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网络舆论场中的“周小平现象”

  • 投稿不懂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20次
  • 评分4
  • 17
  • 0

◎傅文仁 马雪健

10月15日,在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网络作家周小平、花千芳受到国家领导人点名、握手,受到热情鼓励。当天央视《新闻联播》对该会议进行了报道,周小平本人也在网络上发布了以主要领导人为背景的自拍照,此事立刻掀起网民热议。周小平因此声名大振,在主流舆论场中树立起了积极的个人形象。然而,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舆论“噪点”,该形象上网后却频遭网民一边倒式的“反水”,且主流舆论越为其“辩护”,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烈。在泛众化的网络语境下,网民对于政府力推的有争议性的公众人物吹毛求疵、群起攻之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网络舆论场中的“周小平现象”。

与传统舆论场中的偶像宣传形成鲜明差异的是,网络舆论场中的“周小平现象”,不仅会销蚀公众人物的偶像效果,而且会给我们的主题宣传及政府形象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解构这一现象。对于做好相关舆情处置及修补社会裂痕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网络“周小平现象”的表现

1.正面形象树立遭质疑。

从涉事人的身份来看,周小平兼具80后、革根、网络作家等多个“标签”。主流媒体对周小平的评价中,具有互联网思维、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等核心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奠定了基础。然而在10月15日,周小平在微博中发布了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现场照片,照片中我们可见主席的身影。随即,有人批评周小平“作秀”,而周小平的支持者则回击说这是嫉妒,双方围绕照片所透露出的深层涵义展开论战。质疑者更是以周小平在舆论场中所留下的“瑕疵”发起猛攻,“倒周”与“保周”的舆论态势初步形成。

2.主流媒体“解围”遭诟病。

围绕网民对周小平的“炮轰”,主流媒体开始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同时也有如北大教授张颐武这样的意见领袖,通过专访、评论等形式,剖析“周小平们”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分析“周小平们”缘何成为舆论场中的话题人物,已达到为其正名的目的。主流媒体力图通过对“周小平们”所彰显的社会正能量来化解部分网民的负面情绪。然而,通过网民对相关报道及评论的反馈上看,这样的主流纠偏并未起到治本作用,反倒招来官方奉命救场的质疑。

3.个人问题上纲上线。

从涉事主体来看,无论周小平以何种表达方式,或者是表达中存在何种瑕疵,这都是其个人的表达行为,其表达的观点也仅仅代表个人观点。而从“围攻者”所持有的理论来看,特别是一些自由派大V们,总是将“周小平们”的这种表达行为说成是讨好政府的“自干五”行为。对于此次争议,有人将其个人问题组织化、扩大化,并最终引向政治化,说成是执政者的一种政治手段,各种阴谋论纷至沓来。更有甚者,从这一现象揣测我党未来的执政理念,煞有介事地分析国家发展动向。

4.高调“爱国”惹非议。

从文字内容上看,周小平针对网络舆论中出现的贬低民族英雄、扭曲历史、污蔑国家成就、抹黑经济建设成果等现象进行批判。无论是一度引发争议的《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还是《你的中国你的党》,亦或是个人微博,字里行间体现了周小平的“爱国情怀”,他也常常在公开场合宣扬自己的爱国思想。然而批判者则认为,周小平是在打着“爱国”旗号大秀自我,他的“爱国理论”实际上是为自己增加关注度的“筹码”,而其对时政及国际环境的分析也是漏洞百出。周小平“高调”的爱国方式也是其遭受舆论质疑的重要原因。

5.话题人物的“标签化”。

网络舆论场中,互贴“标签”的言论对攻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现象,当争议性话题出现,网民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人群分类,并一一贴上所代表立场的“标签”,对个人的争议也会上升至不同群体间的争议,争论点也由个人话题推升至社会的共性问题。在网络舆论场中,周小平被批评者冠以“五毛”.而在他此前所写的文章中也明确提到那些持有“外国月亮比中国月亮圆”观点的多半是“公知”和右派团体。因此,当周小平受到领导人接见,主流媒体对其观点加以宣传时,这就为此次论战双方提供了议题及空间。

二、网络“周小平现象”产生的原因

1.网络的“放大镜”功能。

2013年10月,周小平在个人博客中发表《十问李开复》,引发了李开复粉丝及部分网络大V的不满,周小平很快陷入众多网友的“反问”中。期间,网民通过“人肉搜索”,扒出曾因涉黄而关闭的分贝网多名高管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信息,并将曾任分贝网副总裁的“周平”的相片与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周小平”进行对比,直接向周小平发问“周平”与“周小平”是否为同一人。在舆论压力下,周小平承认他就是被搜索到的“周平”,但否认与色情网站有关。在近期的舆论对攻中,网民继续就此话题进行深挖,并放大该段经历,抹黑其所树立的正面形象。

2.网络思想意识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性、多变性特征日趋明显。特别是处于泛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多棱镜效应”作用愈发凸显,多种社会心理构成了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因此,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网民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也会呈现多样性。当具备争议性、时代性、政治性于一体的话题人物出现时,自然会掀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论战,“周小平现象”也正是在这样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意识中逐渐形成。

