就不是深度报道。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深度报道在“深”而不在“长”。比如,化冗长的“一次性报道”为动态追踪的“连续性报道”、“系列报道”;又或者,利用报纸的版面优势,善用“镜头化”的处理方式。让文字充当摄像机,穿插各种图片、小标题,也许更能吸引读者。

四、互利共赢———报纸深度报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网络有其劣势:第一,缺乏准确性和严肃性;第二,缺乏深刻性;第三,缺乏指导性。而报纸则拥有许多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第二,阅读的魅力;第三,丰富的报道经验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储备。

同时,网络媒体带来竞争的同时,也给报纸深度报道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1、资源优势

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深;而问题是,报道再深,也限于纸上的文字表达,有时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画面相比,毕竟力不从心。可是,如若报纸能利用网络的庞大资源,深度报道则必然会有新的作为。网络媒体对于报纸深度报道表现力的扩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超链接和多媒体。

2、时效优势

信息时代,新闻事件瞬息万变。坦白说,以目前报纸的实力,已经很难做到仅凭一篇深度报道就全面展示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更不用说对于瞬息万变的新闻事件的事实报道了。网络新闻的更新快捷简便,可以做到随时上传和发布新闻。网络深度报道因而能够保持对新闻事件的不断跟踪,受众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事件的连续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最新的背景资料对这一事件获得最全面的了解。

3、互动优势

与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不同,网络深度报道是一个开放系统。在网络深度报道中,受众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还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可以就报道主题参与网上讨论。更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和编辑的经验再怎么丰富,也终有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领域和事件。通过和受众的交流,或许可以通过受众找出更好的新闻线索,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