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中外电视体育节目创新比较

  • 投稿Pity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79次
  • 评分4
  • 59
  • 0

朱赫 郭静文

自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一次运用电视技术来展现体育赛事以来,电视体育节目开始在欧美逐渐兴起,且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逐步一步步创新。在我国,自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转播八一男女篮球队的友谊赛开始,体育电视节目已经发展了56个年头。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体育电视节目基本呈现出中央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局面,诸多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除京沪粤三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外,皆有“鸡肋”之嫌;省以下各地市级电视台的体育频道更陷入“苟延残喘”之窘境。

电视体育节目在国外向来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类型。2000-2011年间,美国电视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全部是体育赛事直播。在欧美,电视体育内容制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

在广阔的市场面前,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一方面遇到了危机,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新机会。“危机”来自于互联网平台的冲击:观众用户习惯的改变,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蚕食着传统电视界的核心商业模式。“新机会”也随之到来:一些不可替代的电视媒体新形态呈现在人们眼前。如超高清电视技术(UHD)和互联网电视(OTT)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这个产业;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压倒多数的重大体育赛事的视频,将依然由电视机构制作完成。

正如欧洲著名体育文化学者万内尔所说。新媒体虽然制造了实行的新渠道,但是在新的编码一解码得以循环完成之前,制度还是由电视机构创造并且为受众所接收的;他还认为,相关技术的变革推动着体育媒体产业的发展演变,节目内容的创意仍然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制作技术创新

英国著名体育电视研究者大卫·巴克认为,任何电视叙述的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随着在其创造中所使用的生产技术的一种功能。

现代媒介对于技术的依赖属性,导致了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媒介变革。而体育媒体制作的内容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产品组成。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能力,能迅速完成新技术消化与创新,对技术转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因此两者相互作用,体育节目的内容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一)致力于满足受众好奇心。

美国传播学者莱斯·布朗称:“体育是电视的完美体现形式,它可视、可娱乐,同时间现场呈现,没有任何腹稿准备,而且还充满悬念。胜利者与失败者共存,大量动作和人性因素充斥其间,有时还搭配着壮观的场面和宏伟的仪式。”

体育的魅力对于观众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体育媒体作为内容的呈现者,从最初开始,几乎所有的电视呈现方式就都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故事(赛事)和人物(运动员、教练员、裁判等)的好奇心。

观众越来越倾向于想要了解比赛过程中发生的最戏剧性的场面,他们总是希望体育赛事的转播最好像电影那样把赛场上关键人物的情绪和话语凸现出来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从当代体育转播来看,这类技术的典型代表为:转播机构在NBA裁判员和教练员身上装上麦克风、将NASCAR车队与车手的对讲系统公开、超级碗比赛中转播团队在比赛场地安装抛物面反射传声器接收传递比赛场上运动员的话语等。这些电视体育节目的转播方式,极大满足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

在2014年东京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电视传播机构东京电视台在球网两侧安装了体积不小的摄像机、拾音话筒等转播设备,也让电视观众获得了更多的比赛信息。

目前较为流行的转播做法,是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拍摄比赛,比如雪橇比赛中的冰面摄像机,能够从底部向上视角展现雪橇超高时速下呼啸而过的感觉:当下全球最火的GoPro相机,从运动员视角进行拍摄,带给观众许多惊喜,所拍摄的运动员大特写镜头,甚至能记录下运动员的眼球转动。

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转播中,也这新技术运用方面进行了种种尝试。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的体育转播开始使用高清晰度电视频道。为满足观众收视的需求和提高北京奥运会转播质量,自2006年1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利用亚洲四号卫星向全国启播一条收费高清电视频道,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高清电视频道。在南京青奥会期间,Young reporters团队为各个项目的运动员佩戴googleglass,用来记录比赛过程、制作节目。北京工人体育场使用的蜘蛛眼摄像机,为球迷提供了方便观察全场比赛阵势的转播角度。

(二)可视技术的专业化要求。

比较中美两国电视体育制作水平可知,两者明显的差距在于:美国体育节目在注重节目的娱乐性的同时,比之中国的节目,更坚持一贯的专业性要求。

体育比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数据,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有比赛就会有数据产生。根据项目不同,有的比赛还会出现海量的数据信息。

在美国,每家电视台都有体现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某项赛事转播权,这些赛事项目的死忠粉(hardcorefans),都会选择买断赛事转播权的电视台去观看。比如NASCAR粉丝最关注FOX Sports,极限运动粉丝最常关注ESPN。

因此,在制作这些赛事相关节目时,如何用最专业的数据解读能让死忠粉们满意,同时又能让一般观众看懂这些数据的内涵,是考验电视台专业性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节目直播中,通过多角度回放韩国短道速滑金牌得主安贤洙的比赛动作视频画面,并运用技术手段在画面上直接做出数据对比分析并标识出运动员异于常人的运动数据,这些技术的呈现都留给人深刻的印象。

此外,常用的信息可视化技术还有虚拟演播室技术、3D全息投影、增强现实技术、数据可视化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的门槛并不算高。

