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6-03-27
  • 阅读量903次
  • 评分4
  • 42
  • 0
 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条件或手段,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新时代的学生,已不再是仅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在现今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极力思考。”我们要当点火者而非灭火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愉快活泼地成长,成为真正灵动智巧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恰当的情景。 
  心理学家布朗指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呢? 
  一、山穷水尽,激发探索欲望 
  下面,我从《陈情表》第一课时中的三个教学环节上来具体谈谈: 
  1.提供背景:首先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来导入向子期所思的嵇康被杀的这样一段资料:“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怒焉。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这就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①嵇康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统治的晋朝。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的高压时代。②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是拒绝做官。③拒绝的形式是“答书”。④拒绝的原因是“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 
  2.推出事件:同样是在晋朝,公元265年,被晋所灭的蜀汉亡国之臣李密被晋武帝拜为郎中,李密不就;又拜为洗马,李密还是如嵇康一样拒绝做官。李密这样做,其原因之一是要在家供养祖母刘氏,之二是认为做官如履薄冰而不屑做官,之三是因怀念蜀汉不服魏晋而不愿做官。这不屑与不愿之情几乎又与嵇康相同。 
  3.提出问题:时代相同,情形相同,拒绝做官的形式也相同,所不同的只能是李密信中的内容不同。那李密该如何写作这封信,才能摆脱噩运呢?请大家代为构思。 
  刹时,教室里的空气凝重得如李密行刑时的那一刻。一封信,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谁敢构思?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然而,“柳暗花明”之处就是《陈情表》。于是,学生便自然而然地去研读《陈情表》。 
  二、峰回路转,激活探索思维 
  下面,我以《荷塘月色》的第二课时为例: 
  我首先提问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荷塘月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美的回忆。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文章4、5、6三小节的配乐朗诵,以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升华学生心中的美感。就在学生欣赏完配乐朗诵而尚未睁开眼睛时,我作了这样的小结:“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像朦胧的梦幻,又像缥渺的歌声。如诗如画,意境深远。朱先生笔下的清华园里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实在是太美了。”“那么,朱先生写作《荷塘月色》时,清华园里荷塘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各位睁眼看世界。”此时,我推出幻灯片说:“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他所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据说原来不过是一塘死水,周围长着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这时,峰回路转,课堂一片哗然,学生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涨落。 
  三、移景唤情,融化探索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运用电教手段展播作品背景,呼唤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融化于山水田野、融化于风土人情、生于斯、养于斯的情感,可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其间的山水田野、其间的风土人情,听那里的故事,想那里的人物,编织那里的明天。如:执教《雁荡山》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看《雁荡山》的录像,让自然界的“雁荡山”呼唤起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去探索文字里的雁荡山。有同行执教《边城》时,先请学生欣赏描写湘西生活的歌曲及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观赏描述湘西风土的录像,让学生走进湘西,呼唤起学生对湘西的感情,效果良好。 
  四、利用文本“三点”,创设探索背景 
  1.文中盲点 
  有些知识,文中涉及,但并未作注。如:《内蒙访古》多次提到“青冢”。为什么把昭君墓称为“青冢”,新旧教材均未作注,参考书上也没有统一说法,那就把这一知识盲点从语文课堂延伸到研究活动中去,让它作为学生的探索背景,留待学生课后探究。 
  2.文中疑点 
  学生对课本上的某些说法产生怀疑,这正是可贵的批判思维的表现、探索问题的开始。不管课本上的说法是否正确,学生产生了疑问,就让他们探究。如结果相同,便作为他们探究的体验;如结果不同,那就更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所以,我就把课内的疑点延伸成课外深究的背景,让学生去探究。例如:人教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注说:“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有学生质疑:“此时的朝庭正是韩胄执政,尽管韩胄的北伐急于事功,但绝不是“一味屈膝媚敌”,再说此时的作者正是因韩胄想用他北伐中原,才在北伐第一线镇江知府上任,怎么能说早没有用他的意思呢?这个质疑合情合理。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该如何理解才是正确的呢?我先不忙回答,留待学生课后探究。 
  3.文中难点 
  有些难点还真不太容易讲清,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把知识点讲清讲透,还不如让同学们带着这一难点去作探究。柳宗元的《遇溪诗序》中有这么一句:“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因该句是作者的自嘲而显得难懂。前文采用了类比,本有利于理解。但是,前文类比的“宁武子‘邦无道则愚’,知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在文中均未作注,又为句子的正确理解增添了难度,一时要讲清非半节课不可。于是,我让学生去搜集“邦无道则愚”、“终日不违如愚”的资料和柳宗元被贬的历史资料,去研究“知而为愚者”、“睿而为愚者”,去理解“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事实证明,探究情景的创设,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