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读通析透仿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例谈

  • 投稿刺猬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791次
  • 评分4
  • 48
  • 0

■ 赵国庆

谈到记叙文写作,语文老师都在哀叹:高中生写不过初中生,初中生写不过小学生!哀叹背后隐现着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困境。那么,对中学生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写吗?对语文老师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以指导吗?

笔者以“读通析透仿像”这一模式为主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明显。下面以读通、析透、仿像《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为例略作说明,以就教于方家。

一、读通是基础

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读懂、读通记叙文。

“读”是指读典范作品,所谓“取法乎上”:“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鉴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我特别选取典范的短篇传记类文言作品作为阅读材料,以求一箭双雕之效。

“通”的要求首先是熟读成诵。读通的前提是背熟——像《周亚夫军细柳》这样较短的文言作品我都要求学生能先给白文断句,然后在熟读基础上背诵。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其实不然。古人早已用事实证明,读懂、读通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断句、背诵。这种方法看似费力,但开始阶段的费力,却能换来后续阶段的省力,而且其效果又是别的方法无法比拟的。(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篇作品做到能断句能背诵,就为读通奠定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通”与“不通”》)

二、析透很重要

将材料读懂、读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分析很重要,因为它是学习他人作品与自己模仿写作之间的一道桥梁。对学生来说,读相对容易,析会困难一些,析透就不是个个可过关的事。但唯有析透,才为仿像树立了标杆,学生才能明白从何处仿,仿到何种程度才算成功。更何况我们毕竟不像古人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读得烂熟”,唯有借助分析,以期事半功倍。

“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在这里我要求学生能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来析;“透”则要求学生能理清记叙的事件与人物、中心与主题、材料运用与写作方法等,从而领悟记叙文的章法。要析透记叙文,仅仅“心知肚明”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做些常规笔记效果还是不很明显。实践证明,不借助表格来分析,就不能达到设定的理想目标,因为表格有助于清晰思路,提升品质;表格列得越细,表明思路越清,认识越透。

下面是学生在我指导下对《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就材料运用与写作方法作的表格化处理结果:

理清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并以表格形式使其清晰化:

为了真正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确立人物的主次、事情的详略,应该指导学生对该表格进一步细化:

在此基础上,逐项分析讨论这样写的作用与效果,如:写背景“匈奴大入边”,“达到渲染气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之效。

不仅要“析”典范的作品,更要“析”自己的文章。因为领悟的捷径之一是比较,将自己的文章与典范作品进行比较之后,往往高下立现,妍媸毕露;在事实面前学生自然明白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通过分析直至析透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文章,而且也体会到了优秀作品的妙处,更找到了自己写作中存在的差距从而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三、仿像是关键

读通、析透仅仅是手段,目的是仿像。一味模仿当然是错误的,但如同练字的临摹,仿写是创作的初级阶段;只有仿像了,而后才有创作的可能与希望;在目前记叙文写作还很不景气的现实面前,我觉得特别应该抓模仿。

仿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及时鼓励。每次指导记叙文写作我从不提过多要求,一般一次只提出一两个,凡是能达到这一个或两个要求的就给高分乃至满分。比如,有一次我提出文章开头必须营造气氛、设置悬念的要求,随后布置学生以“根”为题写记叙文。有个学生这样开头:“浙江乐清和温岭的交界处有一片连山,叫做赤砂山,我儿时的家。”小作者连用“交界处”“一片连山”且是“赤砂”来营造气氛,让久处平原之地的读者油然而生神往之情;而“我儿时的家”又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发起了阅读兴趣:这就很成功!这样的仿写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又保护了其写作热情。以后再逐步提升要求,直到将分析出的典范作品的优点全部仿像为止。

其次必须反复训练,力求巩固。“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不断进行修改,以求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写完作文后,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分析过的典范作品进行比较,找出成功之处,列出暂未达到的地方,思考该用什么办法来进一步完善。而后才要求学生各自作有针对性的修改。经过多次反复,最终形成“阅读—分析—再阅读—再分析—仿写—反思—再修改—再反思—再修改……—满意”这样一个循环。通过这个循环的不断训练,学生仿像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写作热情不断高涨,写作水平也随之逐步提升。

仅仅停留在“仿像”阶段是不够的,作文当然应该创造、创新。但是,“仿像”毕竟让学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老师布置作文时再也听不到学生的唉声叹气了。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何愁他们不愿意拿起笔来作文,何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能实现呢?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