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话题新闻的话题遴选原则

  • 投稿Lesl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14次
  • 评分4
  • 71
  • 0

熊爱玲 谢礼逵

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非常快捷,传统媒体若仍满足于做简单的信息提供者,将失去应有的竞争力与话语权。新形势下,由单纯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向既提供信息又提供意见转变,是突围路径之一种。

2013年,楚天都市报在新一轮的改版中,专门推出《今日话题》版,把新闻事件向纵深处推进,摆事实,讲道理,剖是非,辨正误。一个个热辣的话题,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不仅充分挖掘了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吸引了读者,更在讨论中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流价值观。

大干世界,世相万端,由此引发的话题也有千千万万,在恒河沙数的议题中,我们如何慧眼识珠?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一个话题之能成为话题新闻,必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选择话题,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

一、因事而起原则

话题新闻必须由新闻事件引发。没有新闻事件为由头,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

2013年10月5日,武汉市民曾先生将40万元巨款遗失在摩的上,悬赏10万欲找回巨款。摩的司机“白头盔”经过5天的内心挣扎,主动致电楚天都市报归还巨款,失主当场兑现了10万元赏金。楚天都市报以此为据,发起“白头盔归还40万,领取10万元赏金该不该”的大讨论,引起巨大反响。

与此类似,回望楚天都市报一年多来的话题新闻,无一不是以新闻事件做“药引”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新闻事件是个宽泛的概念,它既指实实在在发生的一件突发动态事情,也可以指市民的一次投诉、一次倡议、一封来信等等。《城里人家的碗,盛不满家人般的温情》这组系列报道,就是由一封保姆来信引出的话题新闻。

尽管新闻事件是话题新闻讨论的依据,但不同的话题新闻,新闻事件的介入程度是不同的。有时,事件只是楔子,有时,它与话题一起层层深入,共同推进。比如在“白头盔”归还40万元这组系列报道中,在讨论中,就穿插着事件的层层推进:曾先生遗失巨款,悬赏10万——寻找“白头盔”——“白头盔”看到报道后致电本报——“白头盔”归还巨款领赏金。在此例中,新闻事件是深度介入的。而在后一例中,保姆来信只是一个话头,是真正的“药引”,介入程度较轻。

一般来说,引发讨论的新闻事件,最好是发生在本地。新闻事件的地域越接近,那么话题新闻就越具有关注度。这就好比家庭内部事务,比别人家的事情更能引起家庭成员的注意和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发生在外地甚至是国外的新闻事件,被媒体当成话题新闻的由头。

一、意见分歧原则

有分歧才会有争论,有交锋。一个话题,如果已有定论,就没有了讨论的必要。要成为话题新闻,对这个话题就必须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父母应抚育子女,子女应赡养父母,这是一条千百年来形成的伦理共识,现在,它已上升为法律规范,是一条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不容置疑,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也不必讨论,只有强化这个观念。再比如,在一二十年前,在公共场合抽烟是一种普遍现象,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现在,在公共场合抽烟,成了不道德的行为,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如果我们现在还来讨论“公共场所该不该禁烟”,就会显得非常可笑。

2013年3月28日,一名女青年在武汉地铁上吃热干面,不仅不听劝阻,还将一碗面扣在一名对其拍照的女乘客头上。乍一想,肯定是这名女青年不对,地铁上本来就不让吃东西,违规不听劝阻也还罢了,还一碗面扣过去,太嚣张了!然而,在编辑部里也好,在网络上也好,还有一种微弱的声音:换了我们自己是那位女青年,设身处地,是不是也会如此恼羞成怒?拍照乘客是否行为也不太妥当?媒体如果报道一下这个事件,然后谴责一下这名女青年,也能说得过去。但楚天都市报没有如此简单处理,它“听”到了那微弱的杂音,并将其拿到桌面上进行讨论,让大家都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劝阻不文明行为时,如何尽量减小对行为人的伤害;如何更委婉更有效地劝人向善。

