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刚 桂红星
新闻奖评选增加审核环节
1.评选标准更加严格。
2014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了《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主要有四项重要修改和完善。其中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趋于严格,在其总标准中明确规定:存在导向不当、有不良社会影响以及新闻要素不全、事实性错误等情况的作品,不得获奖。并作出了清晰界定:存在词序错乱、成分缺失、指代不明、事实交代不清、归类有误等情况的作品,不得获一、二等奖;意思表达不清或有歧义的作品,不得获奖(被采访对象口述和原文照搬引用的除外)。
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落字等情况的作品(含视频作品和新闻论文)和存在主持人、记者表述有误的音视频作品,不得获一等奖。标点符号不准确不影响文意和记者现场采访口误非原则性错误的作品不受影响。
中国新闻奖关于差错方面原来也有类似要求,但像这样具体明确,设立门槛还是首次,而且增设了审核委员会,从机制上确保落实。
2.审核工作更加严谨。
首次设立的审核委员会,负责在定评工作前按《评选办法》规定对参评作品和参评人选的资质进行再审核。
审核委员除了对参评作品的舆论导向、新闻价值、写作逻辑、结构等进行严格审核外,对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漏字等情况也锱铢必较。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明确表示:中国新闻奖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比如作品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漏字等情况,不得获一等奖:以上错误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的,不得获奖。审核委员会共审核656件参评作品,建议撤销评选资格的87件。此前,经评奖办公室审读,已退回明显不符合评选标准的作品69件,合计撤销156件作品的参评资格。
本届评奖号称史上最严。审核委员会32位委员分成11组,拿着放大镜查找每一件参评作品里的错误。很多新闻作品感人肺腑,却因一些细节硬伤被审核委员会含泪拿下。
新闻作品审核的严谨还表现在申诉环节,审核委员会认为某一件作品不合要求,拟撤销参评资格,要说明相关理由,退回原单位。原申报单位可以提供证据进行申诉,审核委员会进行复核,也有7件作品因此“复活”。因此被取消参评资格的作品总数为149件。
针对部分声音说中国新闻奖评选变成了语言文字评选,审核委员会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带头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新闻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也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样板。通过严格审核,“两奖”评选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获奖作品也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
审核汇总十类文字差错
审核委员会对撤销评奖资格的149件作品进行了统计汇总,发现其中广电作品23件,占比15.4%;网络作品19件,占比12.8%;平面媒体作品107件,占比71.8%。撤销原因绝大部分是存在语言文字错误和表述不当的错误。带有共性的错误可归纳为十个大类。
(一)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这一类差错是大量的。审核中发现的常见错误主要有:整个段落一逗到底,该逗不逗,顿号逗号混用,分号句号缺失等。
(二)字、词误用。
这类差错的数量仅次于标点符号。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明显的错字、错词。
这类错误的产生,尽管记者和编辑要负主要责任,但校对也难辞其咎。因为只要稍微认真一点,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同音词的误用。
这类错误主要是疏忽大意造成的。尤其是现在记者们写稿基本使用电脑,且多数人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读音相似或相近的词,很容易就随手而出,比如:“侦察”与“侦查”,“按耐”与“按捺”等。也有一些同音词是因为没有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造成了误用,比如:“截止”与“截至”,“期间”与“其间”等。
3.“的、地、得”的误用。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的使用是有明确分工的。定语用“的”,状语用“地”,补足语用“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上初中时就解决了的。但是,在申报作品中这三个字的误用却大量存在。
4.不规范的成语使用。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精炼的语句,表达无限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但是,成语往往是有出处、有典故的,其用字和含义已经约定俗成,不能肆意妄为。
5.不当的词语缩略。
为了精炼语言,减少字数,新闻报道中常常会使用缩略语,尤其在标题中。但是,缩略语使用不当,往往会给受众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麻烦。
6.生造的词语或表达。
这一类错误尽管数量不多,但其对语言的危害不容小觑。
(三)直接引语使用不当。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是新闻写作中经常用到的两种表达方式,直接引语是作者引用的采访对象所说的话,间接引语是作者复述的采访对象或者其他人所说的话。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直接引语必须以双引号标示,以表明所引的话是采访对象的原话,而不是作者的概括或整理;间接引语则不用双引号标示,是作者对采访对象或者其他人所说的话的复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完整、准确地引用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反对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采访对象所说的话进行加工和整理。
我们知道,说话都是个体性的,很少有多个人同时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过诸如“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众人纷纷表示”这样的表达。很显然,这是经作者加工过的引语,不能被当作直接引语使用。这个问题在新闻教育界反复说了多年,实践中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类似错误仍然不绝如缕。本次审核时,这样的问题就不在少数。
(四)代词的误用。
所谓“代词”,即指代某人、某事、某物的词。通常又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新闻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的反映,代词自然也就少不了。本次审核发现,代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人称代词上,常见的有:指代不明,指代错误和指代不统一。
(五)数字单位缺失。
鉴于日常新闻报道中数字的用法比较混乱,本次审核时专门给每一位审核委员复印了一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 -2011),以便参照执行。但是,审核过程中发现,根本不可能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的话,过不了“数字关”的作品会更多。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规定对一些阿拉伯数字与文字数字混用的表述一律不记为错误。比如,“1.7万”写作“1万7千”,“三万多”写作“3万多”等。但数字单位缺失仍然要记为错误。
(六)词语搭配不当。
词语搭配不当,指的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联缺乏合理性,即将意义上不能组合在一起的词语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比如,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宾语和宾语补足语之间。也有的是一个句子中部分搭配不当。
