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鹏
【摘要】网络语言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媒介与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以网络语言尤其是网络流行语这一微观层面为出发点,从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和受众出发描述了网络语言符号使用的现状,从网络语言符号被创造、使用和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其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使用者之间与受众之间的身份认同性建构,阐明了网络语言符号的社会区隔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语言符号 身份认同 区隔功能
网络语言符号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早期的“网虫”、“冲浪”,到当下较流行的“正能量”、“吐槽”等词汇,网络语言不断演变和发展,新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本文从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及其传播受众的接受视角阐明了网络语言符号塑造身份认同的功能,进一步揭示出网络语言符号对社会阶层存在的区隔功能。
一、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与受众
网络语言符号是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自1969 年互联网产生和普及以来,电脑、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新媒体客户端日益普及,与此相伴产生了诸多新型的社会交往方式,比如电脑上各种类型的贴吧、论坛、QQ 群,手机上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交流形式。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网友的言论成为网络语言的主要来源。产生于新媒体中各种类型的流行语言符号层出不穷,以青年人为主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使用新媒体流行语言。人的经验范围受到人们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的环境中,不同的个人会形成各自独具个性的经验范围。随着媒介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媒体,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随着媒体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改写。以往信息传递所需要跨越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在新媒体时代变得轻而易举。人们在不同的网络社区中习得不同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又反过来构成了人们的经验范围。个体的经验范围会影响到其对事物的接受、理解,进而会影响到态度、看法和决策。在某一亚文化的青年群体中,网络语言符号可能产生于这样的群体当中,这些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也可能正是这一群体的成员,在这一前提下,网络语言符号使用是一种小群体性行为。
个体使用网络语言符号的种类、方法、频次等因素都会反作用于个体,而形成不一样的经验范围,因而受众形成的经验范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在英雄联盟的游戏贴吧里,游戏玩家所常说的“有控”、“蛤蟆buff”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用的,甚至其他类型的游戏玩家也不知道这样的说法,这种语言符号加之于个人的烙印,形成心理经验上的隐在界限,表面上看不出来,一旦涉及到语言交流的某些问题时,交流者之间就会出现话不投机的情况。比如一个平时喜欢逛贴吧的青年向一位老年人讲“不明觉厉”(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感觉很厉害)、“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很艰难就不要拆穿)等网络词汇,这位老年人多半无法接话,而青年人也会觉得这位老年人“out”了,交流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普及的今天,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幕。
二、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在成千上万的互联网传播群体当中,每一群体内成员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并不能建构起网络文化的显性边界和区隔,也并不能对其使用者和受众进行“园艺式”的整齐划分。一方面,个体的喜好和行为是多维立体而不是单一线性的,在某一群体中使用该群体里所常使用网络符号的同时,也可能在其他群体中使用其他群体所常用的语言符号;另一方面,个体的语言习惯并非时时刻刻恪守某一群体的语言习惯,而是具有一种迁移的“惯性”,某个人可能在一个群体中使用了这个群体代表性的语言符号,在另外的群体中又无意识地使用了这一群体中常用的语言符号。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习惯,也正是这样的语言交流习惯,促使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种网络语言符号的裂变式传播。观照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某一网络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也并不是只拘泥于原来的小环境,网络语言中如“给力”、“正能量”等词汇经过各类媒体的传播,已经在很大范围为人们所接受,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语言。从这一点来看,网络语言如果能在大范围被广泛传播并得到受众的认可,就会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语汇,而在相对而言较小范围的群体中传播的语言,在大环境下就难以传播开来。
