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讨论研究的诗歌主要是指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等,不包括五四以后的现代诗歌。为了行文方便,文中出现的“诗歌”或“古诗”均指此意。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就是执教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学习者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识素养,借助教育传播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安排与决策,最终满足学习者单位时间内的不同需要,达成阶段性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教学预期的学习结果和任务分配。文体意识,是一种从思维的角度把握文体知识和运用文体知识写作的过程性思维,是对某种体裁规范方面形式下包含的题材与主题统一方面的形式、文体语言方面的语体、结构层次方面的文序、内容主题乃至文化方面的意蕴及文体风格等方面的把握和感受。按照文体进行分类教学已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只是某一时期重视,某一时期忽略。目前,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在古诗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因而教师有必要认真探寻改变这一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目标泛化,教学内容粗糙
从大量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样例来看,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目标是空泛的、模式化的。自从新课改三维目标提出以后,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凭此来设计教学目标,不顾文本体式特点,不顾学生学习情况,只求教学设计有这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没有将古诗的凝练语言、和谐韵律、丰富思想、深远意境、充沛情感等诗歌特点融汇进去,只把古诗当作普通的文学作品来教,只注重对古诗字词的讲解、诗歌内容的分析、写作技巧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进行古诗诵读的指导,对不同文体特点的讲授,对诗人精神品质与理想追求的深入挖掘,古诗被分解为一行一句、一词一字,这样的教学使古诗支离破碎,使古诗之美荡然无存。教学设计目标不明、教学内容特点不突出怎能让古诗课堂教学富有特色、富有生机?
(二)传统教学设计的思维定势束缚
以教师的知识讲解替代学生的自我感知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受到传统教学思维定势的束缚,师道尊严,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大多关注的是如何教好,而忽视学生怎样学好。语文教师在设计古诗教学时已然形成了既定模式,无论什么类型的古诗都像同一类型的诗歌那样设计教学,包括诗人及创作背景、古诗的写作特点、古诗的主题思想等。教师讲解的文体知识也只是古诗的体裁、押韵等简单、表面的知识。将古诗教学淹没于知识性讲解,就会使学生失去情感审美体验的机会,这样的古诗教学也将变得寡然无味。还有的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时将知识教学分解为字词句的翻译和解读,诗歌翻译好了再总结古诗内容和诗人情感,就算学完了,这样草率的设计和教学全然不顾古诗意境之美及诗人创作之独特,这样的古诗教学设计只是在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对于古诗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学生难以感受,这也是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学行为。
二、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方略途径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掉架上的花。要养成纯粹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通过经典古诗的文体教学,学生可以从诗歌简洁、凝练的语言中汲取知识和文学的营养,在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一)强化文体教学意识
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明晰的文体意识,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古诗教学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在中学古诗教学设计中应增强文体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体特点,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虽然,不同文体文本的中学古诗在教学设计上的确存在某些类似的规律和模式,但是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内在的特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在共性阅读规律的基础上将焦点放在不同文体文本的突出特点上。中学古诗教学设计应把“文体意识”放到恰当位置,避免使古诗教学在文体意识淡薄的路上愈走愈远。
(二)明体析文,细化吟诵
在中学古诗教学设计中,不是一开始就大谈文体知识,过于注重大量知识的讲解反而是枯燥的,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应将具体的文体知识尽可能落实到文本中,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来掌握该文体的特点,即以文证体,明体析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对古诗的文体特征有清晰的认知,明辨文体,凸显古诗的教学特点。在掌握古诗一定文体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如何鉴赏古诗。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诵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切实体会诗歌语言、内容、情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要使古诗吟诵得有韵味,有感染力,必须把握住古诗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一般各体裁古诗的音节都比较整齐,五言诗一般是三顿,七言诗则是四顿。字音的轻重应该根据诗意需要而变化,对于诗句中的中心字词要加以强调,在诵读时形成强弱高低错落有致的语调,使学生能更好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语调的变化有缓慢急促、委曲直接之分,与音节的顿挫、字音的强弱相配合,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对于古诗语调的把握,也应是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变化。
(三)体悟意境,品味韵律
古诗是整体的艺术,是意象与韵律的产物。许多意象读来总会有说不出的美妙。在古诗教学设计中,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理解与把握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适当讲解什么是意象、意境,但必须是落实到具体文本中,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和理解。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自己去亲近文字,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透过文字理解诗句,或许学生只是些感性的零散的获得,但却是学生自我感悟诗句的必需,是学生进一步与文本、诗人展开心灵沟通的必需。古诗教学不能拔高要求,感知与体悟不能混为一谈,教师不能做变相的牵引。
诗歌意境讲究言已尽而意无穷,诗人透过文字表达的往往是沉淀下来的情与思、言与意。在古诗教学设计中,品味诗的言文与韵律,要抓住关键字句去学习,去赏析,透过“诗眼”、关键字词去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思。古诗教学不仅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也是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培养学生运用和赏析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也是古诗的魅力和学习古诗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精彩的字词有深远的韵味;古诗的内容,丰富的情思有普遍的哲理。古诗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重点。其往往是诗人突出形象、表现主题、深化意境与抒情言志的关键,也是表现诗歌语言形式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与意境之美的关键。此外还需要品味语言结构,古诗讲究押韵,注重音韵和谐,在语言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例如,词类活用、语序变换、诗句成分的编排等。
(四)丰富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文本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应是繁多有层次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并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关注文体,带有文体意识进行文本分析,设计教学内容,但并非是面面俱到,而应该是不同文本体式各有侧重,或强调读法或强调写法,或重视文体知识或重视修辞技法等等。在古诗教学设计中,文本的知识背景对于教学是静态的,而要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学有所获,那么,教学预设就要有所取舍,化静为动,灵活应对。
总之,在古诗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适当调整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每一篇古诗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在教授它们时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作品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传统的诵读法、串讲法,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文本的教学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开展研究性学习、任务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改变“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在对话、合作中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古诗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2014年度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YCX14A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王晓民.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写作教学中文体意识培养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肖春毓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341000)
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困境与对策
- 投稿少女
- 更新时间2016-01-06
- 阅读量278次
- 评分4
- 赞31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