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管理文献述评

  • 投稿无非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84次
  • 评分4
  • 16
  • 0

蔡育恒 沈嘉悦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议论焦点,然而新媒体视角下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鲜有提及。媒介融合,管理先行。当前关于新闻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探讨聚焦于新闻法规和管理放权两方面,这两方面既是传统媒体时代的遗留问题,也是媒介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事业 新媒体 媒介融合

一、新闻事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核心

新闻体制是国家管理新闻传播事业的制度和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双轨制领导。“党管媒体”、“党办媒体”、“全党办报”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管理模式。这其中,全党办报和党办媒体的理念随着市场化媒体的发展有所松动,党办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但是党管媒体作为三者中的核心一直未曾改变。

20 世纪80 年代,新闻改革主要反映在新闻实务层面的改进和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管制的放松而引导的有限的扩大政治参与①。到90 年代前后,由于市场化媒体的发展,新闻改革的主要动向在经营板块,传媒的产业功能被强调。

上世纪90 年代以前,在管理的方法上,新闻事业的管理体系属于“单一宣传纪律管理”,没有专门法规管理。条例、通知、规定、座谈会纪要、领导人讲话等都起着新闻政策的作用,发布机构主要是中共中央和中宣部②。经过90 年代改革后,新闻管理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单一宣传纪律管理,到宣传纪律和法规政策的共同管理,新闻事业管理的层次不断丰富。这次改革后确认的新闻管理体制,基本沿用至今。

然而,可以看到,在两次改革中,媒介的政治属性即党管媒体始终没有放松,媒介的政治属性仍然处于核心的和首要的位置。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管理体制改革,也必须恪守这一核心。

因为我国新闻事业管理体制的政治属性较强,且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发生的变革不多,因此学者就此探讨的论文并不多。新媒体取得传播上的巨大比较优势后,学界和业界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媒体的转型突围上,而对新闻管理体制的变革涉及较少。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

2014 年堪称媒介融合之年,在国家政策层面上,8 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书记就媒介融合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行政力量推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背后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政治和市场上的双重压力。新媒体技术勃兴后,信息传递由传统的广播(broadcast)进入到窄播(narrowcast)时代,围绕用户需求而展开的个性化定制、互动以及点线面结合的传播模式创造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音视频技术的结合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内容体验。在用户媒体使用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新媒体的发展无疑夺走了传统媒体的大量用户资源。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量大大增多,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平台创造出海量的自媒体平台,新媒体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让舆论引导的主体、格局都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时代管理报纸、电视台等的方法已不适用,新闻管理方式明显落后③。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新闻管理存在着网络立法不完善、宏观调控乏力、对网络新闻缺乏有效监督④,在管理部门和法规上,我国目前多部门多头管理,导致新闻管理重叠乃至冲突时有发生。在中央要求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增强传播力的背景下,媒介管理部门自身必须做出应对新媒体和媒介融合环境的改变,才能为媒介的融合提供良好环境。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探讨

学界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管理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新闻法制、媒介功能、流程控制三个大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

1、完善新闻法制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管理制度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有变的地方,也有不变之处,新闻法制建设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时代的共有问题。当前我国新媒体传播领域出现的乱象,如知识版权不受重视,公民个人隐私权肖像权等得不到有效保障,网络媒体打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媒体的自律能力不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新闻管理制度的模糊。在法律法规、文件、意见等的多级管控之下,形成了新闻事业管理法规多而不齐,造成了诸多执法空隙。加强新闻立法,给予媒体更多法制约束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进入新世纪后,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多部法规,但是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也越来越繁荣和成熟,出台一部符合国家管理新闻事业和传媒业发展需求的《新闻法》就显得尤为重要⑤。在新闻事业管理部门上,需要明确部门职责,明晰新闻管理思路,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业管理的一大需求。然而虽然新闻立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但鲜有文章就立法路径做探讨。

2、转变媒介功能定位

转变新闻管理体制的第二个焦点是执政党对媒介的功能定位问题。在针对《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讲话中提到,要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要求就是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构造,变宣传本位为社会公器⑥,将媒体看作民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充分实现媒体的社会监督、守望等功能⑦。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将国际社会公认的采访权通过行政许可的形式转化为体制内媒体和人员的特权,实际上难以抑制互联网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新闻报道,也造成了互联网管理的漏洞。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甚至用户也成为内容生产的一部分,在线上线下的舆论场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与其运用行政手段将网络媒体、用户隔绝在新闻传播的体制之外,不如放开准入制度,让网络时代的媒体真正成为公民自我表达的平台⑧。这一说法切中了当前网络媒体在采编权上的不平等现象,也是新媒体背景下最受关注的网络新闻管理议题。

因此有人提出,在媒介“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传统视野下,进一步放开对媒介的管制,增强媒介的产业功能,实行媒介的生态化管理,即允许媒介自由竞争,减少行政力量干涉⑨。但在我国当前媒介管理体制下,传媒的政治属性仍是首要属性,媒介自由竞争的提法不利于党对媒介的领导和干预,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行存在很大困难。

3、新媒体传播流程的管理

有学者从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出发,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事业管理体制的五个维度,即日常内容与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内容生产流程的管理;内容生产者的管理;用户的管理;舆论引导的管理⑩。这五个维度虽然切合了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但是并未真正将其与传统媒体区别开来,新媒体的爆发性、互动性传播特点并没有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体现。在加强受众引导上,有论著提出可以从逆向思维出发,从抓住增强媒体公信力的视角出发,要求加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力建设⑾,实际上偏离了对管理方法的探讨转向对增强舆论导向的探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本身也为新闻事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开发为舆情监测和媒介内容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⑿。

结语

媒介融合,管理先行。新媒体技术为媒介提供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于媒介管理部门而言亦然。

现有的学术讨论所进行的问题分析和路径探讨中,焦点最终指向了新闻管理的法制建设和新闻管理的放权问题。虽然从现有文献的探讨而言,学界和业界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管理改革路径的思考仍不够深刻,未能形成有力可靠的路径参考,但是学界的已有探索暗合了我国在上世纪进行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的方向。

与传统媒体一样,新闻管理部门只有抓住了媒介融合和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契机,转变思路方法,才有可能在新媒体时代赢得主动,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变化中稳住阵脚,也让新媒体以更良好的方式服务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新闻年鉴》1988、1989 年之“国内报纸发展状况”

②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3:90

③李凌沙,《改革创新新闻管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 中国记者》,2009(1)

④邹迎九、陆桂生,《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⑤⑦骆正林,《新闻体制的变革与政治传播的调适》[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⑥⑿黄志斌、卢义杰,《论新媒体时代执政党新闻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的转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⑧⑾张文祥、周妍,《对20 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J]《. 新闻记者》,2014(4)

⑨周湖健,《刍议电视媒体新闻管理》[J]《.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⑩栾轶玫,《融合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管理创新的五个维度》[J]《. 视听界》,2011(6)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