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 投稿橘子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619次
  • 评分4
  • 92
  • 0

黄 璜

一、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问题

(一)重字而轻篇

这种教学方法是把诗歌教学错误地当成了古文翻译,忽视对意象、意境和情感的鉴赏。教师不带领学生把握形象,描绘意境,体会感情,而是满足于翻译、默写的准确,而其他鉴赏部分一带而过。这类教师的理由似乎很充分:高考不考课内诗歌,只考课外的,所以没必要去细细赏析。这种诗歌教学方式,难免枯燥无味,让学生没有了受到审美熏陶的机会,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重方法训练而轻心灵体悟

有些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为了应付高考标准化考试的需要,给学生大谈篇章结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等答题技巧方面的内容。这种功利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变成了一台台解题机器,只会机械的生搬硬套,没有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共鸣,感情的体悟,最终背离了诗歌教学的本意。

(三)重诵读而轻鉴赏

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将诗歌教学简单化。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教师认为诗歌教学只需要反复地朗读背诵,于是在课堂上一读到底。他们没有意识到阅读和鉴赏之间还是有距离的,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诗歌鉴赏有着一定的难度,并不是小学生简易的儿歌。如果简单地把这个距离抛给学生,寄希望于学生反复朗读之后的灵光一现,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四)重理性分析而轻感性领悟

感性领悟是对诗歌中的具体对象进行直观、整体的领悟。有些教师教诗歌,没有整体意识,而是过于理性化,将诗歌教学变成了数学、物理上的分析研究,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进行理性分析,把意境优美的诗歌肢解成若干的部分,没有了诗的味道。这种错误实际上是教师只把握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诗歌中的思维目标和情感目标。我们应指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去感悟诗意,这样才能准确地欣赏局部。

(五)重预设而轻生成

教师在备课中,会对课堂进行预设,这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参考书或者教学资料,虽然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备课,但是也向学生灌输了标准答案式的理解。这种“一家言”的态度,使得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荡然无存。实际上,教师对课堂预设后,学生多元化的生成,正是课堂魅力之所在。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正是他创造性的审美经历。如果抹杀这种多元化的生成,学生的创造性将会被严重扼杀,诗词教学也就无法成功了。

(六)重一面而轻互动

很多教师教学观念比较呆板,在教学活动中,只停留在教师的“教”上,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课堂的主体还是自己,而不是学生。有些教师,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将所有学生对诗歌的鉴赏统一为完全一样,忽视个性差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另一些教师,转而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放任自流地一味附和学生,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诗歌漠不关心,最后搞得学生一头雾水。这些只重一面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缺少师生对话互动导致的,没有对话互动,就没有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的交流。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美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关键。如果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语文教育家于漪说:“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首先,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第二,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第三,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这些观点都离不开一个“美”字,只有使用审美教学法,才能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

如何使用审美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是可以唱的,有的唱起来铿锵有力,有的唱起来婉转缠绵,这些都是音乐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去体悟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拍、押韵、平仄等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划分节拍,把握韵脚。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韵字开口度越大,越是表现昂扬之情,反之,开口度越小,越是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使用了开口度极小的齿音,只有用相应的感情去朗读,才能具有轻细而凄清的意境。

另外,我们还应教会学生读出诗情画意。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联,我们必须教会学生遇到平声要适当延长,仄声应稍作停顿,该重读的关键字必须重读,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读出作者的情感。

(2)通过联想想象来描绘诗歌的意境美

每一首诗歌,几乎都是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组成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将一系列意象组合成了一幅优美的黄昏晚景图。教师如果能根据诗句,让学生画出

一幅或几幅图画,来构建这首诗的意境。这样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产生审美愉悦,从而自觉地在诗歌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审美个性和艺术的“再创造”。

(3)通过咬文嚼字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中国古代诗歌言简意赅,表意生动,尤其讲究炼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诗句中关键字的理解,一定要讲到位。如“僧敲月下门”的“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等,关注这类字,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再由关键字去勾连诗歌中的各种物象,体悟出诗歌的感情或哲理。切不可逐字逐句的去翻译,让学生只能得到几句干巴巴的只言片语,这既破坏了学生对诗歌音乐美和建筑美的体悟,更肢解了审美诗歌时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4)以学生为主体来获得诗歌的生活美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强调了学习中要使学生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最能体现审美功能的语文诗歌教学,更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保证学生在诗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搞活动”来发挥自身的个性,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实际,在观察中质疑,在质疑中欣赏,在欣赏中体验生活美;并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诗歌,读出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诗歌给人带来的美感。如在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中,课本上认为是政治讽喻诗,但也有学生结合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认为是爱情诗,还有人说是双重主题。再如在诗歌比较教学中,学生阅读了很多关于项羽和刘邦的诗歌,关于两者谁是英雄的讨论,有的学生从结果角度、有的学生从过程角度,有的学生从心理角度,有的学生从比较角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主张。这些审美体验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得出的个性体验,体现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学生思想智慧的碰撞,是对诗歌艺术的“再创造”,必将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启迪,反映了古代诗歌给当代学生带来的生活之美。

(二)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古代诗歌解读能力和教授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人,同时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语文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实施和教学成果的成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实际上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语文教师古代诗歌的解读能力不高,策略不佳,古代诗歌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1)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

有的教师对诗歌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几十首,至于课外诗歌的了解很少,甚至不去了解,导致解读能力有限。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多读诗,多研究诗,加强自己对诗歌文本的解读能力,只有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能让学生获得各种美得享受,才能训练好学生的解读能力。当学生问来,我们能回答得头头是道,让学生佩服,让语文老师的专业性得到体现。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改革,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鉴赏的互动中来,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比如笔者在教李白《行路难》时,当把鉴赏任务交给学生后,有的学生通过意象再现去解读,有的学生进行了散文化的改写,有的学生结合别的同类诗歌做比较阅读,有的学生查资料后进行知人论世,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大大高出了教师的教学预设。这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对诗歌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学教师的一个难题。找到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是学生审美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当代教师诗歌教学的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