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 投稿Baha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55次
  • 评分4
  • 36
  • 0

刘英民

孔子认为疑问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提问成为最常用的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益,要控制提问的数量,尽量做到精致,尽可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问题就像一粒石子,而在座的学生就像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池水。当你把“石子”(问题)扔向这个池塘(学生)时,这个池塘(学生)如果能激起波浪(学生踊跃思索、讨论、发言),那就是产生了所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像在一潭静水中投下一块小石子,随即激起层层的涟漪,并不停地荡开,那么你的语文课一定是成功的。

一、精准地确定好“石”——“激起千层浪”的前提

1.问题要有目的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真正体现目的性。

2.问题要有整体性。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

3.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要有艺术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提问,更能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师生共赢的和谐气氛。

5.问题要有鼓动性。要善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能使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切忌“开庭审案”式的课堂提问。

6.问题要有趣味性。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问题情景的设置中,既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二、适时地投下“石”——“激起千层浪”的时机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在他们心理上引发一种“冲突”。这样,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对课文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是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以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点缀课堂。发问是否适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学生内心一片茫然,容易造成气氛紧张,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过晚发问,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容易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毫无价值可言。在教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长篇叙事诗,在扫除了文字障碍之后,学生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很感兴趣,如何快速地切入正题?笔者抓住本首诗的双线叙事结构的特点,精心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诗人发出什么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同在何处?(2)联系课文谈谈琵琶女的演奏技艺如何。

三、艺术地驾驭好“石”——“浪花”四溅

要恰当运用提问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要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法有:

1.直问式。直问,即“问在此而意在此”,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对此类问题可以直接作出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

2.选择式。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其比较分析,选择优劣找出最佳答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3.逆问式。逆问,又称倒问。教师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从正面提问,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4.比较式。语文教学中常用对比规律进行教学,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5.设疑式。教师有意识地提问设疑,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作出正确回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荷塘月色》中前面“我爱热闹,也爱冷静”和后面“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好像矛盾了,是不是?

6.提示式。内容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来启发学生。例如在教学《雷雨》时,就可以围绕“周朴园到底对鲁侍萍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围绕这个问题,关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问题都可以解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7.悬念式。比如在上《登泰山记》一文时,就可以提问,“倘若你是姚鼐,你现在去登泰山,你会看到哪些景物呢?”这样采取“换位”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产生联想,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提问“那么姚鼐看到的景象是否和我们的一样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课文,这样就极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8.引路式。求取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学生还“知之不多”,对知识的理解,有些还会出现“误区”。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定向。如教《祝福》,关于作品的题旨这个大问题,我们可以分几步来提问,逐层剖析: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是怎样的?②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祝福时她的表现及精神状况又如何呢?③祥林嫂在捐门槛后,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怎样?④祥林嫂最后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惨死在祝福声中的?这样提问,让学生抓住“祝福”这个特殊时节,把握课文的线索,认识到祥林嫂“舒畅愉快——疑惑苦闷——痴呆麻木——凄惨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祝福”所寓含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9.评析式。对于人物形象的评析,就可以适时提问。如在教《鸿门宴》一文时提出“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从对“英雄”这个词的理解,到从课文中找出宴会前后两人的表现,最后提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10.创造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在教《窦娥冤》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组提问:这三桩誓愿现实中能实现吗?甲组:不能实现,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还有后来的亢旱三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乙组:能实现,一个弱女子叫官官不应,只能依附于天地鬼神,从我们观众的角度来说,多么渴望把那些贪官污吏全部杀掉,以惩恶扬善,替窦娥好好出出气,这样才痛快淋漓,以泄民愤。

★作者单位:甘肃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