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写好人物通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77次
  • 评分4
  • 68
  • 0

李小鸽 程瑾

多年的新闻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写好人物通讯要着力于对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捕捉凸显人物的个性,写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人物才能具有丰满的精神世界,才能以其精神风貌去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和提升人,起到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写人物通讯要注重新闻背景的铺陈,写出新闻人物的时代精神

人物通讯是新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一种题材。要写好人物通讯,首先要确定主题,而一个好的主题,首先要反映新闻人物的时代精神。

如何形成一个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主题呢?笔者认为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摸准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慧眼是否“慧”,与记者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对群众思想的研究,以及采写经验有关。怎样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呢?笔者的经验是,注意研究两头,一头是研究大局,紧跟中央的方针政策,选择能够体现中央精神的典型。另一头是,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研究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这两方结合,是写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通讯的关键。

荣获第六届中国新闻一等奖的通讯《旱原情》,就是一篇体现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读完通讯,读者感受到的是李立科那如痴如醉,浓得化不开的旱原情。在这篇文章中,记者就有一双时代的慧眼,作者深入采访李立科,把李立科跟大的形势、跟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加以审视研究,挖掘出关于李立科的三个不同凡响的数字和三个令人叹服的经历。三个数字是,他工作37年,在农村蹲点34年,在甘井度过15个春秋。三个经历,第一个是1981年,陕西省提出“把渭北高原建成全省第二个粮仓”的战略决策,李立科立即辞去省农科院副院长的职务,一头扎进贫瘠的甘井蹲点;第二个经历是1990年重病时,对身边的同志说, “只要能让我活到明年7月份,我就能把实验田的小麦搞到400公斤,如果我死了,你们就把我埋到试验田,插上牌子,写上, ‘李立科说,这块小麦一亩能打到400公斤,望大家努力。’”第三个经历是,他大难不死,活着实现了他的“遗言”。作者通过深入采访和查阅资料,看到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北方有三亿多亩旱耕地,陕西旱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60%,改变旱原面貌是全省乃至于全国的难点,李立科去甘井,就是在陕西省提出改变渭北旱原面貌的战略决策时,铁下心与旱原结下的情缘,这是党交给的任务,也是千百万旱原乡亲迫切要求摆脱贫穷的嘱托。为了这点,他官不要了,再苦、再穷,也不坠青云之志,酿造了旱原试验田粮食产量超过关中罐区的奇迹。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为祖国为人民事业默默奉献,虽九死而不悔的高贵品质,正是这种无私博大神圣的爱,拨动了读者心弦,成为贯穿全篇的主题思想。

《一个汉子倒下去,一座丰碑立起来》写的是韩城市东英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郭孝义,是笔者2006年的作品。郭孝义是一个农民村支书,他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与穷山恶水挑战过程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最后累倒在为人民服务的途中。笔者在文中重点介绍了以下的新闻事实:他受苦作难,四处筹钱,为村上修生产路,引自来水。但因为赤贫,家家户户捉襟见肘,他不得不卖掉自家唯一的耕牛,拿出自家的果树收成,不断地填补进去。还是拉不开,他就下煤矿打工,甚至卖掉了父亲的管板,用来解燃眉之急。直到最后,累倒在路途中,再也没有醒来。村民认为,郭孝义是为他们过上好日子而活活累死的,为了缅怀这位好支书,村民们对他一生所做过的事情进行整理和记录,写了厚厚的五个本子,并自发为郭孝义在村口竖立了清风碑,以表达对他的永生追记。这些事例,让读者体会到了郭孝义和村民之间的鱼水关系、骨肉之情。一个一生奉献,一心为民,一尘不染的公仆形象,一个大德大孝,亲民为民的孺子牛式的干部屹立在读者的眼前。

像东英村这样的村子,像郭孝义这样的村支书,在中国的农村也大量的存在,像这样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怎样搞?怎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怎么干?于群关系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都是这篇文章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给读者留下来的思考题,也是这篇文章画下的“时代问号”。只有把文章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揭示这个新闻人物所思所想所干的深层原因,以及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对社会的贡献。

二、写人物通讯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和表现,着力抓取人物身上最闪光的东西

写典型人物,应该善于捕捉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等细节,将他们挖掘出来,通过细节,读者自己可以去体会人物的动人之处,从而引发共鸣。