虽然网络语言符号作用于其使用者和受众时无法以一种“园艺式”的方式进行整齐划一的划分,各个群体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群体内部的成员也并不一定只在某一群体内部活动,但网络语言符号在各个亚文化群体中依然践行着各自群体认同性的建构策略。群体的语言习惯把群体内每个人限制于一个相对特定的群体内,从而也就限制了其成员的社会交往和经验范围。“网民对某一网络族群的认同,往往建立在个人性格、生活体验和价值观基础之上。要成为网络社群的一个成员,必须知悉其角色的意涵。正如科恩所言‘对每个这样的角色,都有相应的行为和信仰类型,他们作为成员资格的符号,起着制服、勋章和成员名片一样的真实、有效的作用。由于我们渴望这样的成员资格,因此就促使自己接受这些符号,并将其融入我们的行为和参照体系中’因此,网络族群的整体特征为网民提供了行动指南。”①在某一群体中,产生于这一群体的语言符号必定有着根植于这一环境的某些特性,被群体成员所使用后,有些符号可以通过使用者向群体外传播,但有些符号则无法被传播。举例来说,网络耽美文化和日本动漫爱好者们常用的“BL”(男同性恋)、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缩写)和网络流行的“ 给力”、“正能量”等相比,很难在广大受众间传播,而成为这一文化爱好者们所特有的符号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个体要在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点的文化环境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交流,从个体自身来看,他们必须接受、学会和使用这样一些符号才能与他人进行流畅的交流,另一方面,个体可以在类似的群体中寻得交流的共鸣。例如,在广州的高校举行毕业典礼。广外校长仲伟合连用八个“放不下”表达对学生依恋之情,“杜拉拉升职记”“姐的微笑”“哥的传说”“许三多”“神马都是浮云”“让子弹飞”等潮词一一爆出,最后还不忘引入诗文及电影台词。暨大校长胡军更是用“淡定哥”、“被穿越”等网络词描述水浸暨大的情形。两位校长的潮语引来无数网友粉丝。②一旦脱离了相应的环境,这些语言符号很难被他人所接受和理解,就会产生交流的障碍。由此看来,个体的交流,至少是关于某一认同点的语言交流就会受到群体内语言符号的限制。这种语言符号规范,表现在某一文化的爱好者身上,成为一种个体自我认同性的标志,群体中使用的语言习惯成为为其成员所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交流方式。
三、受众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区隔
个人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所使用和接收到的各种符号,成为媒介对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媒介和同一媒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实时去考察媒介语言符号的动态变化,但可以根据其某些特征来进行量化分析。不同的媒介对同样信息的传播会打上带有其自身特征的烙印,媒介符号的传播效果不仅受到媒介种类、传播渠道,还受到接收时间、地点,受众经验范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语言符号所表现出的社会区隔作用首先体现在受众的身份认同上,个体的现实生活背景虽然受到不同的影响,但在网络群体中所习得的语言符号和语言习惯会对个体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体的个性化特征内化为个体的特征,成为个体身份个性的一种标签和象征。比如,网络上诸多动漫的爱好者会在线下组织cosplay 俱乐部,适期组织真人cosplay 真人秀活动,在这一群体中被群体成员所追捧的服饰成为这一爱好群体的重要标志,而线下的真人秀活动也显露出这一群体中个体对群体文化身份的认同。
社群内流行的语言符号是这一社群区别于其它社群的重要特征,每一个社群内流行的语言符号是构建这一社群的群体认同、共同群体意识和社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曾指出:“处于同一阶层位置的人通过交往和行动,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不同阶层的成员通过价值观念、文化品味、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等的不同来表明自己的阶层身份,表明自己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距离。”③如果群体内的语言符号成为群体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那么这一语言符号就具有了建构群体规范的功能,群体内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不仅可以促使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提升群体内活动的效率。但群体语言符号的作用不仅如此,加强群体内成员的自我认同性以及协调群体成员间的合作、规范成员角色和职责也是其功能所在。
这种由语言符号建构起来的个体自我认同及群体文化的认同和遵守成为网络语言符号发挥区隔作用的两个重要侧面。网络语言符号在赛博空间进行着自己的版图规划的活动。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爱好、地域等诸多原生现实地理环境因素下形成的社会区隔被互联网络外代表的网络语言符号重新定义和分类,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网络虚拟社区成为个体某一方面特征或爱好的身份投射,某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可能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教师或者公务员,但在赛博空间中,他可能与一群和自己一样非常喜欢流行嘻哈文化的人谈笑风生。在使用某一类特定的语言符号的同时,与之相应形成个体对群体的语言表达的特定词汇、表达习惯以及群体中形成的自我认同、群体意识和群体文化的认同。不论是语言习惯还是其他群体规范,当我们遵守这些规范的同时,反过来我们的身份也被定义和划分了,个体成为全新的以使用不同的网络语言符号为标准划分成的新的不同群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②http://edu.qq.com/a/20110626/000017.htm
③魏红霞、刘军,《语言区隔、文化领导权与价值整合》[J]《. 社会科学家》,2010(3)
(作者: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文学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