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试论当下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优化——以《军情观察室》为例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25次
  • 评分4
  • 60
  • 0

贺纪乐

【摘要】在当下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电视节目市场环境中,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凭借其独特的节目风格和新闻意识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其收视率稳居凤凰卫视的七十个电视节目的前列。本文通过对该档独具特色的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军事节目 军情观察室 传播效果

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因其内容是一国或多国的军情动态,牵涉国家安全和区域和平与稳定,“严谨”、“正式”成为众多军事类新闻节目的共性,整体风格大多相差无几。但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却以其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赢得电视新闻节目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在面对众多新闻资讯类手机移动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的外部环境下,节目自身在把握独特传播特点的优势下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进一步优化传播效果的方面。本文着重从《军情观察室》传播特点出发探寻其媒介融合道路中的传播效果优化途径。

一、灵活多样的节目形态塑造独特的军事新闻传播风格

《军情观察室》作为凤凰卫视推出的一档军事节目,主要分析当今国际的最新军情动态,已经证实或未被证实的军事情报、经典战例、兵器辞典知识,并结合野战实地、电玩战争,三维模拟动图的真实或模拟场景动态演示,为军迷们展示国际海陆空动态,经过近十二年的发展,它也由此在众多的电视军事节目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节目呈现风格。

1、节目设计要素上:注重视觉符号传达,动态效果呈现

《军情观察室》在2013 年对节目包装进行改版前,沿用的是由军绿色线条构成的直升机、潜艇、战斗机的动画片头。改版后,该节目依旧保持大量的电视动画和特效的运用,例如:主持人身上会有各种武器半透明的动画投影浮现,使电视画面呈现出立体、生动的场景,这些极具军事符号意义的特色效果给观众带来如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极大增强了节目的“实战”气息。

凸显节目快节奏的另一个形式就是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军情观察室》的主持人董嘉耀个性就很鲜明,每期都身穿迷彩,快节奏的主持和播报语速搭配丰富的肢体动作,带动观众的视听器官在短短的二十五分钟内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

2、新闻内容选取上:信息丰富,时效性强,独家解读

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经营的一张王牌。《军情观察室》信息量大,除一些由国家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军事信息,更有未经证实的军事情报,特别是对领导人讲话、武器装备建设、未公开的军事行动的独到解读,无疑都构成了节目丰富的独家信息资源。

香港作为亚洲最大的信息交流中心,一方面给该节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由信息空间和制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在大环境上促使节目制作成员不得不在新闻信息筛选上精益求精。《军事观察室》每期节目都会做到对过去一周的全球军事动态的全面收集和分析,热点选材精到,在尽量做到周播节目的时效性的同时又没有忽视节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3、节目定位上:强烈的本土关怀

节目的定位明确,就是为两岸三地的观众提供每周最新的军事信息,满足观众对国家安全认知的信息需求。所以节目的关注点永远是围绕中国,立足两岸三地,本着为全球华人服务的宗旨,在节目中首先积极地向内地以及世界华人呈现与国人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军事信息。

节目从接近性传播原则出发,关注重点多为中、美、俄、日、朝、韩等与中国军事动态紧密相关和地缘政治关系密切的国家军事情报,例如,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鱼岛问题、东北亚局势、中美关系、南海问题。主动设置议程既吸引受众关注,又传播相关信息,解疑释惑。

4、言论阐释上:适当的“擦边球”

军事新闻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敏感性和保密性,这些特点就给军事节目设置了诸多禁锢。如何处理国家安全和吸引受众的关系成为现在很多军事节目面临的问题。细看《军情观察室》,经常有一些擦边球,借助一些小话题或者军事热点“大做文章”,对涉及敏感话题的军情动态进行“模糊”的解读和大胆的预测,但这种恰到好处的包装与纯军情目光的解读,也使它规避了政治风险,独到的见解也增加了收视卖点。

二、《军情观察室》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

虽然《军情观察室》在军事新闻访谈节目上取得了成功,但是节目在沟通军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上,以及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实现军事类新闻从信源到受众间增强信息落地性直通直达性、上仍有一些可改进之处。