在国内的体育电视节目制作中,也经常使用相关技术。例如在央视的《豪门盛宴》节目中,所使用的3D全息投影技术和虚拟演播室技术,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其总体制作的专业化程度仍逊色于西方先进媒体。

(三)创造多样性移动终端。

电视体育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由于其保持着自我修复和更新的能力,因此它依然被认为是多媒体和跨媒体文本中的经典介质。

在西方体育电视界,面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各大电视台纷纷拥抱新的技术和理念,重视全媒体的融合,陆续制作出了不同的移动终端。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全球除了47亿电视屏幕之外,还有85亿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供观众联网观看奥运会。多媒体、多终端的直播+点播的观看方式,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传播过程中的一大特色。

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期间.NBC电视台下属的NBCOlympics.com网站,则是全媒体融合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它除了提供前所未有的所有大小比赛的内容之外;还用数字平台的功能为观众提供对运动员、赛事项目乃至冬奥会全景的透视性深度了解。

NBC则将所有数码平台重新架构,全新设计了网站和APP。在奥运期间,这些平台提供了赛事直播、赛场新闻、比赛结果,还有黄金时间电视台体育报道内容、35000篇报道和相册、社交网络一键式融合、最全方位的视频视角、官方训练时间直播,甚至提供训练场(并不是比赛的场馆)的直播,仅在冬奥会期间就发布了总计900万小时的比赛视频。

其新媒体平台中有一个颇具特色的节目:网络平台专供节目GoldZone。这个节目在播放的时候通过主持人背后大屏幕四个频道同时播放的手法,直播了所有同时段的比赛,然而在进行到其中某一比赛的关键时刻时(比如冲刺),就将这个比赛的直播画面切出来全屏显示,主持人顺势进行这个赛场的即时解说。这样的节目播出形式最大限度利用了NBC的奥运转播优势,确保了观众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比赛瞬间。

这个新型节目不落下每一个精彩、关键瞬间。这档节目可以算是新媒体赛事直播的一次绝佳实验。

在中国,体育电视媒体也在积极借助除电视屏幕以外的终端进行电视节目资源的释放。CNTV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中国唯一由众多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实现同步播出的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CSPN,在使用成员电视台的频道进行体育电视节目资源播出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目的是,在网络媒体制作电视节目经验不足之际,抓住网络电视传播的发展契机,借助自身较高的节目制作水平,参与网络市场上的电视节目传播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节目内容创新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当传播对象从受众变成用户、盈利指标从收视率变成了点击率时,电视台的传播渠道优势逐渐式微,电视台核心的竞争力就变成了优质的内容。

如何更好地利用传统媒体电视台自身所积累的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本,制作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成了当下电视台的发展方向。

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不但能够加强频道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是得以保留或者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因此,节目内容创意则无疑是电视体育行业最重要的着力点。

(一)节目形态新创意。

英国文化学者加里·万内尔提出:电视体育是新闻、肥皂剧、纪实性纪录片、游戏秀、专家访谈和娱乐节目等其他电视节目类型的杂糅,集中了电视节目最为精良的节目形态。

我国著名体育文化学者郝勤教授则认为:体育新闻有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由于体育自身所具有的这些独特魅力,使得体育类节目成为了电视节目形态领域内最适宜的试验田。英美的体育频道有着丰富多样的节目形态,更不吝于尝试新的节目形态。

例如福克斯体育(FOX Sports)曾在2014年推出过一档名为“you betyour ass”的节目:在开赛前请两名演艺明星对比赛结果公开打赌、表明理由并互相攻击,而赌注则是在公共场所接受“羞辱”(例如在时代广场通过喇叭念一段话)。

在传统形态的节目中加入某个环节创意,也有助于提高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度。例如在广受欢迎的大学橄榄球赛事节目College GameDay中,有一个最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在正式赛事开始前的节目结尾时,80岁的资深体育评论员Lee Corso会带上自己预测支持的队伍的吉祥物头套出场。由于他预测的准确率很高,所以这个有趣的环节自1996年Lee Corso第一次出人意料地带上俄亥俄大学橄榄球队的吉祥物头套之后,就变成了这档节目的压轴环节,一直颇具看点。

如果说以上两个例子是美国电视体育娱乐化的形态典型的话,那么,美国职棒大联盟旗下的专属频道MLB-network的一档节目就是专业化的代表:在一个布置成为相当于棒球场垒线内部分的扇形演播室内,电视主持人实操发球试验,并借助辅助技术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先是两个运动员不同时期的击球动作同时播放,之后现场主持人或资深嘉宾亲身实践说明动作的区别。这种形态的解说,远比对着画面解释要生动得多。

同样,中国的体育电视节目也在创新之中。

首先是国内体育电视节目注重对冷门体育项目资源的挖掘。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民众对于体育电视的需求分众化趋势愈发明显,从早期对优势项目的一味追求(如乒乓球、女子排球等)到20世纪末开始热捧各大国际赛事(世界杯、奥运会以及欧洲五大联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再到21世纪对于世界各国各式赛事(譬如WWE,NFL以及骑牛大赛等等)均有涉猎和需求。

