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部队和地方多年政工岗位上的观察,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其秘诀就在于把握好管理与团结、学习与创新四门功课,因为只有不断探讨管理、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加强各方面团结、才能调动积极性,获得支持;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团队带头人,才能成就事业,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一、管理是领导者支撑成就的骨架
领导者所从事的主业是管理,涉及到人、财、物各方面的管理,领导是单位、部门、地区的带头人,要想成为称职的领头人,把所管辖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就必须研究这门管理学,因为管理能出生产力,管理能出效益,不懂管理的人是无智的领导,不会管理的人是糊涂的领导,管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严格意义上讲,管理无一定式,它不仅与时俱进,更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定才会有很强的效果,才能使管理这门科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单位必须有规章制度,管理才有依据,才能实施管理,否则,管理就成一句空话,用制度管人,人才能信服;用制度管人,事情才能办得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要形成一个单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个个有责任,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有了一套好的规章制度,领导抓起工作就少了许多麻烦,它会有效地制止领导者的随心所欲,领导能按规矩办事,不愁部下不按规矩办事,忙忙碌碌的领导是没有水平,闲而无事干的办事员,部门负责人同样是没有水平,因为岗位就是明确分工,在什么岗位上就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领导在单位所要解决的是管理问题,重在决策和督查,只要决策正确,不失误,督查到位,使决策能够变为现实,这样的领导才是称职。决策的执行层是中层干部,应由中层干部去做,领导人不要干预。佩雷特原则—A、B、C 分类法:A 类是“必须自己做的事情”,B 类是“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C 类是“应该由别人做的事情”,得到启示是领导人要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必须自己做的事情”及把B、C 类事情交给别去处理,同时,对领导者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时要判断好轻重缓急,从中选定最重要、迫在眉睫的事情去解决,再解决下组的问题,以此类推,这样就能取得好成效,这就是管理,这就是成功领导者的风范。
二、团结是领导者抱负实现的基石
一般情况下领导必须处理好三个层面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与本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如果领导者没有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的,更不要说成就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了。笔者认为在这三层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是与本级班子之间的关系,我国国有单位体制中,本级班子成员是由上级配备,而个人无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由于一个人的经历、阅历、学历、能力、水平、个性、年龄、分工的不同,就必然存在差异,所以这个层面的团结问题最难处理,而恰恰是如果班子成员不团结,就无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每个领导者不仅要注重团结。更要潜心研究如何搞好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谁都知晓,但真正遇到具体问题时,有些人就不是那么回事。影响团结最忌讳是计较、小心眼、猜疑和偏听偏信。班子成员朝夕相处,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处理,要解决,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如分工就要负责的,为负其责就有可能产生不顾全大局,过分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斤斤计较而造成其他班子成员不满;又如研究人事问题,自己提名被否定,也有可能产生猜疑这人与谁谁有什么关系等,同样会影响班子团结,再如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总有一些人与之关系近一些,而这些人的意见不论正确与否都信,甚至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专事挑拨离间,你若轻信,可能会直接造成班子成员不团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怎么搞好团结呢?笔者以下有四点体会:一是宽宏大量,非原则问题,能让则让,能退则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二是凡事先问个为什么,当一件事情发生,不要轻易地下结论,在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作处理,这样既掌握了主动权,又给人以明理的印象,共事久了,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三是当听到别人传来班子成员某某同志讲其不好之言,要冷静地问自己,这个可能吗?认真分析原委,在此基础上判断,用谈心之法,了解事情的原委,确有其事时应及时沟通,化解矛盾,万万不可针锋相对或埋藏在心里,寻机报复,这样必然造成班子成员之间的分裂;四是关心支持班子成员的工作当班子成员工作需要关心和帮助之时,应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帮其一把。每个人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难解的问题,关键时刻助一臂之力,受益者都将终身难忘,必有报答之情。
用团结的心去处理团结的事必获团结之益。一个团结的团队不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造就人才,希望在一起共事的人们抛弃私欲,淡化权力,手拉手、心连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学习是领导者提高素质的源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学习对每位想成就事业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领导者。无论哪级领导,之所以能走上领导岗位,都是有一枝之长或是在所处人群中出类拔萃,但作为领导者,尤其是成功的领导者仅此还不够,因为领导者更需要具有综合知识、综合水平、综合能力。如何才能做得到呢?也只有勤奋学习,从书本中、实践中汲取营养来补充,升华自己。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者,学习能给人启迪。学习能拓展人的思路。古人云:“勤能补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黄金屋”掘金呢?不入书中取“玉”呢?
领导人不仅要精读细研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还要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一个领导者一旦停止学习,也就停止前进的步伐。许多领导人抱怨事务太忙,没有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笔者认为,把空闲的时间压缩一点,把喝酒应酬的时间减少一点,把以玩作为交际的时间省一点,总可以挤点时间学习。雷锋同志体会“学习要有钉子精神”只要“挤”和“钻”就有时间学习,就有许多收获。领导者应该列出年度学习计划,一年读多少书,读哪些书,更要有计划,时常检查是否完成任务了,每天都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完成自定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对学习乐此不疲。
四、创新是领导者事业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社会里,如果缺乏创新,任何竞争都将无从说起,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缺乏创新能力,他的人生将一事无成。对于领导者来说,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将难以履行应尽的职责。
创新能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及智慧的统一与综合,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创新能力能够较好的实现目标,而一般能力只维持低水平的简单劳动,可见创新能力相比一般能力,具有更高的水平、更强的能量和更快的效率。
领导者的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者要培养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一是要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群众的智慧中吸取营养,在实际调研中开启心智,碰撞出思想火花。二是要不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一名具有创造力的领导者,不仅要了解工作的实际,还要了解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审视工作,高屋建瓴,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创新奠定基础。
创新之路就是前人未走完的路,是一个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创新总是要遇到困难的,任何创新或多或少都要打破原有的平衡,都会带来一些麻烦,产生一些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因此,领导者创新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敏锐、敢于天下先的拼搏精神。有求真务实的理论勇气、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的思想境界。领导者只有真正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置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使各项事业不断有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有了骨架,我们就会感到充实,有了基石,我们感到牢固,有了源泉,我们就不会感到枯竭,有了灵魂,我们感到欣慰,也许这四点并不是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全部,但却是成功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作者单位:六安市地方海事局)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