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论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

  • 投稿小黄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01次
  • 评分4
  • 64
  • 0

○任骥远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版权保护的困惑。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及版权问题,并根据数字版权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字出版 版权问题 版权保护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新型的传播方式和媒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例如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阅读软件、数字期刊、手持电子阅读器、数字图书馆等,新闻传播界的新兴表现形态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发展速度迅猛,以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传统方式被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的出现和发展影响着。

一、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

1、手机出版

手机出版是指手机出版参与企业通过选择、编辑、加工制作,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制作成数字出版物,再凭借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方式传递到手机载体上,供手机用户使用、阅读、下载的一种传播形式。

《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手机游戏等)年收入达579.6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占比22.82%。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5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人,相当于中国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在中国,手机用户是全世界第一,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行为与阅读习惯不断地发生改变,原因包括:上网手机的出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资费的不断下调;阅读内容的日益丰富;阅读形式的多元化;除此之外,再加上人们的生活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等现实原因,很多人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时间读书”。作为数字移动终端,手机出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功能的增强,通信网络的成熟,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或接受及时的出版资讯,使得信息交流更自由,也更受用户掌控。于是,“低头族”人数迅速增加,手机成为人们最好的浏览工具。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不难发现,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在手机上阅读、看书、看杂志,包括看视频,人们不需要随身携带过重的图书,只需要在上下班的零散时间,打开手机,就可以阅读下载在手机内的出版内容,或是在线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2、手持电子阅读器

手持电子阅读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浏览电子图书的工具。亚马逊作为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在2007年11月推出了第一代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全世界市场上掀起了浏览电子书的浪潮。手持电子阅读器,就如一本薄薄的平装书一般,能收藏大量的电子图书。它的优势在于重量轻、携带方便、容量大、电池使用时间长,屏幕大等,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喜欢的休闲书来浏览、或是遇到疑难词汇时“拿出”词典来解惑,乃至研究相关问题时“捧出”厚重的工具书来查阅资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可移动图书馆”。并且,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型电子书阅读器的显示原理与电脑和手机有很大差别,不是自动发光,而是与传统纸张一样靠反射自然光或灯光,不会对视力造成危害,浏览起来如平时读书一样。

3、数字图书馆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蓬勃发展,人们阅读行为和习惯的改变,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种类日益丰富,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日益增长,这些原因导致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图书馆的机制。于是,“数字图书馆”的构想便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具有多样媒介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信息资源储存库,能够以数字化形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

数字图书馆并不是图书馆实体,它只是借鉴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造模式,通过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等新型的信息技术,创新地应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等手段,有效地把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使人们获取信息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再受时间限制。

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不仅仅只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延伸,它不但包含了文献收藏、整理图书资料、古籍典藏、向社会公众推广相应服务等传统图书馆原有的功能,还融合了更多的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等。这些功能大多来自于其他信息资源储存库,如博物馆、档案馆等。在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公共信息管理和传播的中心。

二、数字版权问题频发

随着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版权问题,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数字出版的版权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数字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如作者和出版社收益难以保障、盗版内容屡禁不止,数字版权难以维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者、出版商等数字版权提供者参与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盗版问题也愈演愈烈,从电影到电子书到内容等等,以电子书为例,真正拥有版权的只有4.3%,1300多家网站全部都是盗版内容。近年来,数字版权纠纷案件频频上演,2008年中文在线状告“诺亚舟”侵权、2009

-2011年中华书局诉汉王科技侵权、2010-

2011年盛大文学诉百度侵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就贾平凹小说《古炉》数字版权起诉网易、2012年3月书生网络诉盛大文学大规模侵权等数字版权纠纷案件不断发生,反映了数字出版行业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数字版权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对于整个数字出版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对作者来讲,若是一个好作品的版权没有获得尊重和维护,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会大打折扣。或是对出版商来说,出版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版制作了数字内容产品,结果却拿不到应有的版权费用,再生产和创作的动力就不能持续。如果没有作者和出版商所提供的内容资源,数字出版产业将无法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数字版权保护

1、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有关政策

近几年来,我国关于著作权方面的相关立法逐步完善,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著作权的法律、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如2005年3月施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5年5月施行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6年7月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对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也同样适用,但由于数字出版、数字化作品发展势头迅猛,版权立法的速度相对滞后于数字出版的发展速度,对一些侵权行为并无明确的法律规范。为了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需启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根据数字出版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细化。其次,应针对性地对“数字版权”出台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依法维护版权所有人以及版权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行政监管

据了解,目前数字出版的管理职能比较分化,涉及新闻出版、广电、工信等多个部门,宣传、公安、工商等部门也都在介入相关行政管理,广电、出版、文化、工商、教育行政部门等各管一段,部门间关系应如何协调和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思路,建立保护数字版权的相关机构,针对性地对数字出版行业进行监管和指导。

3、发展和创新技术保护手段

各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应发展和创新技术保护手段,研发应用更为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对互联网发行的数字出版物设置阅读权限,例如,密码认证,正版用户唯有凭借版权人提供的密码后才能使软件正常运作;或者通过后台设置特殊指令对访问进行限制,让数字出版的内容或软件难以通过日常复制、粘贴、下载等方式进行传播;提供数字出版内容的网站可以在服务器上设置登录口令,对未缴纳版权使用费并未获得登录密码进行阅读权限设置。以往对著作权的传统法律保护方法只是一种“事后补救”,只有在出现侵权行为,造成危害之后才进行干预。但是发展和创新技术保护手段,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切断非法复制、传播和利用作品的途径,从技术方面对数字出版内容进行保护,保证数字出版内容在网络平台上有序传播。技术保护手段是一种“未雨绸缪”的预防措施,所以比“事后补救”的传统法律保护方法更加有效。

4、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

目前,数字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利益比例严重失调,数字版权的平台运营商、技术支持商凭借其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垄断了传播渠道和客户资源,获得大部分利益;内容出版商、版权作者位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下游,缺乏平等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从数字出版中获得的经济效益不高。但是如果没有广大作者和出版社所提供的数字内容资源,数字出版产业根本无从发展。因此在利益分配上,要首先充分尊重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让数字内容著作权人得到合理回报和有效保护。平衡数字出版产业链内的多方利益,统筹好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分工合作,利益共赢,是发展数字出版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5、提高作者、出版商等版权人的维权意识

对于数字版权的维护,首先是需要著作权人自身的关心和维护。作者和出版商要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定位,提高自身的版权意识,管理好自己的版权。

毋庸置疑,数字出版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同时,数字版权问题也不容小觑,如何对数字版权进行有效地保护对于数字出版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俞银燕、汤帜,《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5(12)

②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③孙宇,《数字出版时代下版权保护初探》[J].《群文天地》,2011(23)

④李苓、黄小玲主编:《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出版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