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新媒体需和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浅论地方媒体的新媒体生存发展之路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08次
  • 评分4
  • 20
  • 0

○王 鸿

【摘 要】在全国性的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日益在大众中普及的时候,地方新媒体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报纸编辑采访工作和负责皖西日报社新媒体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浅显认识是:地方新闻单位的新媒体如果要生存,甚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 海量信息 互动 创新

当因特网诞生之际,关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衰落甚至消亡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虽然新媒体从最初的国际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媒体形式也从网站派生出手机报、手机APP、微博、微信等多种,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也不能更充分地说明传统新闻媒体一定消亡。笔者认为,立足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发展只是改变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如同当年广播出现没有取代报纸,电视出现也没有取代广播一样,只是让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多样化而已。因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进行新闻或者信息发布,被传播的始终是内容,传播手段只是外在的形式,本质没有变化,形式的多样恰恰满足了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心理,不会出现谁取代谁的问题,只是受众群体和受众范围发生变化罢了。

虽说如此,众多新媒体的涌现,对报纸、广播、电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地方新闻媒体兴办的新媒体生存发展空间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发展同样面临重重危机。那么在全国性的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日益在大众中普及的时候,地方的新媒体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报纸编辑采访工作和负责皖西日报社新媒体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浅显认识是:地方新闻单位的新媒体如果要生存,甚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首先,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面对受众,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这一点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非要说变化,只是由内容为王进一步深化成了海量信息。

过去,人们得到信息的手段单一,一家报社只要办一张报纸,一个电台只要有一套节目,一家电视台,只要有一个频道即可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日益丰富和多元,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不能再采用单一运营模式。于是报社从办一张主报逐步走向在主报基础上办更多的子报子刊面向受众。广播电视也分频道运作甚至上星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众设置内容。到了新媒体时代,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是把信息不分国界、地域的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所有这些,看似复杂,其实都离不开一句话:内容为王。没有内容,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尤其是互联网,更是对信息有海量的需求。

可以说,海量的信息,是新媒体的存在基础,也是新媒体获得大众认可的必然选择。信息从哪里来,对传统新闻单位来说无外乎记者采写、通讯员投稿、通讯社供稿等方式。这些方式提供的信息源,被报纸、广播、电视刊播出来,受众读到听到看到,完成传播。而互联网,占有这些信息源,和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优势,因为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的容量无极限的特点和随到随发的优势,让发布的时效性更强、发布的内容更广,覆盖的范围更大而广受欢迎。这就要求传统新闻单位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利用新闻人才集聚的优势,积极创办新媒体,让掌握的新闻信息资源及时扩散到受众中去。

以皖西日报社为例,报社拥有大量新闻采编人员,在没有创办六安网等新媒体之前,因为版面的限制,也因为传统体制的原因,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无法及时传播给受众,而且报纸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也受到影响。当新闻在报纸刊出的时候,往往在报社之外的各类新旧媒体早就报道过了,新闻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而在创办新媒体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采编人员辛勤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只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可以物尽其用,可以上报纸,也可以在网站发布,新闻时效性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地方新闻单位要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特点,对产品进行精耕细作,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受众需求。

在信息化的今天,地方新闻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新媒体事业的重要性。皖西日报社在2009年初就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到如今,旗下已有网站、手机报、手机APP、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运作,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传统媒体能否成功创办新媒体,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并契合新媒体的特点,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

皖西日报社的做法是,启用单位对新媒体事业有信心和兴趣的人员负责和参与新媒体开发工作,成立全媒体工作小组,根据采写和掌握信息的不同特点,分别或者先后在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上发布,同时在报纸上用一定的版面对新媒体上发布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再刊发,实现信息立体发布,追求新闻信息时效性和进行深度报道相结合,满足受众对新闻深浅不同层次的需要。此外,在网站、微博等平台上发布的新闻或者信息,还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评论,进行互动,进一步升华了新闻或者信息的内容,也扩大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做到了“报网互动”。

第三、地方新闻单位创办的新媒体,要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才能拥有优于传统媒体的表现。

相比于全国性的新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地方新闻单位创办的新媒体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制约。如果一味依靠传统媒体,只能死路一条。因此,必须在创新和服务上下功夫。

要想做到创新和为本地受众服务,新媒体就必须坚持走多媒体的道路。俗话说,报纸有名、广播有音,电视有影。新媒体要做的第一步是把这些名、音和影集纳到自己的平台,让名更响,音更宽,影更靓。为了做到这些,新媒体就必须把文字、视频和图片在平台上充分展示,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让受众一次性享有。事实也证明,集纳了传统媒体优势的新媒体,它所传播的内容更有社会影响力,更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皖西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别山歌会,就让六安网大显身手,通过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专题,专题里面分门别类的刊载歌会的文章、图片、视频,同时引导六安市民对歌会品头论足、为保护和挖掘大别山民歌出谋划策。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这个专题,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得了安徽新闻奖(网络新闻)二等奖。时至今日,中国大别山歌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六安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可以视作地方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良性互动的一个成功范例。

第四、地方新媒体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巩固主流阵地。

囿于环境制约,地方新媒体的创新,不大可能实现创造发明新技术和新传播媒介。这里说的创新只探讨两层意思:一是密切关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努力跟上这一步伐,而不固步自封,在不知不觉中被新技术所淘汰;二是结合地域特点,随时根据本地受众的需求,调整传播手段,拓展服务范围。

依然以皖西日报社创办的新媒体对这两层意思做一简析。

第一层意思是,作为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上,尽可能和先进的接轨,保证新媒体的传播应用能在较长时间里符合时代潮流,这不仅是为了传播,也为了把地方新闻单位投入新媒体很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六安网为了尽快发展壮大,曾在2010年进行过一次改版,等于把以前的老网站推倒重建。当时重建网站有很多种选择。经过反复考量,我们觉得互联网已经发展到web2.0时代,网站建设必须考虑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于是最终决定采用了符合web2.0时代特点的网站建设方案,网站建成时,很多人都认为太超前了,有点浪费。可是,现在回头再看,当时如不采用这种方案,六安网早就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两年前就又要推倒重来了。适度超前的方案不仅没有浪费,反而为皖西日报社节约了很多资金。改版后的六安网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已经成为了安徽省首届文明网站,权威的网站影响力评估值(谷歌PR值)达到并稳居六安市三甲之列。

第二层意思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需求,必须按照当地民众对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增加和改善传播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除了网站以外,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手机报、微博、微信、手机APP纷纷涌现。以微博为例,它开创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当记者。当年,温州动车事故就是一名六安女孩用手机通过微博第一个发布出去,影响了整个事故的处理过程。对这些新的传播手段,作为主流新媒体,要做到应用尽用。皖西日报社的新媒体建设就是紧跟时代潮流稳步前进的,到目前,新媒体已经包括六安网、六安手机报、六安发布(微博)、掌上六安(APP)等,这些新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深度及时客观报道了六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信息内容与六安市民的生活休戚相关,与六安的民生紧密相联,自然就得到了六安人的广泛关注。其中,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委托皖西日报社承办具体内容的六安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六安发布(新浪微博)自2012年12月31日开通至今仅仅一年半时间,就以其公开政务、关注民生、宣传六安等方面的积极作为,拥有了超过11万的粉丝,六安发布成了2013年度安徽十大影响力政务微博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又获得了安徽省微博外宣五强称号。

总之,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地方的新媒体必须依靠传统媒体,与之良性互动,用海量信息超越内容为王,把和网民互动同传统媒体与网络互动结合、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及适时搭建新媒体各种平台,做好新媒体的推广才能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单位:皖西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