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消费文化时代下的电视相亲节目探析——以《非诚勿扰》为例

  • 投稿投研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64次
  • 评分4
  • 29
  • 0

杨康李亚星

【摘要】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进行探讨,阐述了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下的发展,并以《非诚勿扰》为例解释了电视相亲类节目热播的社会背景及原因。认为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不仅应满足受众精神消费的需要,还应担负起建立社会正确道德价值观标准,完善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的责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消费文化电视媒体《非诚勿扰》

经济的不断飞跃式发展,政府不断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消费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逐渐形成一种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形态。①鲍德里亚称之为“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就是消费主义主导下的社会,消费主义是在消费社会的形态下,消费者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状态。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欲望不断膨胀。甚而至于,人们不再追求“满足”消费,而是狂热于符号化消费,追求消费品位与等级,从而滋生了无休止的奢侈性的高消费。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正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所诞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它以满足受众精神消费为目的,通过新奇热辣的话题冲突、帅气甜美的男女嘉宾、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引起受众的兴趣,进而引发受众的观看欲望。

一、消费文化时代的电视媒体

消费文化是在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消费社会中盛行的文化。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②在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大众媒介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将流光溢彩的具有符号价值的商品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刺激着受众的消费欲望、满足着受众的消费热情,最终消费主义下的消费文化成为了一种大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在电视媒介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对消费文化的传播扩散中,没有一种媒体比电视更容易把“商品”和“意义”连接在一起。而电视正是通过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极度张扬从而成为消费文化最强有力的推行者。③而电视媒介自身也积极地与消费文化并驾齐驱,联合发展。

首先,电视媒介凭借“受众”生存。传播学理论强调受众就是市场,电视媒体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节目的收视率与其赖以生存的广告费自然紧密联系,为自身着想,电视媒体依托并且迎合受众需要便是其生存的必然法则。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抓住契机,转变传播的内容,迎合受众的口味,呈现精彩纷呈、美女帅哥齐聚一堂的电视栏目。湖南卫视的至今热播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以及台湾地区人气高涨的《康熙来了》,通过幽默有趣的现场问答,轻松愉快的游戏比拼,让当下压力倍增,生活节奏变快的都市青年均感受到了娱乐节目的好处。明星现场教授穿衣打扮、节目主持人现场爆料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并符合了受众的消费需求,唤起了受众的消费欲望。电视媒体通过大肆传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从而实现吸引受众,收视率上升的目的。

其次,电视突出的视觉感受与消费文化的符号消费不谋而合。电视媒体所营造的富丽堂皇的住所,时尚优雅的衣着,浪漫热烈的爱情,使得众多娱乐节目持续不断地为受众提供着忘却烦恼,无忧无虑,快乐惬意的理想生活,电视媒介包装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嘉宾,将所有的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消费品穿上了欢乐幽默的外衣,激发受众的欲望,刺激受众的消费。电视媒体与消费文化携手不断地为大众制造娱乐,激发新的欲望,通过隐秘的方式,消费文化逐渐渗透到千家万户的个体之中,文化长期的渗透,便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某种消费价值观,消费文化大规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二、消费文化下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消费文化在迈克·费瑟斯通看来,是一种遵循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是建构在快感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工业快感文化,消费文化将快乐原则作为支配消费社会系统发展的原动力。④由此可知,消费社会将“快乐”视为第一要义,这正是一种享乐主义。而《非诚勿扰》节目以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刺激热辣的话题,以及时下青年男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突破传统的电视交友节目,在速食时代的快节奏下,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非诚勿扰》的娱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环节设置上。节目总共分为三个环节,主持人出场、男嘉宾亮相并和女嘉宾互动,过程中女嘉宾选择,最后,男女嘉宾牵手成功或男嘉宾遗憾离场。舞台灯光与众多相亲节目一样采用暖色系,同时背景音乐随时转换。主持人孟非在具有动感的背景音乐声中出场,同时采用和男嘉宾相同的出场方式—升降梯。24 位女嘉宾也更是形态各异,从另一侧进入观众的视线,宛如走在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一样。之后男嘉宾在升降梯中缓缓下降可谓让现场女嘉宾期待不已,随着升降梯将男嘉宾的脚直到头展示出来,受众与现场的女嘉宾一样通过充足的时间观看他的穿衣打扮、个人风貌来判断其性格等,不断激发了受众的观看欲望,为之后节目的进行设置了悬念。紧接着便是24位女嘉宾对男嘉宾的现场“拷问”,一对多的不对等,突破了传统的男权色彩,为节目增添了刺激性和娱乐性。

