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跳出“走转改”误区提升都市报新闻品质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33次
  • 评分4
  • 98
  • 0

孙孝阳

【摘 要】自2011年8月中宣部等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稿件见诸报端。但是,少数都市报的新闻从业者在对“走转改”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误区。只有端正办报思想,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提升新闻品质,达到锤炼新闻队伍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都市报 走转改 误区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提出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特别是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出台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对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提出专门要求,这为我们今后改进新闻报道,改进文风,提升新闻品质树立了更高的目标,更远的追求。

可以说,“走转改”特别是“改文风”,是遵循新闻规律,回归语言本质,锻炼新闻队伍的重要抓手,对新闻媒体,特别是都市报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是一次锻造。

三个认识误区

虽然大多数编采人员主动融入到“走转改”的大熔炉中,积极拉近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反映普通百姓的火热生活,但对于一直走市场化的都市报来说,部分采编人员对“走转改”认识不到位,尚存在一定的误区:

“走转改”一开始都市报有模糊认识,认为都市报的新闻视角一贯是从下到上的,一直与普通百姓和大众生活贴得很近,因此“走转改”是党报台、机关报的事,我们天天都在基层转,不需要改,这是“一错”。

还有人认为,都市报文风本身就很轻松,不能“改”,这是“二错”。“走转改”其实是一项新闻单位实实在在的机制、内容、形式,包括队伍的核心再造,绝不是一场表演,更不能流于形式。如果仅仅是走走田头、站站车间,跑跑野外,吃吃农饭,写个对话式报道就完了,这是对“走转改”莫大的讽刺。

三是都市报的队伍比较年轻。很多编采人员都是刚从大学毕业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不深。而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又特别多,一些编采人员依赖于网络来获取信息,喜欢做“快餐式”的新闻,对耗时费力的“走转改”活动有抵触情绪。

“走转改”要端正思想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唯有对群众充满感情,才能写出接地气、有真情、有内容的新闻作品。

1、“走转改”要改在灵魂深处,创作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闻作品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作派,不从思想深处认识改正,我们目前媒体定位、记者定位的“官样”性就很难改变。

可以说,都市报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问题。因为其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只有心中装着百姓,切实改进了文风,才会让新闻更加好看易读,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发行,提升经营业绩。

2012年8月20日晚,惊雷震动庐州大地,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合肥地区两小时降雨量就达到110毫米,合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新安晚报编辑部连夜策划实施了七八个版的“暴雨红警”报道,从当晚10点到次日凌晨1时,数十位记者奔赴合肥大街小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现场雨情和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雨中温情,并就“为何突除暴雨”“未雨绸缪,我们能做些什么”等市民关心的问题做出深度解读、提出合理建议。这组报道通过组织记者在困难条件下深入一线采访,锻炼了队伍,锤炼了作风,改进了文风。

在“走转改”活动中,新安晚报记者深入群众中,真心实意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皖北是大白菜之乡,但近几年大白菜严重滞销,群众苦于没有门路和销路。在“走转改”活动中,通过本报影响力呼吁各路商家义卖大白菜,本报十位女记者在十个超市亲自吆喝卖菜,被网络和微博誉为“白菜西施”,不仅在百姓中树立了记者的良好形象,使报纸的品牌也得以受益。我们还通过一系列活动,先后为怀远石榴、砀山酥梨、界首萝卜找到销路。

2、改文风要重在改变表述方式,让报道好看耐看

改表述就是改话语体系。我们的话语体系,说话方式在一定层面上老百姓听不懂,或者不爱听、不爱看,这严重削弱了我们要表达的效果。因此加强用群众语言,平民视角、平等身份去表达新闻,提供观点,这是改文风首先要改变的。

2013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都市报,如何做好这一重大选题,新安晚报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推出大型策划“今天我做你”,邀请各地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一线,到群众中去,体验基层工作。报道采取现场体验的方式,邀请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选择一个和其分管领域相关、且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让其走进基层暗访,实地体现政策的实施情况、百姓的诉求和呼声。体验暗访过程中,记者全程陪同,客观记录问计民生的过程,同时就一些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专访或者独家回应,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重大主题策划报道在稿件表达、版面呈现上都十分新颖,读者也觉得更易接受,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要进一步落实“走转改”活动,达到锻炼队伍,提升新闻品质的目的,可以在新闻编排上采取倒逼机制,记者文章写得不符合改文风要求的一律不用,非要用得重写。当然改文风最重要的还是讲真话,动真情,报实情,摒弃套话、空话和瞎话,这是根本。

