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被忽略了的“仁、义、礼、智、信”——《六国论》教学案例分析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901次
  • 评分4
  • 75
  • 0

李 钧

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评点法。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字、词、句的诠释以及思想内容的分析上。课后练习也大多是从字、词、句的角度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或从思想的角度谈认识,谈体会。这就给教者学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文言文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字、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上。很多文言阅读课因此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聊天课。这一教法的最大缺陷是:学生学的死,觉得学文言文枯燥,很难开发学生智能,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才”。

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高考试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同时自己也非常自信,这种自信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着学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课堂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紧紧围绕高考这一目标组织教学,对文章的分析非常认真、仔细,可以这样说,就高考这样一个目标而言,这堂课的实用性是很大的,无可厚非的。但就是这样一堂实用性极高的课,下面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大,依然是没有太多的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什么?课后与部分学生交流后,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有这样两点:1.老师讲的这些内容都是最基本的,每个学生手中的资料上都有,老师就是再重复而已,没有新意。2.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必有着博大内涵,想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养料,一种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然而这样的课堂并没有做到。

的确,如老师在导语中提到的“高考文言文归根到底,其实就考一个东西,那就是:翻译”,教学也落实得非常到位,这也确实难为我们老师了,在现行的高考体制、学校评价体制之下,稍有越轨,就有可能被附上“另类”的称号。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精神素养,还是培养符合“人才选拔机制”的人才?成为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纠结不清的问题。“教育一旦同权力、利益结合起来,一旦被‘统一标准’以后,就处于被扭曲的危险境地了”,“高考”这一选拔机制虽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无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功利性的产生,大家都将心思花在研究高考,研究如何才能使学生考出高分,以此为目的,就导致了一切以高考出高分为目的的思维模式而忽略了真正的语文教育。

那么,中学文言文阅读课该如何上?是不是“高考”教育与真正的语文教育就处于两个极端,无法二者兼顾了呢?其实未必如此,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味地追求高考实用性而忽略了“仁、义、礼、智、信”这些最为核心的优秀传统。这也是解决学生觉得文言文课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如学生所说的“从古典阅读中找到了自己宁静的一面,宁静时我觉得自己潜力无限”“找到了‘仁、义、礼、智、信,而且要执著’的理想人格”。

以这堂《六国论》教学为例,在现代环境下,对字、词、句的解释当然是要做的,对内容的分析归纳也必不可少,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课堂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人文的教育,就是一堂典型的应试教育课,“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实质是非人的教育,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作一些扩展,融入“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效果将大不相同。“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义”者,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礼”者,敬人即为礼。“智”者,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者,诚信也。“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此为“不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此为“不义、不信、不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此为“不信、不智”;“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此为“不礼”。类似的内容在文章中比比皆是,教师只需结合实际再作一些补充。如此一来,学生既获得了考试所需的知识,同时又接受了中国最有价值的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前人们超凡的智慧。学生的精神素养得以提高,并可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宁静中的积极心态,和追求理想人格的执著,正是这个消解理想、浮躁而消极的时代所匮缺的”。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就会带动成绩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只有改变教育功利性,把培养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提到首位,将“仁、义、礼、智、信”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中,才能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文言文的能力。今后,我们还需在课改中去探索、去实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亮丽的一道风景!

★作者单位:云南元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