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玲
【摘要】本文分析了《华西都市报》新改版的副刊“宽窄巷”的特色。首先对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作出了解读;运用了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抽样的方法用量化评估“宽窄巷”的新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此外,本文认为,“宽窄巷”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风特色和浓重的平民色彩都为都市报副刊的未来点明了道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地域文化
副刊肩负着传承文化、回顾历史、传播思想的任务,是报纸中最开阔、最自由的平台。优秀的报纸副刊,如《羊城晚报》的《花地》和《晚会》、《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和《四合院》等等,这些报纸副刊都坚守着较为高雅的文化品味,它们在贴近读者的同时,也不失其独立的品格。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报纸副刊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又有了怎样的创新和变化?经过搜集整理,发现在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副刊的论文著作中,整体感觉仅仅触及表层,未能深入实质,并且对报纸个案的分析也少之又少,即便有,也仅仅是对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报纸副刊的研究,针对西南部城市报纸副刊的个案分析研究是存在缺口的。
另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报纸构成强大威胁,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报纸生死存亡的担忧。“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①龙应台这样说。有的报纸副刊为了招揽读者,赢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轻则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自己的特色和立场,重则不惜降低自身文化品味设法寻找低级趣味,导致副刊娱乐化和庸俗化的现象风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选择革新副刊,将“大周末”一改“宽窄巷”,其风格和定位也随之变动。《华西都市报》意在为何?“宽窄巷”又何去何从?希望能通过对《华西都市报》副刊的个案研究找到副刊的发展路径,给现代都市报副刊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2014 年10 月11 日,《华西都市报》副刊改名为“宽窄巷”。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样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量化研究的结合,对2014 年《华西都市报》新副刊“宽窄巷”设置纬度和指标,抽样分析“宽窄巷”版面编排的特色、青睐的文章类型、想要传达的思想等问题。这样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报纸副刊上还未出现过,算得上是创新。
因为《华西都市报》是2014 年10 月11日才开始改副刊名为“宽窄巷”的,所以本文选取了《华西都市报》2014 年10 月、11月和12 月的副刊研究,按三个月分层抽取样本,每个月按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了10 月11 日、10 月12 日、10 月18 日、10 月26 日;11 月1 日、11 月9 日、11 月22 日、11月30 日;12 月7 日、12 月13 日、12 月20日、12 月28 日这12 天的报纸作为样本。
本文根据科学的分类和计算,将副刊“宽窄巷”的分析分为以下纬度:
纬度1:版面分析(指标:版面数量、版面编排);
纬度2:内容分析(指标:文章篇幅、内容类别、内容体裁、内容题材);
纬度3:文化特色分析(指标:地域特色、中国风特色、平民色彩)。
二、2014 年《华西都市报》副刊的内容分析
1、版面分析
版面分析可以直接看出副刊在都市报的轻重位置。在版面纬度下设置了版面数量和版面编排两个纬度。
(1)版面数量。通过对《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主要板块的分布情况研究得知,“要闻”和“大特稿”板块固定每日有1 版;“第一眼”板块每日1—4 版不等;“大都市”“星娱乐等”板块0—2 版不等;“特别报道”“健康态”是11 月新增的板块,“广告”“解读”“文艺范”“特刊”“品味客”等板块是12 月新增的;“财富潮”“健康态”和“观天下”板块在12 月已经没有再出现过了。
副刊“宽窄巷”是占据内容最多的板块,每日居于4—7 个板块之间,每个月“宽窄巷”所占的全部板块的比例很高,在38%左右,11 月更是达到了40%。由此可知,《华西都市报》周末版本在改革了副刊之后,板块浮动比较大,还处于实验的阶段,但是已经越来越成熟,有了比较固定的板块比例了,其中,副刊“宽窄巷”的数量一直以来都最多,比例最高,是《华西都市报》周末版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之一。
(2)副刊“宽窄巷”版面编排情况(广告除外)。统计分析得知,“宽窄巷”中图片的数量一直多于文章的数量。可以说,在“读图时代”的冲击下,报刊已经改变了“重文轻图”的风格,转而实现了“图文双翼齐飞”;对“宽窄巷”图片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彩色图片数量一直领先于黑白图片的数量,并且彩色图片的数量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副刊运用了彩色图片对人眼视觉的强烈冲击力的特点,在前5 秒内率先抓住受众的眼球。
2、内容分析