国内体育受众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分众化趋势要求资源的大量引入和完全释放。毫无疑问,央视有能力进行资源的引进,并且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资源释放空间,如CCTV5+、高尔夫网球频道、风云足球频道的创立。

尽管如此,丰富多彩的国际赛事电视资源依然不能实现完全的释放。这就为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提供了一个黄金机遇。例如,NFL等国内尚无转播的高水平赛事,曾面临电视转播平台空白的局面,若解决这样的供需矛盾将为电视台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自2013年起制作的NFL主题节目,借助重庆卫视这一全国性播出平台就在国内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培养出大量的忠实观众。

其次,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在挖掘冷门项目资源的同时,也关注热门赛事中的“冷点”。

民众对于体育电视的需求分众化趋势,不仅体现在赛事的区分,还体现在对同一赛事不同关注点的区分。

同样是NBA比赛,大部分人会关注休斯顿火箭队,但同时有少部分人会关注孟菲斯灰熊队;而在对同一场比赛进行赏析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关心比赛发展或者某球星的表现,而一小部分人则会关注裁判问题。

为了适应这种分众化趋势,各家电视台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例如,北京体育、重庆卫视等频道经常在央视直播NBA比赛的同时,直播其他场次的NBA比赛。再比如,北京卫视专门为中超球迷推出了裁判分析节目《集结哨》。这些节目创新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要。

随着中国职业体育近些年的发展,国内联赛本地主队资源丰富,中超、CBA等联赛的受众规模越来越大。各地球市火爆的同时,观众对相关体育电视的需求增加,而国内诸多电视台抓住这一时机,推出大量相关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天天体育》等节目,对北京首钢,北京国安等队伍的大篇幅关注报道,以及各地方电视台对主队联赛场次的直播,都是对主要面向主队球迷的节目。这种挖掘也是利用分众化趋势进行的创新。

还有,国内体育节目内容创新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就是体验式节目的制作播出。

此类节目创新主要以观众的参与为卖点,例如北京体育频道的《欢乐2打1》,天津体育频道的《全国牌王电视擂台赛》等扑克竞技节目,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等全民健身榜样类节目,再如郑州电视台文体频道的《电竞风云》等电子竞技类节目等。这些节目都是由普通观众参加的体验类节目,使得群众参加竞技体育并获得认同的门槛降低,从而获得较高的认同感和收视率。

总体来讲,国内电视体育节目内容的创新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其创新与赛事专业化的结合较少,只是简单地着眼于占有潜在观众而提高收视率。

我们应该看到,欧美先进的体育节目制作,关注赛事的专业性。注意在节目中制造冲突,产生戏剧化、娱乐化效果,从而稳固并提高收视率;而中国体育电视节目在近几年的内容创新则主要集中在形式上,并未在内容娱乐化等方面进行足够的投入。

(二)节目信源新创意。

创意的产生,不仅仅与创作者的灵感、见地有关,客观来讲,创意与技术以及其他传播要素各自领域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

当下的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更加贴近观众的兴趣和需求,信息的来源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这些因素都会对新闻的定义产生影响。

而将这种信息源使用在电视节目中,则能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并实时更新新闻内容。

例如,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体育频道(FOX Sports)在2015年5月的全美房车大赛(NASCAR Sprint CupSeries)中,开启了一项“十万摄像机计划”,引发全民参与。

这个计划鼓励观众现场拍摄比赛视频并上传至社交网络,添加相关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以便于编辑人员进行素材筛选,不仅仅从运动员的视角,而且更大胆启用观众的视角来讲故事,从所有可能的角度制作成节目。

这个创意项目不仅仅极大地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更节省了技术资源:赛车比赛由于赛道较长,福克斯电视台以往每年要出动100台摄像机进行转播,而在电子设备普及又发达的今天,整合赛道边的上万名观众提供的一手比赛视频资源,无疑是一项绝妙的创意。

国内媒体虽然也关注到网络社交媒体为体育新闻创造了一个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传播途径,但是并没有改变观众只能讨论新闻而不能制作新闻的现状。

比如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声声体育》和《天天体育》两档电视节目,在每期节目开始时设置讨论话题,发动观众进行讨论,但是观众大多数时候只能做出比赛的总结和预测,而不能提供赛场的即时素材,仅仅触发了观众的关注度而未能满足观众参与的热情和技术途径。

结 语

由于中国职业体育起步晚,造成服务于赛事的电视体育发展也落后于欧美,新技术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阳对滞后,由技术决定的制作理念自然陈旧,统筹各方面技术条件的能力也相当有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视体育节目需求的增长,以及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体育职业赛事必将蓬勃发展,其转播报道版权的经济潜力也将不可低估,中国电视体育必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机遇。

面对这种机遇,中国体育电视节目需要吸取西方成功的经验,合理利用新兴技术,借鉴其成熟制作理念,提高自身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缩小进而赶超国际体育电视节目制作的先进水平。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