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新闻或许雷同标题力求独特——新闻标题制作琐议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41次
  • 评分4
  • 30
  • 0

———新闻标题制作琐议

杨希雄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作新闻标题,独特的、精彩的新闻标题,能为报道增色,为报纸添彩,同时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标题 准确 传神

新闻记者尤其是编辑,恐怕都有这样的感触:写平淡的标题易,作精彩的标题难。常常有记者对笔者感叹说,报道写得轻车熟路,临到写标题则“江郎才尽”。不仅是记者,编辑不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吗?问题是,职业决定了这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必须做的事、必须跨的坎。20 年的编辑职业生涯,笔者从一个怕作标题、硬作标题到喜欢作标题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的特色,感触良多,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回望这个过程,固然需要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得真心喜欢你所从事的职业,把作好标题当作一件有趣的事,快乐的事,如此,才能乐此不疲,不会在绞尽脑汁一筹莫展时临阵放弃。

一、擅标题者善“点睛”

凡事依赖搜搜搜独立思考瘦瘦瘦近九成网友承认自己患上“搜索依赖症”,66.0%的人认为源于“不用费力思考”,仅8%的人会“自己思考”(2012 年1 月9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及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正因为如此,一些人面对一个提问、一部电影、一位刚刚认识的朋友,甚至路边一只猫是什么品种,都要上网搜索一番。有机构对此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有近九成网友承认自己患上“搜索依赖症”。笔者在采用这篇新闻调查稿时,对此现象概括为“搜搜搜”与“瘦瘦瘦”,以准确的概括,简洁的表述,让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充分拓展。同时,将“搜”与“瘦”这两个谐音字巧妙地用在一起并重复三次,增强了新闻标题的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在这里,“瘦”字的运用无疑是“点睛”之笔。同样,笔者所作的另一则标题:“风光令人心醉旅途让人心碎”,有异曲同工之处。旅游本是件快乐的事,但由于在旅途中的被宰被骗,结果旅游成了伤心事。这里的“心醉”“心碎”反差强烈,起到了画龙点睛效果。

二、擅标题者善“渲染”

最是一张张挂满汗珠动人的脸———聚焦40℃高温下的高速路政队员

(2013 年8 月9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

每年的夏天,浙江大地骄阳似火,是劳动者最为辛苦的时节。作为面向工人的报纸,这也是我们每年报道的重头戏。采写这样的报道和作这类报道的标题,必须与劳动者是零距离的,分担分享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喜与忧、苦与乐。如此才能写出感情真挚、情感丰沛的新闻报道及标题来。标题只是截取高温下高速路政队员工作中脸部的一个细节,定格为一个画面进行烘托与渲染,标题通俗简练,形象生动,场景感人,起到了讴歌劳动者烈日下依然坚守岗位认真工作的精神风貌。当然,渲染贵在恰到好处,不能有损新闻的真实性。

2010 年我们曾对在高温下的劳动者做过全方位的系列采访报道,共十六篇,这里选择笔者所作的几例标题:

1、骑着“马儿”和“绿衣使者”一起———(肩)

在滚烫的路面走街串巷(主);

2、他们在“哎呦嘿”中负重前行(主)亲历搬家工人的汗水人生(副);

3、扛一吨水,爬上万个台阶,送水工们———(肩)

每天流的汗水可装上一桶(主);

4、骄阳下提着饭盒“马拉松”(主)外卖送货员每月要跑1000 公里(副);

5、1600 摄氏度炉前炼就的伟岸“金刚”(主)

亲身体验一线钢铁工人坚守生产(副)。

三、擅标题者善“理性”

水价“叫涨” 一片,百姓有话要说———

不怕合理涨“水价” 就怕涨价“有水分”

(2009 年10 月21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标题获2009 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009 年,提高生活用水价格的传闻此起彼伏,这让不少市民坐不住了。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表示:成本高不能成为自来水提价的理由。一些工厂排放污水,难道这些污水处理费用,也要我们老百姓来埋单?污染水治理的费用不应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也有市民对水价上涨表示理解,但表示,即使要涨价也要涨得明明白白。自来水价格上涨不能随意,一定要公开水务企业的成本,让我们老百姓都知道。