第二个纬度主要是针对“宽窄巷”文章的分析,通过文章篇幅、内容体裁和内容题材几个指标,研究“宽窄巷”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篇幅。本文按照“≤1/4 版面的文章”、“>1/4 且≤1/2 版面的文章”、“>1/2版面的文章”这三个标准将文章分为“小篇幅文章”、“中等篇幅文章”、“大篇幅文章”三个纬度。研究表明,在209 个样本中,“宽窄巷”主要采用小篇幅的文章(文章占据版面的面积≤1/4),小篇幅文章占据所有文章的60%以上,而中等篇幅和大篇幅的文章比较少。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副刊是大众观点和情感的抒发地,对字数要求不高,也不需要长篇大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风格比较活泼,娱乐性更强。
(2)内容体裁。将209 篇文章按照推荐类(书籍、电影、画、音乐等)、诗歌类、一般文学作品(散文、小说、杂文等)、漫画类、人物传说类、信件类和其他这几个指标划分,研究发现《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内容体裁的选择倾向和不足。研究得知,“一般文学作品”总共157 篇,占据了“宽窄巷”总数的75%,副刊的文学性质由此展现;另外,“人物传说”类的文章比例也比较高,占10%,可以说,从对人物的介绍,延伸到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章也是副刊的选择;但是“诗歌”这类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却很少,漫画更是没有。
(3)一般文学作品。从副刊“宽窄巷”的内容体裁的分析中得知,“一般文学作品”占据了副刊的绝大位置,所以针对“一般文学作品”,细分出了以下几个指标:1.抨击社会现象;2.文化历史;3.抒发情感、觉悟人生;4.奋斗和励志;5.轻松休闲娱乐;6.科技信息。
由表1 可以看出,“一般文学作品”中,以文化和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最受青睐,其次是抒发自己情感、感悟人生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表明,文学作品中,以历史和文化为题材的文章最容易被选中刊登,也表明《华西都市报》副刊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视程度。
3、“宽窄巷”文化特色分析
(1)地方特色鲜明,却又开放兼容。根据国外指标、四川本地指标、国内其它地区指标和无地域信息指标分析“宽窄巷”的地域特色。(说明:数值有交叉。如一篇文章写了国外和四川两个指标,则统计时国外指标和四川本地指标均各得一票)研究表明,副刊“宽窄巷”文章所写的地方以四川本地最多,占据总数的50%以上,而且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如《张剑:调弦品竹茶墨俱香》介绍地道的成都人张剑,从而介绍成都的茶文化、文墨文化;又如《二十年之变:成都镜像》,用镜头记录成都20 年建筑和人文的变化,感叹时间荏苒,经济高速发展却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成都印象。
难能可贵的是,“宽窄巷”也不乏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地区的文章,11 月的国外地区文章已经达到了19 篇,超过国内其他地区的文章,这表明,副刊“宽窄巷”在着重展现本地特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国外信息,有“开放兼容”的姿态。
(2)“中国风”展现美丽中国。“宽窄巷”,是根据宽窄巷子而来。宽窄巷子本是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②《华西都市报》正是借用了这个颇具中国文化的名字。再者,“宽窄巷”由百岁翁马识途先生题书刊头,是中国文人的追寻地,加上中国风的水墨风格字体,“宽窄巷”的中国风更鲜明了。
(3)平民色彩。说“宽窄巷”平民色彩,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文人和大家的舞台,它也是爱好文学的学生的平台,在“少年派/老街坊”中邀请四川范围内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来稿,每一期大致刊登10 篇,这不但鼓励了大批爱好文学的学生,也让报纸更具亲和力。
结语
都说“专刊主攻,副刊主守”,副刊在报刊的重要位置已是学界和业界的共识。《华西都市报》新改版的副刊“宽窄巷”以其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副刊舞台上,成为《华西都市报》副刊新理念的彰显,相信也是我国都市报副刊的一面领先的旗帜。
副刊大能量,板块数量多。“宽窄巷”的副刊占据了周末版本的最多数板块,可以说是最受青睐的,副刊的内容丰富,展现思想,增加知识,是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的文化净地。
栏目多样化,诙谐又娱乐。“宽窄巷”不仅有专家学者的思想,也有小学生高中生的感受;不仅有优美文字的展现,更有丰富多彩的图片。但是,研究中表明,副刊中对生态文化缺乏了一些关心。
文章篇幅小,图片数量多。“宽窄巷”更偏爱篇幅较小的文章,同时,也多用彩色的图片夺人眼球,是现代都市报潮流的领跑者。但是统计后发现没有漫画之类的栏目,诗歌也极少,这使副刊的多元化受到限制。
地域特色为主,中国风特色鲜明。“宽窄巷”本就是成都本地的地名而来,文化和历史气息浓厚,是当地风情风貌的最好体现,也是展现中国风的不二之地。
平民色彩显著,文学氛围浓厚。都市报是最贴近群众的报纸,是群众文学梦想的平台,从《华西都市报》的发行量就能看出它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
当然,《华西都市报》还增加了微信公众号和APP,在新媒体的浪潮下选择与新媒体融合,赢得受众喜爱。看来,只要找到新式的专副刊文化,提升自身品味,就能在新浪潮中如鱼得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龙应台,《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N]《. 南方周末》,2004-9-9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Fff8i_rQxRNd9UdV4EsDuig6IMDL4dprrAqZDcrG4AHgWz01Zs_CHNF_3UXAeQfp-ViUF-L0WshVQpifpUl-Qa.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