《最后一次审判——追记华县人民法院优秀法官王兴民》是笔者2011年所作,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很多报道王兴民的文章中脱颖而出,正是写到了王兴民生前的一系列工作和生活的细节:王兴民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审判,整整三个小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地下滚落;骑着他那辆破旧的摩托车,数十次地深入到老大娘家,调解赡养案件;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扑通”一声,跪倒在王兴民的面前,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等等,突出了他带病工作的精神和动人的干群关系。还有,文中有生动的语言对话,让读者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他说: “有困难找兴民。即使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至少我也会尽自己的全力。”他所在的基层法院近十万群众中,哪家婆媳不和,哪家邻里纠纷,他都第一个到场,化解矛盾。 “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如果有困难,不开心,我们怎样踏实?”还有,“朋友归朋友,案子归案子” “办案就认那个死理”等等,这些鲜活的语言,写出了新闻人物对老百姓的大爱、对法律的忠诚。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深入读者内心。

另外,运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语言一定要合乎主人公的身份,要尽量做到口语化,切忌把那些空洞的语言,半文不白的语言塞进主人公的嘴里,同时要合乎语境要求,人物语言应成功地与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特定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语言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贴切自然,生动传神。

三、写人物通讯要注重典型事例的选择,在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物精神

写作人物通讯,应当选择那些特殊环境、特殊事件、特殊时间发生的与人物相关的事例。要知道,只有在矛盾冲突中,在强烈的反差中,才能充分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比如,人物和自然的矛盾,人物和社会的矛盾,人物自身的思想矛盾等等。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母亲的胸怀——记姚慈贤拥军爱国的事迹》一文中,姚慈贤家里有三个残疾人,姚慈贤的丈夫,姚慈贤的婆婆,还有姚慈贤的小女儿,全靠她每日照料起居。姚慈贤还要承担责任菜田的管理,每天都要挑水洗菜,田间劳作,其辛苦不言而喻。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姚慈贤却把四个儿子相继送入了部队,报效国家。甚至丈夫去世,为了不影响儿子在部队的工作,她都没有告诉儿子噩耗,繁重农活透支着她的身体。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无怨无悔,如此坚强面对?作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姚慈贤的娘家是井都的古埕村,与海门毗邻,在日本侵略时期,这里是重灾区,日寇烧杀抢掠, ‘万人冢’就是当年的见证。国家弱小就要挨打,保家卫国是男儿的使命。”从这些内容中,读者读懂了姚慈贤宁可挑起全部的生活重担,过着清贫的日子,也要送四个儿子去部队的原因了。一个支持国防、深明大义的优秀女性的形象与风范,跃然眼前。

在人物通讯写作中,记者所选择的每一个故事,都是要有生命的,要有呼吸的,要有血液和心跳的。只有真正走进这个人物内心,才能真正赋予其一种生命和灵魂,这个故事就被挂在整体的生命上活起来了。所以只有把采访对象内心灵魂的东西在文章里面体现出来,这个事情才有生命才能活起来。

四、写人物通讯就是写人物的心路历程,写其在人生追求上抉择取舍的痛苦和彷徨

先进之所以成为先进,并不是天生就具有优于常人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积累中,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环境形成的一种崇高的人生志向。这个志向的追索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和考验,有些人物通讯,着眼点往往放在了先进人物已经取得的成就上,拿先进人物的成功与别人的失败相比较,以显示其价值的高大。对先进人物平凡的一面,即人生追求中对物欲、人欲本能的向往却缄口不提,以为写了这些,先进就先进得不够力量,不够超常。其实不然,如果将笔墨细致地铺垫在人物追索时面对人性物欲的精神苦痛中,可能其人格力量会被凸显得更为丰满彻底。因为无论面对诱惑还是牺牲,后退了就是常人、俗人,而战胜了就成为英雄。

《为了黄土地的明天——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一文,就让读者看到了人物这样的成长过程。对于这篇报道,如果说王思明“为了山区的下一代,放弃优裕的城市生活,回到山沟沟里教书育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如果描写就停留在这个既成的事实上,王思明就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平面人物。然而当作者一步步,一层层地剖开,描写他的儿子听到留城时的欢呼雀跃;他想起村里人叮咛时的犹豫不定;回家途中“汽车少了,毛驴多了;绿色少了,黄色多了”的反差;到家后黑窑昏灯中的失落;茫然中在父亲坟前的踟躇回忆;以及到最后去给孩子们背课本路上的孤独和疲倦,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是对王思明精神和意志的考验.他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同种种利诱做着苦苦的抗争,一次次战胜杂念、物欲和小我,最终走进精神的殿堂,于是他的放弃尘世文明生活回到闭塞落后的小山沟沟教书育人的行动,才有了撼动人心的冲击力和催人泪下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人物通讯说好写也好写,说难写也难写。记者由于个人文化修养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人物通讯的认识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人物的时代精神、感情和个性,是人物的立命之本,缺一不可。只有让人物的感情和个性发挥出魅力,人物才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才能以常人的姿态走人生活,又以超常的精神指导生活。把握了人物通讯以上的写作技巧,可以说就事半功倍了。

(作者简介:李小鸽、程瑾,渭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