其次,体现在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上。

真人秀节目的手机短信互动及竞赛类节目的有奖竞猜自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之后便开始在真人秀节目中大肆运用,而在《非诚勿扰》这档相亲节目中,观众同样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获取关于女嘉宾的信息,同时,在新一期的电视节目中,观众还可以在节目最后看到男嘉宾的邮箱账号,这在为相亲的嘉宾提供更多机会时,也刺激广大受众为心仪对象报名参加节目。而广告的穿插则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广告商通过对节目的赞助,既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也帮助电视节目提高了收视率。譬如其中男嘉宾如果在最后一关,还有女嘉宾为其亮灯,亮灯几盏即可获得几百元的约会基金等,丰厚的奖励更激发了男女青年参与节目的热情。

三、话题消费下的价值“冲突”

利比斯和卡兹通过分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美国电视剧《达拉斯》的解读得出了以下结论:受众可以按照自身的价值观体系并且依据自身优先考虑的事物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批判式的观众认为节目庸俗;参照式的观众认为节目就像一个平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下青年男女的择偶观甚至是价值观,围绕着他们的争论是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娱乐式的观众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就当作娱乐节目看一看笑一笑也挺好。⑤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讨论中从不缺少话题,相亲节目则将不同的话题推向了高点,让更多的受众关注,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受众进行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话题消费。

鲜明的观点,热烈的两性观念讨论,以及在如今物欲横流社会中困扰当下青年的现实问题:买房、买车、外貌协会、婆媳关系等,使得节目高潮迭起。例如在《非诚勿扰》早期节目中男嘉宾黄登科,带着108 朵红玫瑰为心仪的女嘉宾送花表达爱意,但被女嘉宾认为“浪漫的事情不止送花”,毫不留情地在第二轮就全部灭灯。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男女嘉宾的人生观、价值观被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加直观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强烈冲突。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嘉宾“别有用心”,借节目来炒作宣传自己,宣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人看法。也就是这些敏感问题,构成了节目的话题消费。

四、消费文化视角下电视相亲节目的社会责任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电视相亲节目如何正确看待收视率,如何正确引导社会大众,如何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电视相亲节目要生存,收视率不可小觑,因而播出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呈现出其娱乐化,满足大众的需要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电视相亲节目在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必须考虑是否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是否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反映,否则,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非诚勿扰》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节目中某些言论:“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表面上这看似一句玩笑的话语,但是却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010 年广电总局为规范电视相亲节目,要求相关节目不能对嘉宾进行虚假包装,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不能谈论低俗无意义内容,不能宣扬拜金主义等婚恋观与价值观。《非诚勿扰》开始调整,2010 年6月26 日,黄菡教授的加盟,为《非诚勿扰》注入了特殊的女性视角。同时,节目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代替以往看中外貌、职业等外在因素。

最后,电视相亲节目更应该注重其价值导向,增强节目的社会服务意识,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说:“《非诚勿扰》是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从我国电视文化环境的实际出发,媒介的社会文化责任需要电视媒体承担,道德价值观尺度也需要电视媒体建立,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更需要其完善,从而提高节目的社会声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和培育受众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至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

②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79

③陈文娟:《电视媒体与消费主义的共谋:符号价值的泛滥》[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

④汪豪、许志江,《电视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 新闻界》,2010(3)

⑤李卓,《〈非诚勿扰〉与大众文化下的婚恋观》[J]《. 新闻传播》,2014(4):29

(作者:杨康,西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学生;李亚星,西南民族大学宣传部校报编辑部教师)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