有人说女青年泼面太猖狂,有人说她这么做可以理解:有人说拍照乘客没有错,有人说她方式不太妥。意见的不统一,成了这场讨论的基础。现在如果我们把事实稍做改变:一位女乘客委婉劝女青年不要在地铁上吃面,女青年不听,一碗面泼向女乘客。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没有进行讨论的空间。讨论什么呢?女青年该不该在地铁上吃面?女乘客该不该委婉相劝?为什么没法引起讨论?因为此时只有共识没有分歧,谁是谁非是很显然的,舆论指向性也会一边倒。一条瀑布,落差越大,水流就激荡得越厉害。同样的道理,人们的意见分歧越大,争论也就会越激烈。

三、新鲜性原则

话题新闻的话题不能是老生常谈。它和新闻事件一样,必须具备新鲜性。新闻事件的新鲜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近发生的异常类事件”,那么,话题的新鲜性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指的是以下两方面的特质:一,话题所讨论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新的事物,本身就是新闻。二,对旧事物旧现象出现了新的看法,在过去的共识上,现在出现了不和谐音。简言之,是老调新弹。

古稀老母患病需打针,5个子女各有难处无法伺候老母,远在上海的儿子只好托大学生志愿者带母亲去打针,替自己陪伴母亲。2013年12月19日,楚天都市报通过对这件事的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

武汉几家汽配城的数百家商户,自发约定周末停业休息。2013年7月13日,楚天都市报报道这一事件后,引起了社会对广大打工者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自身状态的关注。

请人代为行孝,商户共同约定周末停业休息,这两件事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前者反映出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困境,后者体现了劳动者自我意识的觉醒,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有关注度,也有可议度,因为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能激发人们探讨的兴趣。

四、大众性原则

剪掉会伤衣服,不剪易伤皮肤。领标,小小一块布条,着实让人烦恼。硌人的领标该不该要?2013年7月17日,楚天都市报刊发这一话题引来广泛热议,反响强烈。为何这一话题能引起读者广泛参与?因为,它能激起几乎所有人的共鸣。

一个话题,要最大限度吸引大家关注或参与讨论,就必须具备大众性原则。所谓大众性原则,也即普适性原则,就是说,这个话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大家对它都有话说,或者,这个话题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烦恼,早有表达的欲望,能激起共鸣。

除了领标该不该剪这个案例,楚天都市报发起的参与度高的话题新闻无不具有大众性原则,比如《生活越来越好了,为何牢骚不见少》,比如“光盘行动”系列报道,都是每个人习以为常的现象,是大家共同的经验,能引起每一个人的思考。

有些话题,涉及的人群比较狭窄,有些话题又比较专业,没有关联度,曲高和寡的,都不适合做话题新闻。

五、伦理价值原则

电梯里,两个胖女人在谈论怎样减肥最有效;菜场里,两个菜贩在谈论如何让小白菜看起来更新鲜;电视里,健康节目在讨论如何养生,理财节目在探讨怎样买保险更划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听人们谈论着某一话题,在人们所谈论的话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当做新闻话题的。哪一部分呢?技术性话题或专业类话题。这类话题,没有道德上的是与非,只有技术上的对与错。

新闻的话题,必须附有伦理价值观在里面,即它必须有道德上的是与非。

摩的司机“白头盔”归还了40万元,该不该领取10万元的赏金?吃面的女青年被人拍照,该不该一怒之下泼人一身面?女乘客该不该对吃面女青年拍照?远在千里外的儿子,该不该请人代为行孝?前面所举的话题新闻中,无不蕴含有伦理道德上的是与非。硌人的领标该不该要,这看起来是个技术性话题,其中也蕴含有伦理上的冲突,即商家的技术上措施能否更人性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过去,人们主要是想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人们更想知道大家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可以想见,话题新闻将在媒体竞争中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我们对话题新闻盲目操作,就可能既浪费了版面,又流失了读者。只有了解了话题的遴选原则,才可能将话题新闻操作得趣味盎然,风生水起。

(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