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如何办好地市级电台广播文学名栏目

  • 投稿霸霸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48次
  • 评分4
  • 87
  • 0

【摘 要】广播文学名栏目作为文学存在的一种载体,曾经拥有广大的听众群。2011年起至今,淮北市广播电视台《星空夜曲》文学栏目曾连续两届获得安徽省广播电视奖广播文艺名栏目奖,笔者作为该栏目的编辑和监制,结合当今日益变化的受众环境,对于地市级电台如何办好广播文学名栏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市电台 广播文学名栏目 定位 策划

广播文学名栏目作为文学存在的一种载体,有着深远的历史,曾经拥有广大的听众群。如今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作为地市级电台如何办好广播文学名栏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要办好文学名栏目,首先要分析环境把握定位,明确方向责任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时政报道和经济报道在不断创新,取得可喜的成效的同时,文化报道却起色不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号角,这也为包括文学名栏目创作在内的文化报道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文以载道,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文学名栏目作为一种传播思想、道德、理论、观念的载体,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参与民族文化的构架。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名栏目也承担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

1、内部环境

文学所反映出的更多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需求,文学名栏目所传递信息的主观性更强,导向性更强。目前我们处在资讯过剩的时代,听众从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上获得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这种易得性也使听众对媒介的依赖性降低,由于新老文学门类众多,每天各种媒体都在向受众传播着大量的文学信息,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一般受众自己很难判断其优劣。鉴于此,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纷繁复杂、浮躁虚荣的文学生活、文学活动、文学现象中,抓到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为听众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有益的文学信息和价值判断,为听众提供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主流媒体文学名栏目所应追求的目标和其生命力所在。

2、外部环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景象,这些新生事物也成为文学名栏目不竭的生活源泉。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一个经济门类,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去甚远,这一领域的问题将比传统的经济领域更多更严重,对我们的冲击也将更猛烈、更直观、更深刻。所以,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文学名栏目还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一方面起到宣传新的运行规则的作用,一方面在与外国传媒的竞争中,起着传播民族文化、占领文化阵地的作用。

3、从业者的责任

毫无疑问,文学名栏目主创人员作为坚韧的文学“布道者”,应该不为名利所动,致力于将文学思想大众化,美育熏陶务实化,对文学进行通俗的解读、搬运和嫁接,契合转型期普通群众的价值忧患与精神空虚,填充传统文学结构畸变所产生的断层,完成节目对文学传播中的文化再造功能的价值体现,使主流价值思维被搅拌成新鲜的、有益的、可口的文化快餐,先进观念得以转化为大众资讯,验证着“广播知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其话语的制衡能力。

二、办好文学名栏目,就要对其进行精心策划、剪裁、编排、制作

文学名栏目是广播节目之一,这种广播文学节目形式带给受众的是更大的信息量,它将某一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该作品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的描述与介绍,这对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文学节目的收听者,解读正在欣赏的文学作品是有益的。当然,这也给制作广播文学名栏目的编导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这个节目播出前做大量的编导工作:选择题目、看原著、查找相关的资料、面对面的采访、成稿以及后期制作等等。

1、策划选材

一个精品节目的诞生,策划是重要的,文学节目也不例外。策划的主要内容是选材。选材是制作节目的第一步,选材的标准十分重要。我们选择的作品,首先应该是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例如,我们2011年度至2013年度文学名栏目就分别选取了《桃园煤矿肖震、云兆彦夫妇的文学作品》、《我市作家邱晓鸣、沙玉荣以生命为主题的两篇文学作品》《我市“情涌相城”双拥文学作品》等,能选择这样的内容制作节目,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其次,广播文学节目要有较强的欣赏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好听,要听起来美。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进而产生共鸣、受益。就选材而言,大多数编导习惯于选择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有地位的人物来做专题。这类文学人物专题节目有一个优点,就是材料丰厚、详实,筛选作品余地比较大。用作品来说人物,用人物来引出作品都比较顺畅,制作起来比较容易,只要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原著,从中选出需要的就可以了。还有一些编导,在选材时侧重于本地的。这类作品的特点是地方文化浓郁,而且大都是当代成名的和业绩骄人的作者,很有时代气息。由于作者就在身边,可以拿到第一手资料,制作起来往往会迸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近三年来,《星空夜曲》选取的多是此类作品。另外,在选材上我们有时也特别关注引起我们灵魂震动的作品。如2012年度,我们在组稿市校园文学优秀作品时,就意外发现了原淮师大文学社学生石清吟的一篇描写父母爱情的散文作品《青瓷爱情》,情之浓,爱之深,读后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其实文学宝库内优秀的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材就看编导者的眼力了。