(七)词语重复。
词语重复是指同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没有必要地重复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不认真、不仔细造成的。
(八)句子成分缺失。
句子成分缺失,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缺少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等,从而导致意思表达不清。
(九)语句杂糅。
语句杂糅,指的是本来应该分成两句或多句说的话,一股脑儿地被糅进了一个句子里,结果造成了意思表达不清,语义不明。
(十)硬凑句式。
硬凑句式,指的是为了使多个句子在字数上相等、在形式上一致,而不顾及其意义和词性,人为地往一起凑。这个错误常见于报纸的小标题。
评审改革倒推媒体变革
1.平面媒体遭受冲击最明显。
在被退回的作品中,平面媒体方面数量最多。据湖北省记协负责人说,湖北此次送评作品14件,退回6件,其中报纸作品为4件(后经申诉,“复活”1件)。据业内人士透露,报纸作品参评必须同时提交初始样报,如果发现有重新排版印刷的,将严厉处罚。因此即使在送评前发现差错,报纸也无能为力。眼下平面媒体需要做的是苦练内功,以此次评奖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记者、编辑、检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让新闻作品经得起检验。
2.新闻采编要树立好稿意识。
中国新闻奖评审改革给新闻界很大震动。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一字之误是个小事情,现在却成为硬杠杠。有央媒高管直言:新闻无小事,作为行业标杆的中国新闻奖严格评审,将推动媒体规范采编流程,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福建、河南等地媒体已经行动起来,组织采编人员学习新闻奖评选改革内容,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对内部的采编流程进行优化。
随着中国新闻奖的评审趋于严格,省一级新闻奖,乃至报社内部的新闻奖,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奖都应向中国新闻奖的尺度看齐,这样才能使提交的候选作品合乎评选标准,提高命中率。
以此倒推,记者在采写稿件时要有好稿意识,除新闻性把握之外,还要注意文字表述,避免出错。特别是人名、地名、时间、数据和专业提法要格外严谨。因为有些字词差错,后面的编辑和校对环节还有可能防堵,但若是把一个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姓名、一个村庄的名称弄错,很可能一错到底。这次中国新闻奖审核中,委员们专门就某作品中“沈阳有35个少数民族”的表述向沈阳市相关部门查询,发现表述有误,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在编辑环节要有精品意识,一方面精心润色,提升稿件品质:另一方面要注意审核,不但要纠正原稿中的失误,还要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有时制作标题会顾此失彼,有时删改文字会造成错漏,特别是在电脑上操作,光标移动、复制和粘贴、打字录入都可能失误,造成后生差错。建议编辑改完稿件后查看自己的操作记录.避免失误。
3.校检环节要强化精品保障。
校检环节是防堵差错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后一道关口,不论是作者的原生差错,还是编辑加工、排版制作环节造成的后生差错,都要靠校检人员的火眼金睛,排查险情,消除隐患。
校检环节应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的功能前置,查找并改正稿件中的差错,不但要注意字词、语法、逻辑方面的把关,还要防堵标点符号、数字运用、计量单位、字体字号、体例规范、图片表格等方面的失误。中国新闻奖评审改革对校检人员也许是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重视校检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压力,毕竟攸关新闻作品能否入围。
校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有精品意识,让合格成品见报。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对待,做到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常言道,术业有专攻,校检工作实践性较强,长期训练会培养一定的语感,如果在审读稿件时碰到不顺畅的地方,就要停下来仔细琢磨推敲,不要轻易放过。发现问题是第一步,然后确认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要注意多查多问,查互联网,查工具书,进行综合判断,多与编辑记者直接沟通,把疑问解决。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现在的校检工作是校是非,原稿和校样一体,完全依靠校检人员通过专业判断查找漏洞,匡正失误。因此校检人员不但要学习语言文字法规,掌握出版方面的国家标准,还要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特别是国情、省情有所涉猎,拓宽知识面,拥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判断失误,不盲目存疑,才能在网络搜索中辨明有价值的参考线索,不至于以讹易正。
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建设
1.母语运用能力有所滑坡。
我们的编辑记者、校检人员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才,但我们发现,真正的语言文字基础还是中小学阶段打下的,因为高考语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到大学,英语考级拿证书成为当务之急:到了新闻单位,虽然每天码汉字,职称评聘方面英语却是硬杠杠。因此新闻工作者,业余时间手捧英语书的多,学习汉语的少。在实际工作中,包括这次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采编人员在汉语运用方面还有不少缺失,除一些笔误外,经常出现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差错,也不乏成语误用、褒贬不分、数量混乱、指代不明、句式杂糅、搭配不当等问题,标点符号方面更是随意,能把引号正确运用的人为数不多。
2.业务建设轻忽语言文字。
长期以来,新闻采编人员比较重视新闻业务学习和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也围绕新闻业务展开,语言文字方面常被忽视。一方面,大家认为天天说汉语,用汉字,从小学开始学语文,水平还不错,平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钻研和积累不多:另一方面,汉语内容博大精深,要想学习,也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新闻工作者要学习的语言文字内容不少,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语言文字不断推陈出新,《现代汉语词典》隔段时间就会修订,不但增收新词,旧词的词形词义也在更新,趋于规范。另一方面,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新近推出的《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就需要掌握。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还涉及外来词、异形词、缩略语等规范和应用,也要引起采编人员的重视。
3.加强员工语言能力建设。
.
针对中国新闻奖评审改革和采编人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尚有欠缺的实际,加强新闻单位从业人员语言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主要途径有:一是建立当日差错公示制度,把见报差错和防堵差错及时公布,通过新闻实践中鲜活事例提示容易出错的方面,让大家引以为戒。二是开展语言文字专题培训,请专家办讲座,针对媒体常见差错进行分析和总结。三是组织语言文字业务交流,包括创办内部交流资料,建立专业交流群,就语言文字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帮助采编人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