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第二时间也能淘出好新闻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23次
  • 评分4
  • 75
  • 0

李洪江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独家新闻,有了这些元素,一篇好新闻到手,应该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可是,在现实中,能一次抓住这三个元素,的确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那么,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能不能“反败为胜”呢?笔者的一篇稿件《“小人书”解读大道理鄂州综改连环画不落俗套受农民欢迎》,就是在第二时间“反败为胜”淘出的好新闻,此稿获得2013年度湖北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2013年1月,鄂州市“两会”召开。会议期间,一家兄弟报纸刊发的一则小消息《780套连环画亮相两会》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并且心里一惊。因为,当时自己也参会记者,参加的是政协会,怎就没发现这事?后因忙于会议报道,头脑里的火花也只是一掠而过,没作过多追问。

然而,此事在笔者的心里却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觉得心里有事,如梗在喉,却又不知从哪里吐起才觉畅快。

春节一过,即到春耕。笔者下乡采访,到一位村民朋友家中小坐闲聊,无意中谈起鄂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因与他是多年的熟人,这位农民朋友谈起来无所顾忌,说过去一些农村政策的宣传单让人搞不懂,这次从镇政府拿回了一本连环画,这本连环画让人一看就明白。

就是这位朋友的话,让笔者越发觉得不吐不快,而且自己要“吐”的也不是人家已报道的内容。那么,这件事的新闻触点又在哪里?意义在哪里?这时,联想到开短会、改文风、不搞形式主义,中央“八项规定”内容,感觉心里顿时明亮了。这本名为《扇子湖的笑声》连环画,一改过去农村政策宣传的呆板、以政策宣传政策、以概念解读概念的做法,将抽象、概念化的农村综合改革政策通俗化,让群众可读、可感。

下有群众的欢迎,上有中央的精神,中有连环画这个载体。基本思路清淅了,找到了这些关键点,就是找到在第二时间里“反败为胜”抓好新闻的机会。笔者马上找到了这本连环画的主创——鄂州市综改办引进的一位博士,与之进行多次交流,了解连环画出台的前因后果。

鄂州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2年初,开始了一场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为使农户对产权制度改革有更清晰的认识,刚开始,鄂州市综改办组织印制了《政策问答》等资料,并开展了10多轮培训宣讲。但很多人认为《政策问答》文字太多,不易读懂。

几经思量、调研,一个创意产生了——用连环画宣传农村产权改革。随后,鄂州市综改办联系到了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大半年的基层采风、采写剧本、人物创作、美术设计等工作,《扇子湖的笑声》问世。这本连环画设计了一个主人公老曹。2004年起,老曹承包了扇子湖的百亩湖面,一直想弄点特色鱼苗养,却苦于资金不足,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给老曹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与心中的疑虑。与《扇子湖的笑声》配套的,还有一本连环画《小城大事》,介绍鄂州市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改革。

《“小人书”解读大道理,鄂州综改连环画不落俗套受农民欢迎>-稿也就跳出了就事报事的窠臼,挖出了事件的背后故事。此稿见报后,被《湖北日报》刊发,《湖北日报》将此稿的标题提炼得更为精准——《鄂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小小连环画撬动大改革》,并被多家中央主流新闻网站转载。

在第二时间淘出了好新闻,对笔者来说,这不是第一次。比如,《鄂州盖下全国第一印》一稿,便是在基本事实被报道之后,笔者再从老矿里挖出的新矿石;《红莲湖十八坚守一湖清纯》,便是在人们熟视无睹中写出的一篇好新闻。

没抢到第一新闻现场的先机,那么,如何在第二时间里“反败为胜”淘出好新闻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其一,要有独立思考的职业精神。“独立思考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这是《人民日报》原总编、我国老一代新闻名家李庄的一句话。他说,运用马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事物,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这就是他理解的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写什么或不写什么,就有足够的勇气,就敢于坚持到底。而我们的现实是,因宣传中心工作的思维习惯使然.在党报特别是市州党报的部分记者潜识里,把自己当成了政府部门中的一份子,使他们在宣传报道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时候,看问题的切入点,往往不是站在事情的另一端、或中间来思考,而只是一味地顺着政府部门的视角认识眼前发生的一切。“横看成岭侧成峰”,在这种惯性思维的指导下,记者要想突然刹车去“侧看成峰”,不太容易。因此,培养独立思考的职业精神,这对一名记者来说犹为重要。不然,你笔下的稿件永远只能是人家材料的复印件,没有新意,没有记者的独立思考。有了独立思考,你笔下的新闻作品才会有个性,才会跳出人家的窠臼。

其二,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这是2008年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进修班暨师资班开学典礼上讲的一句话。只有认认真真学习,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作为新闻记者又何尝不是这样?新闻本身就讲究一个“新”字,脑子里只有旧知识,怎么能发现新亮点?一名记者的博学多识还是知识贫乏,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敏感度就不同:知识越广博,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能够认识到一个事物的意义和内涵,能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相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其知识贫乏,知识面狭窄,即使发生了重大的新闻事件,也极有可能无法认识到新闻事件的意义,与新闻事件擦肩而过。当然,就更谈不上能嗅出什么好新闻。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一句,记者就是嘹望哨,新的知识也是嘹望的重要一部分。

其三,要有且行且思的采访习惯。我们常说,只有下基层才能抓回鲜活的好新闻。说到下基层,不仅是身子要下去,更重的要是思想要“下”去。特别是,“走转改”,不能弄成了“走一走,转一转,改一改(改材料)”,而要且行且思,不搞“水上漂”。“如果‘走转改’完全是深入到基层去报道一些好人好事,仅仅限制在这个层面也是不行的。通过‘走转改’,记者深入到基层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很重要,这也是记者的任务之一。记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政府部门改进问题。改进问题以后,我们的国家就进步了。”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在全国“两会”期间说的一番话。光行不思,记者就只会是一个机械的照像师、一个单纯的传声筒,而不是能看透本质的“X”光。

其四,要有化繁为简的写作能力。有的人借用了“一马车”的文字,表达出“一箩筐”的新闻事实:有的人直接用“一箩筐”的文字,就表达出“一马车”的新闻事实;有的人把简单的事情用“兜圈子”的表达方式把读者弄糊涂了;有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清楚了……新闻写作,“拖泥带水”不是本事,“化简为繁”不是本事。真正的行家里手,则能够“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这是原经济日报总编庹震的一段话。在实际丁作中’笔者的体会是,将难以让人理解的专业概念通俗化、大众化,这也是化繁为简写作能力的重要部分。正是因为缺乏这种理念,部分记者在采写稿件时,不是将政策文件吃透,通过理解将文件精神变成自己的语言,变成普通读者能看懂的文字,写出的而是满篇材料语言,读起来,干巴、乏味、无趣、难懂。“新闻就是跟老百姓讲大白话”,有人这么概括。“大白话”,如“粗茶淡饭”,是属于原本的东西。“大白话”往往是“大实话”,也是群众语言。精彩的群众语言,往往会冒出许多新闻亮点。

(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