3.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

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来看,负面信息所撩拨起的负面情绪总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聚合,并呈现出压倒性的舆论优势。而那些积极、理性的网民在表达个人观点时,往往会招来质疑、嘲讽甚至是谩骂,在网络负面情绪压迫下,他们大多数选择“沉默”。“周小平现象”直接牵涉到了政府的形象,而在大多数网民的潜意识中,往往将政府归于强势方,这就容易造成网民负面情绪的溢出,如果涉事人又具有一定的争议性,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呼百应的负面声讨,从而使那些积极的声音逐渐被掩盖。

4.具有争议的网络形象。

“周小平现象”的产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涉及的核心人物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以此次舆论场对周小平形象之争为例,无论主流媒体如何为其正名,网民仍是抓住周小平早期的网络“污点”不断放大,并在网络中重新制造了一个缺乏理性思考、滥用数据、以爱国名义牟利等劣迹斑斑的“周小平”。从网络舆论场对话题设置的常态来看,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人物所触发的舆情往往具有燃点低、发酵快、空间广等烈度舆情特征,而网民在态度上也往往表现出一边倒的倾向。

5.人为蓄意的造势传播。

从对周小平个人形象的网络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持有支持观点的网民往往会遭遇“口水”和“拍砖”,而积极揭短“拆台”的则能赢得更多的“点赞”,借此“东风”,当出现“周小平现象”时,一些网民则选择不遗余力的“火上浇油”。近日,“打假斗士”方舟子揪出周小平此前所写的《梦碎美利坚》中引用的数据,以一篇《梦游美利坚》来揭露周小平文章中多处“数据造假”。虽然有媒体报道“造假的是方舟子而不是周小平”,但“方周之辩”着实拉升了舆情烈度,并为方舟子赢得了更多的拥护者,其中不乏此前的“倒方派”。

6.强力管控再添口实。

在以往的舆情处置中我们也会看到,当涉事主体尤其是政府在处置中若使用删帖、封锁信息源等暴力维稳方式,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周小平”,其结果中会说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在微博中,“周小平”这一词条已成了敏感词汇被屏蔽。而方舟子在发表关于“打假”周小平的文章后,其微博、博客及媒体转发的相关言论陆续被删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一吊诡现象使“周小平现象”中的网民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该做法与政治相关,舆论场中关于周小平的揣测与质疑急速加重。

三、网络“周小平现象”的社会风险

1.加剧舆论场分野。

树立社会正面形象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社会职责,然而当存在争议性人物成为主流舆论力推的对象,就会招致以网民观点为主的自媒体舆论场的“围剿”。主流舆论场一方面要尽量保证社会公允,一方面要对所推形象进行“洗白”。这就让自媒体舆论场的质疑、不满情绪加剧,主流舆论场越描越黑,双方在各说各话的过程中分歧逐渐增大。主流、网络、民间舆论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分歧在所难免,只有抓住矛盾的根本,找出“周小平现象?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促使舆论场走向融合。

2.催化社会议题畸变。

“周小平现象”是在不理智的舆论对攻中产生的特殊舆情现象。与周小平所引发的争议相似,2012年9月9日,作家郭敬明在其个人微博中发表了自己的“爱国观”:“祖国确实有很多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毫无保留地爱它,为它自豪”。短短几个小时内,这条微博被转发了十几万次。在网民的评论中,“伪爱国”、“真作秀”等评论比比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国在互联网语境中成了不那么光彩的事情,尤其是对公众人物,凡是有人公开表达爱国之情,便被冠以“五毛”头衔,这样的舆论现象实际上违背了社会发展,社会议题及价值观也在扭曲的思想认识中发生畸变。

3.割裂社会主流共识。

传递正能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共识。当周小平的《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一文引发网民热议时,《党建》杂志在刊载该文的编者按中写道:“该文用网言网语铺设事实,用知识常识正本清源,产生了‘以草根引导草根’的良好效果,扩大了网上的正能量。”而部分网民对这样的“正能量”似乎颇有微词,如在2013年8月,公安系统展开全面打击网络谣言行动,周小平发表博文《谣害天下,无人忏悔》,这篇“应景”的文章引来了部分诟病“禁谣行动”的网民的围攻。网民关注的并不是文章所传递的积极意义,反倒将注意力放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舟山带鱼养殖”这一常识性错误,并为周小平冠以“周带鱼”的绰号进行冷嘲热讽。

4.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

网络秩序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民众在网上网下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着明显差异,许多人在现实中对主流思想、主流宣传表示认同,却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造成线上与线下的“人格分裂”状态。在此状况中,网民的负面情绪极易在网络中形成“流瀑效应”,诸如“网络暴民”、“网络打手”等群体不断涌现。“周小平现象”中,涉事人物所存在的网络话题性容易被他人利用进行话题炒作,混淆视听,造成负面情绪“流瀑”的产生,并使其他网民盲从跟风、偏听偏信,造成网络秩序混乱。

5.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当“周小平”舆论对攻呈现白热化状态时,对于部分过激言论及不实信息,相关网络平台采取了强力措施,特别是“方周之辩”后的网络“屏蔽”行为,让部分网民妄加揣测此动作是“上级指示”,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更是以此大做文章,将舆论矛头引向政府,舆情议题随即上升至体制问题,这也是“周小平现象”产生的最严重后果,若不加治理、任其泛滥,只能使政府在“塔西佗陷阱”中越陷越深。

“周小平现象”的产生原因、社会影响已经非常清晰,那么,这一现象为我们的媒体宣传的融合、社会偶像树立的方式方法、社会价值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与实践。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