践行“三改一加强”

如何深入持久地推进“走转改”活动,为新闻媒体注入新活力、新生命,对都市报来说,应该在“三改一加强”上做文章。

“走转改”,走转容易真改难,改文风不易,改报风更难。我们理解“走转改”是对都市报在向主流媒体跨越中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当前情况下都市报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发挥宣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加入到主旋律的大合唱中,成为新闻宣传战线的和谐之音,避免杂音和噪音,才是正路,否则很难施展,也难有见树、更没有出路。

为了这个“根本”,保证都市报积极向上的舆论基调,在深入开展“走转改”中必须实现“三改一加强”。三改:一是改变小报心态、二是改进操作方式,三是改善舆论监督。

什么是小报心态,就是遇到重大恶性事故就兴奋,动不动就要搞大、上Logo做几个版,就是不顾受众感受损害采访对象权益。比如2012年2月份在合肥发生的17岁男生求爱不成毁容案,一些媒体硬将男生描述成“官二代”,硬是去挖掘女孩所谓的恋爱故事,怂恿两家对立。新安晚报作为本地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十分理性,我们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推动女孩积极治疗,并促使两家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达到很好效果。

二是改变操作方式,理性分析,理智判断。都市报善于造势,集束炸弹式的报道必须改变,负面新闻过多,充斥版面的方式也必须改变,要尽量使负面新闻正面化,发掘负面新闻的积极效应和人性闪光点。当前,普通百姓面临着的一些实际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结合“走转改”活动,新安晚报在2013年4月启动了“新安帮帮团”这一大型帮办栏目策划,为读者帮忙,给读者解忧。“新安帮帮团”由4名女记者主要负责,并轮流去962000热线值班、接听电话,与读者直接沟通。对于读者求助的、媒体力所能及的事情,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新安帮帮团”成立一年多来,帮读者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友、讨回不公平的话费、删除套牌记录……在一点一滴的交流与帮助中,“新安帮帮团”逐渐成为读者最信赖的朋友。

三是改善舆论监督。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也一直是都市报战斗的旗帜,我们体会到:该监督的不监督不行,不能监督的乱监督也不行,监督不讲究方式方法,不把握时机更不行。不利于稳定的,不能解决问题的,伤筋动骨,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容易引发全国热点的要格外谨慎。我们特别注意和政府有关部门一道开展监督,注重解决问题。从2013年至今年以来,新安晚报针对合肥传销兴起的问题,派出记者卧底传销队伍中,对传销洗脑进行揭秘,并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对传销进行打击,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安徽省领导的批示表扬。我们特别注意舆论监督,解决问题和未解决问题的后续报道,专门开辟了“新闻曝光之后”专栏,此栏目获安徽新闻名栏目。

一加强即加强用群众语言,平民视角,突出都市报特色,策划解读重要政策,重大民生新闻,重大主题宣传,使党委政府认可,人民群众接受,这是都市报的一个方向也是走转改的必然之意。新安晚报善于发挥晚报特色,在重大报道上显示水平和整体队伍优势,国家皖江试范区建设,我们打造了64个版的“大江唱皖”,举办市长论坛,沿江十个市的一把手市长全部到场,彰显了都市报主题报道的策划能力,此报道获安徽新闻奖特别奖。

面对新的舆论环境,都市报唯有深入开展“走转改”,牢牢把握大局大势,把握好整体格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使都市报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做到出新不出格,出彩不出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韩少林,《都市报:在“走转改”中找到自己》[J].《中国记者》,2012(12)

②潘伟华,《“走转改”:“新闻本质”回归的实践活动》[J].《新闻世界》,2014(1)

③王海涛,《都市报主流化转型更要“走转改”》[J].《青年记者》,2013(5)

(作者:新安晚报财经新闻部副主任)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