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浅谈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15次
  • 评分4
  • 56
  • 0

陶妍妍

【摘要】这是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大开,传统报纸被逼到墙角。因为媒体属性,报纸的新闻板块最先受到冲击。但网络对副刊的冲击要一分为二看。负面作用是网络媒体分流读者,影响阅读习惯,一些受众慢慢习惯在移动终端上碎片化阅读;但其正面作用是,在新闻时效滞后的情况下,专副刊却赢得了时效上的“豁免权”,有机会凭借实力和特色维系读者忠诚度。一个能跟得上时代转变的优秀的报纸专副刊,是能够稳定一部分读者群的。一份报纸优秀的专副刊内容,很可能是打赢与网络媒体攻坚战的法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都市报 专副刊 新探索

“副刊”是我国报刊独有词汇,它既是报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学现象。关于副刊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鲁迅先生为《晨报》刊登文章栏目起名“晨报附镌”,结果写报头的书法家写成“晨报副镌”,1925 年,徐志摩又将其改为“晨报副刊”,自此“副刊”成为一个全新词汇。近代报纸中的副刊,并没有确定名称,或叫“余兴”、“杂俎”,或叫“附张”、“附刊”等,总之,是新闻之外的附属产品,但对一份报纸的意义曾非常大。

邵飘萍创办的报纸《京报》最多时拥有23 种副刊,其中又以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影响最大,聚集了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等众多名家。五四时期,从鲁迅到巴金、沈从文、张恨水,中国很多作家都跟副刊关系密切。鲁迅的《阿Q 正传》就是最先在《晨报副刊》发表出来的。到了上世纪80 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伤痕文学”也是最早在报纸副刊上刊发的。

提到副刊,更不得不提孙犁先生,他不仅是位文学名家,更是位副刊名人,他利用副刊这个阵地,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作者。老一辈的报纸副刊人,还曾肩负着文学伯乐的重要作用。

“著名的报纸会办出著名的副刊,而著名的副刊也一定能提升报纸品位。”这曾是报业共识。但随时代发展,报纸副刊有颓败之势,2004 年,《南方周末》曾刊登一篇名为《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的文章,引发争论。进入新世纪后,很多报纸关闭了打造多年的名牌副刊栏目,专副刊阵地不容乐观。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大开,网络以其惊人速度和低廉代价,将传统报纸逼到墙角。因为媒体属性,报纸的新闻板块最先受到冲击。和即时性、互动性都更强的移动终端相比,纸质媒体的新闻往往被迫沦为旧闻。

但网络对副刊的冲击要一分为二看。

负面作用是网络媒体分流读者,影响阅读习惯,一些受众慢慢习惯在移动终端上碎片化阅读;但其正面作用是,在新闻时效滞后的情况下,专副刊却赢得了时效上的“豁免权”,有机会凭借实力和特色维系读者忠诚度。

这一两年,很多微信公共账号的成功推出,证实了读大块、深度文章的读者是存在的,只是大家对内容的需求更加细分化,对时效性和专业性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即使是报纸专副刊,读者的要求也是需要更高、更快、更强。

一个能跟得上时代转变的优秀的报纸专副刊,是能够稳定一部分读者群的。

一份报纸优秀的专副刊内容,或许是打赢与网络媒体攻坚战的法宝。

一、坚持原创,推出精品

回归到专副刊最初定位,近代文学与副刊阵地不可分割,副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很多读者最初的文学启蒙,也多来自报纸副刊。持续推出精品文章,是副刊“本份”工作之一。

专副刊以编辑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副刊的第一资源是作者。副刊作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黄金作者”,另一类是“黄土作者”。

“黄金作者”的选取可放眼全国。他们的思想见识、写作能力均有较高水准,能够长期提供质量稳定、见识卓越、适合副刊的文学作品。这些作者的作品,是一份副刊的大菜,体现了一份报纸的品位,更体现了副刊编辑的眼光。

这类作者的作品更“行而上”,在他们文章中,我们看到更多是“思想之光华”。但这样的全国性作者,给出的稿件很多时候和本土无关。

作为一个完整的专副刊产品,还需要一批“黄土作者”———本土的、原创的、接地气的作者。

有人提出,报纸副刊可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原始资料,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学态势。“从文学生产的方面来考察,这些‘毛坯’产品所显示的恰好是史家顾及不到的大面积的文学实存,我们在此看到的是未被秩序化、未经等级化、未被文学史话语定义过的一种文学的原生形态。现代报纸文艺副刊提供的文学面貌是有别于新文学史著作的叙述所呈现出来的面貌。”①

正因为副刊作品真实客观地记录着历史,才需要更加本土化、平民化的记录,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才能获得本土读者更多的内心认同。

二、本土特色,地方标杆

对大部分都市类报纸来说,走地域路线是条简洁、易行的好方式。这种地域路线不光体现在新闻的本土化上,副刊同样也需充满本土特色。

每个省份,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地理、民俗、美食、历史文化等,成功运用这些本土化元素,让报纸打上鲜明地域基因,可建立起气质上的排他性。

