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雨斯 姚崇
【摘要】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暴露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新媒体更是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当下大家分外关注的社会信任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与社会信任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大学生目前社会信任危机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人际信任危机、组织信任危机、知识信任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各方联合针对大学生这一主体进行引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信任
当今大学生作为“90”后的代表,身处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各种媒体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新媒体。眼下新媒体已嵌入到我们的平常生活之中,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一个问题即社会信任危机问题。本文在研究新媒体与社会信任的前提下,将二者相结合提出对策。
一、关于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一种与传统媒体有所区分且倾向于满足各类不同需求的新兴传播方式,数字科技的发展是其建立条件。它主要包含有电子计算机及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及卫星直播电视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数字广播网等能使受众得到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①。其表现形式有:通过移动通讯工具所传递的各种即时信息、虚拟社区、门户网站、论坛、博客、播客等。与传统的在范围和时效上具有强稳定性的四大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可谓是区别于之前四种主要媒体形式的“第五媒体”。广播、电视有专门的节目安排表,报刊发行有时间周期限制,所发布的内容也经过提前设计过,户外媒体存在着地域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比传统媒体的开放度、自由度更高,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但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新媒体可能不再是一种具体的媒体形式了,实际上已变为一组数字信息,或者说是“一种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②
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接受信息、接触媒介的机会向网络化转变,社交软件的普及也让存于虚拟之中的网络互动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并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能够通过它的独特力量,消解国与国之间、传统媒体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产业、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数字化特征将它与传统媒体区别开来,数字技术使新媒体将隐含在“旧”媒体中的信息以非物质的形式为网络社会提供着智力资源。“新”与“旧”的相对概念并不意味着“旧”的消亡,真正消亡的是我们用来获取媒体内容的工具。而新媒体正以这种更新过后的新型工具吸引着对新生事物具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和互相沟通的主要途径。
新媒体使大学生惯有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它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它使获取信息的途径朝着多样化发展,所获取的信息内容涵盖面更广。在互联网上,使用者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构造一个虚拟的自己来进行表达及与外界交流,使隐私性得到加强,同时避开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使自由表达、发言的权利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不设门槛的开放性及虚拟性,易使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做出忘却社会责任的放纵行为,呈现出道德弱化现象。
既然大学生的生活已经被新型的媒体环境所包围,那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产生了深刻变化,交互式的自主学习就是表现之一。大学生可以利用通讯工具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教育资源,学习就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学习信息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接受者除了被动地接受,还拥有了与传播者交互的功能,更有甚者还能转变为传播者。这样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探索其所不知的世界,主动接受学术领域的前沿新知识。
随着整个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希望表达个体独特个性追求的愿望日益突出。个性化使大学生还原为“本我”,并在“本我”的基础上找寻突破点并进行适时发展,强调自己的唯一性,他们那种追求“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强调自己的表现。新媒体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可以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文本、音频、视频信息;在博客、微博上,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的观点,在每一个不同的平台上大学生都能够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先前主流官方纸质媒体所拥有的主导优势正在慢慢流失。网络社交媒介既是虚拟的平台,又真实地存于生活之中,既孕育新信息,还利用这些信息促进人们的交往活动。新闻信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通常以简短代替深度,尤以互联网为代表,而这些新闻信息的价值也会由于受众主体特征的不同,体现出矛盾性的反差。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讨论时不由自主地被引导,产生倾向媒体的思维,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媒介空间的虚拟性让受众无法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就算想要通过正规途径确认信息真伪,也会因为难于操作而无法进行,因此由媒介信任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信任问题。
二、社会信任
有很多学者都对“信任”进行过界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能使所有人信服且能准确概括其本质内涵。卢曼认为信任是用来减少社会交往复杂性的机制,是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内心估价,它使行动者把在社会交往中所面对的许多潜在交往对象简化为可信任和不可信任两种,帮助行动者去决策③。杨中芳、彭泗清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的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④。政治学家指出,宽容是生成民主制度的基础,而这种宽容是信任的伴生物。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有了信任,便避免了原本在缺乏信任的交易活动中资源的无谓浪费,经济活动的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社会学家则认为信任是社会关系的胶合剂,有了它,可以在混沌世界中建立秩序,否则社会控制权就可能落入黑帮手中⑤。同时信任也“是一种权力的节约手段,因为信任的存在缓解了行为者们的担忧、疑虑、警惕和戒备,并从监视他人日常行为细节的高代价的措施中摆脱出来”⑥。
