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微信公众号中舆论的形成——以“新闻传播学研”为例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64次
  • 评分4
  • 61
  • 0

俞华

【摘要】微信公众号日益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姚贝娜的不幸离世引发的舆论浪潮从“记者即秃鹫”的隐喻进入白热化阶段,公众号“新闻传播学研”时刻关注该事件的发展。本文沿着李普曼对舆论的描述性内容,从“外部世界”对人们舆论形成的影响出发,分析来自外部世界的限制,诸如人们日积月累的“成见”、构成“兴趣”的利益诉求,考察舆论结晶为“公意”的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舆论新闻传播学研

2015 年1 月16 日,中国流行女歌手姚贝娜因病离世,一则讣闻配以人生回顾足以缅怀昔日获得广泛关注的实力派女歌手。但是掀起舆论浪潮的是17 日凌晨,一位媒体人在微博爆料,《深圳晚报》记者伪装成医生助手进入太平间偷拍遗体的消息,由此引起姚贝娜经纪人的破口大骂。一场关于新闻伦理、职业操守的“骂战”在互联网上拉开序幕。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学研”精选各家之言,将一场舆论的缘起缘落记录在案。“新闻传播学研”致力于打造传媒文化读本,精选来自各个平台的文章。自1 月16 日起至25 日,该公众号连续发文10 篇,谈及姚贝娜离世、记者即秃鹫的言论。

一、外部环境:微信公众号里的“拟态环境”

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横亘着无法隐遁的“拟态环境”。“姚贝娜离世”的新闻、对《深圳晚报》记者的职业道德探讨,并不是读者可以直接接触的现实环境。此类新闻报道及评论大多由媒体人、知情者的“虚构”。虚构不是“谎言”,而是一方媒体对环境的描写,他们决定读者去哪儿看和看什么。

“道德判断往往比建设性的思想更常见”。10 篇文章或多或少都涉及判断“记者是不是秃鹫”,而并未关心《深圳晚报》记者有没有偷拍遗体、有没有进入太平间、有没有佯装成医生助理的真相。即便1 月22 日,《深圳晚报》第A02 版发表社论《我们为何一直保持沉默》澄清事实。“新闻传播学研”选择拒绝给予当事人话语权。它选择让读者去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各大网络平台,由此虚构一个充满道德判断的环境,而不是接近现实。

李普曼认为,人们面对的情况太复杂,得到的信息又太少。我们习惯用貌似合乎真实的描述唤起各种想法,由此构成观点的绝大部分依据。因此,舆论的绝大部分就必定产生于想象。这则事件中,“新闻传播学研”选择以“舆论”代替事实,不能真实地形成“拟态环境”。

二、成见:微信公众号的“规则”

“新闻传播学研”是百万微信公众号中的一员,它每天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发布特定信息。这些信息必须符合新媒体人和新闻传播学子的口味,在此基础之上尽可能吸引更多订阅用户的兴趣。网络空间里,以点击率、关注度高低为标准,衡量媒介平台成功与否。这一方面促使其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非理性的转载习惯逐渐占上风。

李普曼提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先定义后理解,按照自己文化所给定的,熟悉的方式去理解事实。《姚贝娜走了,记者还未散去》一文的作者——掀起你的头盖骨,据传是东北某高校新闻专业研究生。凭着以往在报社实习的经验,作者认定“社会的不幸就是记者的大幸”,记者像“秃鹫”般虎视眈眈盯着世间不幸的人或事,然后制造新的不幸。如此定义之后,将病房外记者的守候,理解为等待姚贝娜的死亡。作者不愿从其他角度理解,或者记者在等姚贝娜脱离危险的消息,或者记者正在做的是职责使然。而多角度理解事物是理性思考基本的体现。显然,作者沉迷于刻板印象。

在微信公众号看来,事情变得简单。“新闻传播学研”在二次传播过程中,更看重的是一篇文章能否吸引受众、提高点击率。凭着包含矛盾的信息通常能引起关注的规则,它敏锐地抓住“记者即秃鹫”的成见,连续4 天集中转载相关评论,加剧冲突,直至舆论浪潮把“记者即秃鹫”的论调拍死在沙滩上。

问题的解决之道不在于撇开成见和规则看事情,而在于“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作为内容的二次传播者,在看待“记者即秃鹫”时,应该意识到这不过是成见之谈,而不是事实本身。如果“新闻传播学研”意识到在吸引受众关注的同时,尚需理性思考,不被成见蒙蔽双眼,整合意见双方言论,就不会在舆论尚未成熟时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发文《被口水淹没的学研君,跟大家说声“谢谢”!》承认在新闻传播圈中作出的错误引导。

三、兴趣:微信公众号的形象化表达

舆论之所以受到关注、有重大影响,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众多微信公众号争相追逐的点击率,背后也代表着读者的兴趣。受众纷繁复杂,每个人带着自身的成见看事件。李普曼认为,这是由于当观众的数量增加时,他们共同使用的词汇数量就会减少。于是故事中的相同成分便愈益抽象。抽象的事物虽然并不精确,但可以抓住“刺激点和结果”。此次事件中的兴奋点,无疑就是“秃鹫”一词。辛辣的比喻刺痛读者的神经。