2、确定主题

文学节目只有确定了主题,才有了目标。近几年来,《星空夜曲》在众多原创作品中,有意识的横向选取了一些带有共性或冲突的作品,组成一个主题,以挖掘生活在淮北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内心世界。像2013年度的《“青春梦、文学情”欣赏我市作家沙丙德、沙玉蓉父女的两篇文学作品》,两代作家,一样的青春岁月,笔下流露的却是不同时期的理想和信念,文风也是大相径庭,作品通过对家乡山水的尊重,传递出一种诗化的人文精神,并由此体现出对城市与乡村、生命与死亡、赞美与批判等固有二元对立概念的超越。《星空夜曲》确定的很多主题,都是通过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深情呼唤和美好诉说,开启人们以包容博爱之心进行生存俯瞰的艺术通感,来赢得听众青睐。

3、裁剪与编排

有了好的题材,有了明确的主题,第三步是建剪裁、编排的问题了。

首先是剪裁。在形成文字稿以前,要将所占有的材料(作品、采访录音)进行严格的筛选、取舍。舍弃那些与主题关联不大的章章节节和某些访谈,这对节目总体设计是有益的。例如2012年度在制作《我市作家邱晓鸣、沙玉蓉以生命为主题的两篇文学作品》这期节目时,因为节目容量有限,需要从沙玉蓉一中篇小说《生命简史》中只选取两千多字的内容,还要做到主题明确,相对完整。难度可想而知,但我还是在数次阅读、征求作者意见、反复揣摩后,果断进行了大胆裁剪,结果在节目制作完成后显现出来,正因为有了与主题紧密相连的精致裁剪和采访,才使得节目增加了力度,有了厚重感。

其次是编排。在文学专题节目制作中,有这样一条经验,那就是一旦主题确定了,就要调动一切手段为主题服务。只有保证了这一点,节目制作出来才不会散,才有神,才会丰满。结构的编排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步一步的递进,按照人物的生平、年代、作品产生的先后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潮。还有另一种结构的编排方式——并行式。它没有时间的界定,也不论作者的生平、年代,而是将所掌握的材料并列排开,为的是增大信息量强化主题。近几年,《星空夜曲》根据主题的需要把这两种编排方式交错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结构的编排要强调统一,要掌握每一个段落的节奏,要使人产生联想和回味。

4、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主持人的选择,播讲者的风格、音乐音响的搭配以及一些其他手段的运用。后期制作的整体设计很重要,在文学节目的后期制作上,怎样才能突破以往播音、音乐和音响线性单一的制作模式,从而创作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形式。我们在《星空夜曲》中也做了尝试,比如类似电视频道的插花版,用极精炼的语言将整个节目作一介绍,在节目中回环出现强化主题,在《临涣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目中,则使用了大量现场的音乐音响转场及叠加,把以风土人情为题材对象、以温馨怀旧为审美情调的文化记录,又重新拽回到大众的主流领域,它关注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表现的内容是百姓生活,连选择的作者也非出自文坛大腕,从而“创造出一个没有论资排辈或社会等级制度的喜庆世界”,使整个节目充满对拜金主义和犬儒哲学的批判精神。此外,对于节目的串联语言录音我们也下了一番功夫。

现在,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并不在于传统文学能存在多久,而是在于新时期的听众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能够创造出契合于新的生活节奏、新的精神需求和新的审美心理的文学名栏目吗?今天的广播文学应当以更宏大的视角来抒写,写出现代人寻求生命源头和精神家园的探索。新时期的文学有没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就看它能否不断发出清新而睿智的独特声音。社会愈是向物化发展,人就愈需要倾听本真的、自然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心灵,使人不致迷失本性。在这方面,正是广播文学大有可为的地方,我们要善于把各地凤毛麟角的精品聚集一处,形成精品长廊,修复被阻断的供需链条;帮助文学建造汇入大众社会的配套工程,对文学的另类生存方式加以主流关照,面对新时期文学现象要表现出勇敢精神和开拓意识,对不同文学元素进行广播化嫁接的尝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秦红英,《关于办好文学广播节目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3)

②霍青霞,《广播文学节目的制作技巧》[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10)

③王丽莉、张晓伟,《广播文学节目创作谈》[J].《湘潮》,2010(7)

④南帆、王晓明等,《寻求为生活的文学》[J].《读书》,2003(10)

⑤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