在信任的分类上,学界也有不一样的论断。帕特森在区分了信任和信心、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后,提出了四种信任类型:一是情感信任,即人们之间一对一的因相互了解或认为相互了解而产生的信任关系;二是居间信任,即经由互知的中间人而使两方对对方所产生的信任;三是集体信任,即我们常常对与之有直接接触的人的信任;四是委托信任,由于对在信任交易中作保证人或中间人的个人品质不熟悉,转向以制度为中介来信任或不信任商人、官僚、律师及其他公职人员。卢曼则指出,信任可分为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人际信任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⑦。但一旦情况变得复杂,信任就不得不被扩展,那么信任的基础就由情感变为了表象,系统信任也就产生了。韦伯将信任区分为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的特殊信任和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的普遍信任⑧,在他看来,二者是互斥的。
社会信任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社会资本则由社会网络、规范以及信任等旨在促进彼此互利合作的因素构成⑨。有关人们因为利用媒介而对社会信任所产生的影响,早先可以追溯到格伯纳等人的涵化研究。他们指出,民众的价值观念会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如果暴力、犯罪是播放的主要内容,观看时间越长,就会越容易产生对世界的恐惧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信任的降低。现代媒体通过对报道中的信息进行“润色”、“加工”,导致人们在社会和公共事务问题上对媒体的依赖性大幅提高,新媒体中的个别单位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赢得广泛的关注度,披露社会、政治、行业领军人物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公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信任问题的具体表现
在新媒体环境下,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原本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信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不同半球的陌生人之间可以建立联系,个体处在一个在广阔平台上,结识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但我们却无法了解联系另一端的人的本质。我们所说的话可以是毫无根据的,所做出的行为也可以跟现实世界的事实不相符合,坦诚相交不再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结交过程中的原则遭到破坏,则引发了信任问题的表现之一:人际信任危机。人际信任在社会关系和日常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当大学生将其所接触到的某一社会现象进行非理性地推广,在普通交往中则不能与人坦诚相待,继而对当代大学生对他人信任的总体程度产生影响。由于网络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平台,电商也迅速发展,大多数大学生都会上网淘其所爱,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也带来了许多消费纠纷。此外,相较于其他组织而言,大学生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并不高。在划分大学生群体的信任对象时,根据赵文龙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值为2.10,而政府的信任值只1.93。以上两点体现了信任问题具体表现的第二个方面:组织信任危机。在政治领域内官员滥用权力以及腐败丛生的现象,自由逐利的市场经济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等一系列社会信任问题都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
新媒体推动了信息、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每一次刷新都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呈现,我们完全被信息所包围,知识信息更新过快,不再像以前那样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大学生处于受教育的状态,一方面正在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这些新知识正在迅速的“过时”,他们开始怀疑所学内容的真实性,此时,知识信任危机便出现了。知识信任危机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怀疑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进而滋生不安全感并且缺乏信心,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感召力黯然消退。这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如今都戏称专家为“砖家”,可见身在知识体系内的学生是如何看待所谓的专家、教授的。
四、大学生主体与相对独立的外部媒体环境的依存
考虑到媒体环境的独立性,解决大学生之间的信任问题,还是要从主体的教育着手。首先以扬弃的方法创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以此培养社会信任心态。思想政治教育要对眼下社会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积极的反应,有力地对舆论进行引导,可以借助的媒体工具有:报纸、电视、网络等,以顺应人们民主意识增强的变化,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信任心态。其次,增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使其网络辨别能力得到发展,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发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媒体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宣传的错误导向,以批判性的思维思考。再次,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内容可以涵盖各个方面,但教育过程中必须体现社会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另外,党和政府也应该为新媒体制定适合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传媒的监管力度,相关机构要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宣传和创作,协调作品的题材规划,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及传播规律,改变以往对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变封、堵、压为交流、沟通和疏导。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逐步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在2011 年3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⑩。”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秩序,建立完善监控体系,管理新媒体业务,比如网络手机、宽带等,大力消除不良信息流通。
面对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只有多方面的力量相结合,并且合理地运用新媒体的手段进行疏导,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以外部环境的建立来帮助建设、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信任。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社会信任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x1404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
③⑥尼克拉斯·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 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
⑤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⑦马克.E.沃伦著,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华夏出版社,2004
⑧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⑨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作者单位:莫雨斯,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姚崇,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