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语文正文

问题引领,语言先行——《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954次
  • 评分4
  • 59
  • 0

马平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2.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品味描写音乐的诗句中蕴含的情感脉络,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吊之:“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连少数民族的孩子都能熟唱《琵琶行》,可见其轰动效应。今天我们走进他的千古美文《琵琶行》。

二、诵读,整体把握

1.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意。

2.学生个别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问题1: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定下全诗凄切的感情基调。

问题2:诗中写到了琵琶女的几次弹奏?(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把握篇章结构,梳理诗歌的思路脉络。)

讨论明确:三次。第一次是诗人送客到江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后的一次弹奏,也是描写得最详细的一次;第三次是诗歌的结尾,“莫辞更坐弹一曲”。全诗写诗人听琵琶曲的三个阶段: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青衫湿。

三、品读,审美探究

1.寻诗眼,明情感

问题3:你能找出本诗的诗眼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是”有那些内涵?(设计意图:此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筛选概括,在涵咏诗句中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学生讨论后总结:①二人都由人生辉煌的高峰跌到落魄失意的低谷。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以看出琵琶女曾艳盖京城,艺压群芳,众星捧月,名利双赢,红极一时。从“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看出,此时的琵琶女已年长色衰,门前冷落,委身贾人,独守空船;而白居易16岁便以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才名远扬,后来“十年之间,三登科第”,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职。但元和十年,却因“越职言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远大的政治抱负化为泡影。②二人都背井离乡,从京城飘零到偏远荒凉的江州。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如今的状况是“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诗人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③二人都有怀才不遇的感伤。琵琶女的弹奏能让“主人忘归客不发”,能令“东船西舫悄无言”,可以说是身怀绝技,却“自古红颜多薄命”;诗人虽然怀有一腔报国热情,却“自古多才遭嫉恨”。落得个“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赏琴技,悟琴音

诗人不只是从琵琶女的诉说中了解到她的身世遭遇的,是琵琶女弹奏的乐曲首先引起了诗人情感的共鸣。清人方扶南评价白居易这首“江上琵琶”为“摹写声音至文”,称“足以移人”。

问题4:琵琶女的沦落身世是怎样通过她的琵琶声传达出来的?

(设计意图:此一问,突破教学难点,步入语言——音乐——情感之宫殿。)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调弦定音,出手不凡,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旋律低沉抑郁。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起伏有致,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葱茏岁月。旋律时而清脆圆润,时而轻快舒徐。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命运变化使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美好的东西被打破、撕碎,内心无比的痛苦和愤懑,是琵琶女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问题5:诗人是怎样表现出琵琶女的艺术才华的?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摹写得精妙生动的?(设计意图:怎样把无形的音乐写得形象生动,达到“移人”之效果。因为阅读教学不只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讨论交流后明确:①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借助形象贴切的比喻,打通听觉和视觉的通感等手法,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②以声传情,声情交融。“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直接描写,“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烘托,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③其他如象声词和双声词的摹写,弹奏动词的恰当运用等都极富感染力。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我闻琵琶已叹息。”琵琶女越弹越悲伤,诗人越听越悲伤。

3.深追问,知境界

问题6:作为封建官吏和文人,白居易不以琵琶女身份地位为卑,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你认为白居易最伟大之处是什么?

讨论明确:毛泽东评价说:“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的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白居易的伟大还在于他有一颗平等的心。学生带着感情齐声背诵这一千古名句。

四、总结与诵读

《唐宋诗醇》评《琵琶行》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一支琵琶曲,诉尽浮沉岁月,暗藏沧桑人生。诗人以生花妙笔,摹写音乐极尽奇妙,真乃琵琶悲歌沦落人,琵琶绝唱千古文。(学生配乐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之美)

五、布置作业

熟背全诗。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