写报道的记者初拟的标题是“水价格涨价传闻此起彼伏(肩题)老百姓难以接受颇多怨言(主题)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记者所拟标题欠准确。如何将新闻事件客观地体现在标题上呢?笔者在进行理性分析后觉得,这类稿件做平衡性的标题较为合理妥当。对此,笔者巧妙地将涨价的合理与不合理同时在标题中用合理涨“水价”和涨价“有水分”平衡地表达出来,客观公允,而且是从被涨价者老百姓的口中说出来,读起来自然朴实、巧妙贴切又琅琅上口。

笔者所拟的另一则标题:“无意对错胜负有关尊师重教”,也是在对“教师节拟改日期引发激辩” 的新闻在经过理性分析后,认为教师节改与不改并非是最关键的“新闻眼”,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点应放在“尊师重教”上。

四、擅标题者善“提升”

“拼爹”鹊起公平饮泣

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者认为“拼爹”现象严重,首要原因是“正常奋斗困难重重”

(2013 年8 月20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

2013 年,“拼爹” 是一个社会热词。特别是时下正值所谓“最难就业季”,不少年轻人有“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感慨。对此有媒体做了一个在线调查。笔者在采用这份稿件时, 将原先“66.2%的受访者认为‘拼爹’现象严重”的主标题放在副题的位置,代之以“‘拼爹’鹊起公平饮泣”作为主标题。这样一改,不但提升了这篇新闻调查稿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在短短的八个字中,将这种现象进行了归纳与判断,并作出了鲜明的导向。这里,“鹊起”与“饮泣”反差强烈、对比鲜明,并伴有一边是“拼爹”者成功后的“兴高采烈”,一边是“ 屌丝” 们无爹可拼,上升通道被堵后“暗自垂泪”的画面感,相信这则标题可以第一时间抓住读者挑剔的眼光。

笔者在另一则新闻标题上也采用了类似的“提升法”:“新闻也许‘断头’监督不能烂尾。” 当前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社会热点事件,公众密切关注,渴望及时了解真相。但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总是不能及时有效地公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有时甚至是“捂”住真相、“堵”住追问、“拖”住处理。对此笔者用“断头”、“烂尾”将这类现象作了准确通俗又形象的提炼,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加以入题,简明而又深刻。

五、擅标题者善“引用”

“一卡”当关“欠夫”莫开义乌试行建筑工人劳动关系和谐卡,实时监控民工工资发放

(2011 年9 月5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

欠薪问题一直伴随着外来务工者,尚未根治。但义乌在2011 年9 月,所有的建筑工人就拿到了一张“一卡通”,工人们用这张卡领工资、“刷卡”上下班,而监管部门则通过这张卡,实时监控工资发放情况。这一举措在全省尚属首次。有了这张卡,拖欠民工工资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笔者在作这则报道的新闻标题时煞费苦心“数易其题”,但一直不满意,最后灵机一动,不如去古人那里刨刨食,果然在李白那里成就了笔者自认为还算精彩的标题。

中国文化悠久灿烂,经典诗文如恒河沙数,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显然,这则标题是借用了李白的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来,笔者只是做了一下“搬运工”,一则形象生动,与报道内容十分贴切的标题马上跃然纸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可见在作新闻标题时善于“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往往可以增强说服力,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新闻标题上最好不要全盘照搬,还是要根据报道内容进行“巧改巧用”,才能转化成自己的创作成果。

六、擅标题者善“幽默”

出门钞票“厚笃笃” 归来钱包“瘪塌塌”

高速收费已成出行重负,收费过高、超期收费与收费期限不公开是高速路三大问题

(2013 年9 月3 日浙江工人日报一版)

高速公路让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但一上路就遭遇频繁收费却让许多人头痛。很多公路不仅违规增置收费站,还存在收费里程“注水”和超期收费的情况。从浙江去太原,光过路费就要1000 多。其实关于高速公路不合理收费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此在做这类报道的标题时,笔者也不想“炒冷饭”,于是作了个自嘲式带点冷幽默的主标题。这类标题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收起本该批评的锋芒,让人在自我调侃中生发出许多思考与道理。笔者在标题中巧妙地运用了老百姓的两个日常用语———“厚笃笃”与“瘪塌塌”,含蓄地指出了其已成为百姓出行重负,并用强烈的反差,形象揭示了其中的非合理性,引人深思。

(作者:浙江工人日报新闻中心编辑)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