1、调整新闻播报语速,保证观众有效选择和接收信息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是借助一系列的视听符号来完成传播过程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信息载体,是代表节目的重要符号,主持人的品牌化是节目经营的重要部分。虽然董嘉耀快节奏的主持风格,快语速的新闻播报成为节目的一大特色,但一定程度上却成为影响观众信息完整接收和选择性接收的障碍,也就构成了部分受众对节目持较低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加之受众分众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受众群体中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了接受信息能力和接收方式上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从受众视听心理和节目的发展来说,主持人解说的快语速无疑会对受众接收节目信息造成一定的视听压力。因此,为进一步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引导观众提高并保持对军事热点新闻的兴趣,应适度放慢播报语速,有利于观众接受信息和选择信息,进而稳定并拓展受众市场群体。

2、发挥三维技术优势,并进行数据挖掘处理

电视是普及率很高的具有较大传播效果的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形象逼真的传播功能,与广播、报纸等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较,电视具有更大的娱乐性和亲和力,已经成为无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②《军情观察室》以自身炫酷的动态效果呈现受到观众喜爱,但基于军事类新闻画面拍摄和处理的特殊性,部分新闻内容声画统一难度较大,为此可充分发挥《军情观察室》自身的军事类三维技术制作优势和经验,以逼真的技术展示和动画呈现弥补军事新闻的声画不对称性。

数据挖掘是“通过仔细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有意义的新的关系、趋势和模式的过程”。新闻界是数据的重要应用者,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经营、新闻实务等几乎一切都离不开大数据、数据挖掘。军事新闻节目正如其他类新闻一样拥有着数据挖掘的可开发性和可展示性,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发掘常规新闻中不能体现出的逻辑视点,以时空维度的延伸弥补动态消息的短期性,让信息的质量时新性有效延展,赋予历史资料和数据积累二次生命。《军情观察室》已经走过十多年历程,军事新闻信息源丰富数据积累庞大,且技术团队实力突出,如果通过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挖掘,可有效增强节目深度、速度和灵活性,塑造成不可复制的军事新闻节目。

3、在“横跨越,深挖掘”的前提下注重节目的社会教育和舆论引导功能

由于近年来世界军事变革的进程加快,我军军队建设也取得了新成就,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日益多样化和国际化,但同时我国海洋岛屿争端问题热点频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在如此大背景下,军事信息传播更应做好舆论引导,阐释国家和军队的主流价值观念及整体战略构想,传递和平崛起的国际发展战略,传播权威军事部门对热点问题的回应和立场态度,帮助观众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际视野,以真相事实促使受众在我国周边安全问题中明辨是非曲直,培养爱国情怀和大局意识。在节目运营中破除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的抵消作用,将宣传教育功效巧妙地与日常军事新闻节目制作融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兼顾移动媒体开发运营,拓宽军事新闻信息出口

据《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71.9%的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移动终端不仅是信息消费工具,也是新闻生产工具,在移动状态下快速地进行新闻的发现、判断与传播成为对媒体人的基本要求。③

移动互联网的开发拓展是对传统媒体新闻制作理念的变革:追求独家新闻报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各种新闻媒体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与手机用户形成绑定关系,新闻资讯可直接传达受众“手心”里,抢报道时效就不如拼新闻整合力度,军事类新闻也是如此。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的存在使得新闻的互通互联和落地性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实际效果,更是培育国防安全意识、塑造国家形象、拓宽军事信息出口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新闻客户端市场以及微信公众号来看,军事类新闻移动媒体客户端和公众号种类多样,如何将《军情观察室》业已形成的独特风格转化到移动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当中,并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传播特征,逐渐形成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品牌风格将成为节目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的战略要求。

结语

军事新闻访谈类节目本身就拥有着其他访谈类节目所不具有的特点,高度的政治性、敏感性使得这类节目具有受众面窄的缺陷,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媒体融合的大趋势,这类节目无论是在市场定位、品牌推广、传播理念还是制作技术、内容整合、全媒体人才培塑上都不得不立足自身,谋求理念转变、平台转变、制作转变、叙事转变。

《军情观察室》做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无法直接复制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媒体平台上,节目固定的套路能否持续受到群体分化日益明显的受众群体的青睐;过度紧张的战场氛围造成拟态环境,是否有益于社会良性发展;以及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专家话语的科学性,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军事节目的长久发展,应该得到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周绍彬,《从〈军情观察室〉看军事新闻传播》[J]《. 新闻世界》,2010(1)

②刘博晨,《浅论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J]《. 青年作家》,2010(5)

③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 新闻界》,2012(16)

(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