“中传人生活圈”是最早转发《姚贝娜走了,记者还未散去》的公众号之一,并擅自将标题改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强化了原标题的煽动性。随后,“新闻传播学研”同样转发了该篇文章,将标题改为《什么样的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并做专题报道。标题用了疑问句及感叹句的双重表达方式加强语气,看完文章的读者无疑会得出这样的答案:秃鹫般的记者。

读图时代,图片能强化文字的表达,吸引读者关注。“新闻传播学研”在10 篇文章里均贴出相关的图片,《饥饿的苏丹》、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姚贝娜生前的灿烂笑容等等。为了取得读者的认同,作者将毫不相关的图片,经过“成见”联系起来,帮助受众形成这样的观念:现场采访的记者如《饥饿的苏丹》里的秃鹫,焦急等待病榻上的姚贝娜死去。原文作者在运用象征手法的时候,已经扭曲记者的形象。二次传播的公众号再次歪曲记者与秃鹫的之间联系。形象加工者的诸多努力无疑力求文章形象化,提高点击率。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内屡见不鲜的“骂战”,不仅能让当事人成为舆论焦点,抒一己之见,获得利益,还能满足围观群众的好奇心,斗争欲。新闻伦理与新闻专业主义一直就是矛盾的两头,业界高呼报道事实真相,学界高举伦理大旗。微信公众号在吸引受众关注时常常会运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斗争双方的激烈言辞,象征化的词语引发受众兴趣。这确实能够提高点击率,但是当这个象征“遭到了过于激烈的滥用”,不仅象征会破碎,还可能牺牲公众号的自我形象。公众号在选择提供给订阅户什么样的舆论时,不应该单方面的考虑点击率,还要理性思考自己的利益诉求,成为有态度的公众号。

四、形成公意:微信公众号塑造的“意见领袖”

微信传播时代,我们把意见领袖的角色让渡给公众号。网民乐于将它们类比新闻媒介,制造舆论。媒体人爆料《深圳晚报》的记者伪装成医生助理潜入太平间,偷拍遗体,尤其是掀起你的头盖骨发表的文章之后,包括张嘉佳、崔成浩、曹林在内的知名人物、众多网民都对记者工作提出质疑、批评。众多转载此类文章并大肆渲染的公众号成为微信用户的意见领袖。新时期,处于重要地位的意见确实比普通人说出来更易成为舆论,但是能刮起风的言论不只是从他们嘴里说出。掀起你的头盖骨,普通的新闻专业学生,通过一个辛辣的比喻,在舆论界掀起“飓风”。

好在人们能在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争端中,凭着自己的理性思考,还有说出“是”或者说“不”的权利。将记者比作秃鹫,难以获得一线记者的认同,他们纷纷作文予以反驳。正如英国政治家弥尔顿所言,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它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互联网较传统媒体而言更为公开、自由。微信公众号是观点的公开市场的代表之一,真理可以在期间自由修正。新闻传播学研公众号上关于记者是否为秃鹫的争论也在1 月25 日以一篇《媒体或许不可爱,但真的是秃鹫么?》结束。文章总结到:记者的不可爱,不是因为嗜血,更不是因为秃鹫,而是为了新闻界的立场和话语权。

总而言之,微信公众号里舆论的形成过程不同于传统媒体、有组织的网络媒体谨慎地表达。新闻传播学研由姚贝娜离世后,关于记者是否为秃鹫之争,其舆论的形成过程大体可分为将外部环境虚拟化,依据规则形成一种成见,用形象化的表达引起公众的兴趣,最后通过自我修正传播形成公意。

纵观新闻传播学研反映舆论的过程,其中两个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是没有给予《深圳晚报》发言权,他们选择不刊登系列报道中重要的内容,即《我们为何一直保持沉默》的社论。读者可以视其隐瞒消息,这完全不符合公开、自由的互联网精神。其次,即便是以“精选传媒文化读本”为口号,也不能摒弃独立思考的要求。正如李普曼警示,如果经验与成见发生矛盾,则两者之一就有了麻烦。不再可塑的人、执着于成见的人,会把矛盾嗤之以鼻,置于脑后;好奇心盛且心胸开阔的人,会接纳这个新景象,并加以修改。如果事态严重,他会深感震动,乃至怀疑所有已被接受下来的生活态度。极端情况下,会颠倒伦理标准。公众号不能奢望订阅户一直坚持阅读公众号的文章,倘若用户只看了前三篇文章,即便以往对记者有好感的人,都会被秃鹫的隐喻所震撼,甚至赞同这一谬论。不得不说,这样的传播舆论方式无益于社会的良性运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④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伯纳德·贝雷尔森, 黑兹尔·高德特著, 唐茜译:《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⑤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M].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