有些报纸会设置固定板块,开展类似“城市地理”类的专题写作,采访老市民,寻找老街巷……中国正处于城市大裂变、城乡大融合时期,很多城市新居民,对所生活的城市并不了解,对城市的历史更充满好奇,这样的栏目,既能满足读者需求,也能作为新时代的文史资料被保存,从一定意义上说很有价值。

还有一种类型,就当地某一值得深挖的文化、历史、人文现象,推出特别策划,进行多版面多角度的深度解读。如《安徽商报》旗下的“橙周刊”曾推出多个此类策划,比如《千年寿州》、《寂寞徽剧》、《潘玉良往事》、《寻找安徽工艺大师》等文化策划,引发很好的读者效应。这一批人文类策划,还由安徽省文化厅精选结集成书,作为安徽文化推广的一本重量级读物向外推出,算是纸媒人结出的另一枚硕果。

三、媒介特性,观点表达

网络媒体相比,传统纸媒在观点表达、长篇阅读中,仍然占有优势,这些优势,更多集中在专副刊上。

从媒介功能上讲,新闻版满足的是“新闻欲”,专副刊满足的则是“求知欲”、“消闲欲”和“审美欲”。所以专副刊与新闻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从互补这个特性上说,以《安徽商报·橙周刊》周三季万象周刊为例,这份周刊以文摘为编辑定位,选取的内容,多以深度解读碎片化新闻热点为主。比如巴西世界杯到来之际,万象周刊的大稿选用了《FIFA:蹴鞠就是足球起源》,紧跟新闻热点,打了一次有趣的擦边球。

而从竞争关系上来说,最明显的就是《安徽商报·橙周刊》周五季的“音色”版和日常文娱新闻的竞争。因为文娱新闻每日更新,必然可以推荐最新的强档电影、热门歌曲等。作为周五出版的“音色”,定位就有一定区别,比如在板块设置上,分为两篇影评,一篇是当下最热门电影影评,另一篇则为经典影视作品解读。电影这个主体没有差别,但不同的人在观影过程中会有不同感受,一篇好的影评,不光起推荐作用,还可帮助读者(也可能同时是观众) 更好地解读一部电影,引发思考。

卡茨认为“个人的需求是根据各种媒介的特殊功能而与不同种类的媒介相关的”②。专副刊的内容,虽然有时比不上新闻报道迅速、及时,但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比新闻报道更加扩大和深化,满足了人们在信息爆炸时代“答疑解惑”的需求。

四、与时俱进,报网共存

当下已是互联网时代,谁都不能逆时代而行。纸媒的专副刊如何更好地与互联网共存,如何利用互联网把专副刊办得更好,才是探索的重点。

有学者从副刊和网络媒体都有“平民视角与草根情结,创新精神与求异思维”的相同点出发,指出两者有很大融合的可能。

现在大部分报网互动,还是比较简单的将做好的版面直接上传到网络平台,作为与纸质同步的电子版,用于移动终端阅读,其实网络同样可以“反哺”纸媒。

比如建立网络论坛,积极挖掘好的论坛写手为副刊作者,可增加报纸作者群的年轻化和语言的时尚度。同时,论坛可以成为另一采访线索的通路,将记者编辑的交际圈充分扩大。

再比如,如今阅读都在细分化,媒体人也可以细分专副刊内容,打造自己的明星记者、编辑,将他们的文章推送成微信平台公共账号,用个人魅力,聚集一部分忠实粉丝。

网络时代的另一特点就是互动性强,既讲求个人体验,又讲求社群氛围。纸媒同样有自己较成熟的社交平台,只是需要纸媒的编辑记者转换思维,和读者真正互动起来,举办读书会、看片会、文艺沙龙等活动,也是增加读者粘合度的方式之一。

五、美化版面,符合潮流

网络的盛行,潜移默化中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碎片化阅读,但对版式、图片等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却是不争事实。

传统副刊文章一般不长,往往几篇稿件组成一个版面,除了一到两幅插画,不会留下太多空白。但如今很多专副刊借鉴杂志深度挖掘特点,文章越来越长,有的甚至用一到几个版,刊登一篇深度调查报告。这时,每个版配图的选择、版式的变化,都显得至关重要。

一些报纸专副刊版面,还借鉴杂志的排版方式,注重留白,活用字体,在版式上首先独树一帜,清新雅致。

还有些专副刊,借鉴电视可视性的长处,创新出一种“摄影文学”的样式,如摄影诗、摄影散文、摄影纪实文学等等,版面编排上也开始运用彩色色块的错位编排。

另一些专副刊,更是积极转换到图片式阅读的思维中。比如云南的《都市时报》10 个整版的春城花事手绘版面《云花正传》,详细解读云南特色花卉,不仅有科普意义,精美的版面本身很有审美情趣,富有收藏价值。

如何美化版面,符合当下受众审美潮流,也是纸媒专副刊编辑需要好好琢磨的一个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

②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325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