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古典诗词文字浅显易懂, 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学, 老师觉得没什么可讲, 似乎读读就行了。其实不然, 浅诗往往浅中藏深, 平中见奇, 淡中有味。如果老师不注重浅诗深教, 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深入诗歌的肌理, 走进诗歌的意境, 就很难体会其意蕴与美感。叶圣陶先生曾说: “一篇文章, 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 可是深奥些的地方, 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 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 只要三言两语, 不要噜里噜嗦, 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 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 老师应该在浅诗的这几个方面给学生指点一下:
一、 挖掘浅诗的言外之意
浅诗往往言近旨远, 言有尽而意无穷。针对这类诗, 老师更要提示学生, 紧扣诗歌中富有暗示性的字词, 品出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如: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后两句, 学生都能看出, 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但对 “只有” 二字, 缺少玩味。 “只有” 强调唯一性, 诗人 “不写而写” , 越是强调山之有情, 越是反衬人之无情,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古典诗词很重视意象, 借助它来营造意境, 诗人的情感多寄寓在意象之中, 对意象的把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
乌 衣 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后两句景物寻常, 语言浅显, 学生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不去思考飞燕的象征意义。诗人以景结情,赋予飞燕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通过今昔飞燕栖息之处的对比, 寄寓物是人非、 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可谓含蓄蕴藉, 余韵悠然。
二、 寻绎浅诗的情感脉络
浅诗语言虽明白如话, 但具有跳跃性, 浅诗的主旨多藏而不露, 学生不易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脉, 难以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振。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 《文心雕龙 · 知音》 ) 。 ”“披” 是分解剖析的意思,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 “披文” 上狠下功夫, 与文字耳鬓厮磨, “沿波讨源” , 直抵诗人的心灵深处。如: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 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 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
这首咏物诗质朴无华, 初读平淡寡味, 只有反复咀嚼, 才能读出诗味。首联点题, 突出山泉的默默无闻; 颔联话锋一转, 歌咏山泉的审美价值, 映地飞空,飘逸灵动; 颈联歌咏山泉的实用价值, 满涧注池, 滋润万物; 尾联肯定山泉的人格魅力, 恬静淡泊, 自洁自清。诗人借咏无名山泉, 表达出盛唐底层士人的自信与坚守。
“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是单独的, 而是群落性的、 整体性的……本来是分散的, 之所以能够统一为有机的整体, 就是因为其中有一种意的脉络。 ” 学生往往只会说 “意象叠加” 这类空洞术语, 要指点他们寻绎贯串在意象内部那条感情的红线。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开头四组景物画面, 表面上没有什么联系, 但实际上却有一条看不见的无形之线紧紧地把它们连系在一起, 使之形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 “归宿” 二字: 鸟归巢,人闭户, 日西下, 它们都有归宿, 都在归宿。前几组景物所围绕的中心 — —归宿, 恰好与天涯断肠人的无有归宿形成对比: 人不如乌鸦, 人不如落日, 人不如“人” 。此情此景, 怎不叫人肝肠裂断!
三、 鉴赏浅诗的别样风情
古典诗词能流传下来,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特色, 老师应与学生共同探析 “这一个” 作品与同类题材作品的不同之处, 亦可说是创新之处。有的浅诗立意新颖, 有的浅诗构思奇巧, 有的浅诗手法独特, 有的浅诗语言生动。总之, 各有千秋, 别具一格。限于篇幅, 下面分别只举一例:
宫 词
张 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 《何满子》 , 双泪落君前。
此诗 “君前” 二字很关键。不少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 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 它所写的怨情是在 “君前” 、 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 联系前两句看, 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 而是对被夺去幸福和自由的抗议……“不是思君是恨君” 。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此诗 “打起” 二字很关键。黄莺是大家喜爱的鸣禽, 为什么要打黄莺?此诗构思不凡, 层层倒叙, 设置悬念, 环环相扣, 最后才揭开谜底, 说出答案。
赠 汪 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 “不及” 二字很关键。学生也能看出妙在 “不及” , 不用比喻, 而用比较, 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其实, 此处还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深千尺” 是扬,而 “不及” 是抑, 抑桃花潭水是为了扬汪伦对我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千朵万朵” 重叠, 具有口语美。 “留连” “自在” 均为双声词, 如贯珠相联, 音调宛转。 “恰恰” 为拟声词, 形容娇莺的叫声, 给人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 “时时” “恰恰” 为叠词, 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此诗语言清新, 声调和谐。
浅诗教学, 要因诗而教, 教出一定的深度与难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惟有品读诗歌语言, 抓住关键语句, “披文以入情” , 方能感受浅诗的个性与韵味。
作者单位: 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