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新闻学毕业正文

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83次
  • 评分4
  • 17
  • 0

赵婷婷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限制、劝服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方式,转变为疏导、引导的方式更为有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手机媒体;课堂管理;教学模式

手机媒体在课堂中带来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传播工具。作为移动接收终端,手机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融合媒体平台。随之而来,手机媒体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大学生上课看手机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课出勤率高、抬头率低,其主要表现就是玩手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之物。4G网络的发展,资费下调,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和时间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吃饭时、休息时,在课堂上都将手机作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上课聊QQ,发微信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电视剧,打游戏。

这种现象在高校师生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了减少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各个高校试图采取一切方式,禁止学生上课看手机。目前普遍采取的方法是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劝导,告诉学生看手机弊大于利;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络信号,使学生不能收看手机内容;上交手机,集中存放,下课归还等。笔者认为,这些方法产生的效果是微弱的、临时的。可以说是费时费力,治标不治本。而且这种劝导和限制的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引起师生、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冲突。在笔者上课的班级中就出现教学院长来听课时,学生玩手机,领导和学生之间发生严重冲突的现象。这个事件给笔者的启示很大。笔者在不断反思,如何更好地解决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并且将手机“征用”,为课堂教学所用,创新教学模式。

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

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限制、劝服的方式,转变为疏导、引导更为有效。结合课堂管理和教学经验,笔者以微信使用情况为例,提出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1.为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正名,改善师生关系

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个人偷着看手机,集体公开看手机”的状态。学生已经由最初的有所顾忌地看手机到自然而然地看手机。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无不了解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很多教师对学生上课看手机不理解、很生气、严厉批评。学生也会为自己看手机找理由,如教师讲课不生动,手机传播内容新鲜及时等。长期以来,这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一直存在。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笔者在新学期开学时主动为上课使用手机正名。笔者告诉学生,大家要多看手机,多了解当前微信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把握新媒体传播的前沿。学生对此观点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积极思考和讨论。笔者还和学生互加为微信好友,参与到班级群里,和同学经常交流。很快,师生间那种惯有的严厉的对立情绪消除,师生关系得到缓和改善。为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微信奠定了和谐的基调。

2.将手机媒体等纳入教学体系,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和案例库

新闻专业教育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新闻传播相关的理论是手机媒体成功传播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一般会结合某一理论,分析手机媒体传播中的现象。如,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手机媒体传播的关系,手机媒体的受众分析,微信传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新闻专业相关理论的学习需要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过去,教学案例一般来自传统媒体或者网站。而今天则可以将手机媒体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作为分析的案例进行学习。手机媒体目前在新闻传播、新闻评论、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教师应该选择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案例,进而巩固理论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通过手机讨论话题,收发作业

新闻专业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和学生在课堂上、课后互动是学习的延续。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交流专业知识,笔者将课堂中需要讨论的话题、课后需要讨论的话题发给学生,或者通过微信、QQ给学生留作业。学生课后就和老师形成了讨论问题、发现新问题的热情,并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笔者还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微信中交流,也将好的作业在微信中和大家分享。这样学生就会真正将微信、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4.培养大学生创建和利用微信平台

实践教学成果是新闻专业学习成果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在新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融合媒体操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对微信的熟悉和应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创办微信平台是体现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和指导学生创建自己的个性微信,创建校园微信平台,也引导学生尝试微信商业模式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少人在微信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学生创建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数千人,还策划了主题创意活动。学生创建的个人阅读与思考的微信号,粉丝一路飙升。学生还创建了校园内的餐饮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新闻专业的同学在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

5.引导大学生关注正面的公共号、意见领袖

在引导微信成为新闻专业课堂教学正能量的基础上,笔者也思考了更深刻的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是新闻专业教育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笔者首先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正面的公众号、关注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上。要推荐学生关注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媒体前沿的相关公众号,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学科前沿、业界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西藏重要媒体公众号,了解西藏媒体如何在西藏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大学生心理、就业等公众号;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精英、意见领袖等人物的公众号。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分享微信中的信息和知识,观察社会,思考问题。

6.引导大学生正确发声,发挥正能量

网络实现了社会不同群体的话语权,大学生掌握了微信传播,就拥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大学生通过微信传递信息、上传图片、发表评论。在微信中,大学生为他人点赞,也为自己点赞。然而,发表不恰当的言论,转载有问题的文章也成为一个常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地在微信中发声。笔者在课堂中和学生讨论重大校园话题,分析相关的言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话题,关注身边的话题,正确发声,合理表达。通过和学生沟通,学生既达到了专业技术层面的学习,也实现了个人素养的提升。

7.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对微信中关注较高的大学生问题的关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还将大学生的学习观、恋爱观、就业观等问题在课堂中或微信上与学生进行了长期的深入交流。由微信引发话题、微信讨论话题到微信解决问题,笔者实现了和大学生的良好互动与沟通。传播本身就在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人际传播的基础。

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微信传播势不可挡。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和交流是解决大学生课堂看手机问题的重要原则。改变传统的限制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引导模式,让手机成为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手机不是老虎,它完全可以为学生所用,为课堂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的阶段性成果,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西藏高校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222015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赵婷婷:博士,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