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平
笔者执教了朱自清的《绿》,感慨良多。现围绕倾听与表达从课前准备与上课两方面,谈一点个人感受。
倾听教材,对话文本
课前我特地将《绿》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仿照课本批注法,从内容表达、语言运用、方法安排等角度思考寻疑。预习上交后,反馈主要集中在这样五个问题:1.结尾和开头相差“不禁”二字是什么原因?2.课题是《绿》,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梅雨瀑、梅雨亭及梅雨潭周围的山石草木?3.第三段少妇的裙幅和初恋的少女的心分别比喻什么?4.第三段一开始称梅雨潭的绿为“她”,后来改成“你”,最后又改成“她”,这是为什么?5.为什么称梅雨潭的“绿”为“女儿绿”?从预习反馈不难发现“倾听教材,与文本对话”效果已初步显现,倾听是认真的、深入的,对话是建设性的,富有成效的。因此,第一课时我在倾听学生预习心声,充分了解学情后紧紧围绕反馈问题1、2,以“作者除了‘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还‘惊诧’于什么?”为主问题,进而继续追问:梅雨潭是怎么来的?坐在梅雨亭上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岩面与草丛为什么会从微微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然后通过大声读、默读、讨论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品味描写梅雨瀑的生动文字,再用白板播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与文字画面对话,倾听作者的心声,揣度作者的情感,辨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此有的放矢,疑问迎刃而解。
倾听要求,有的放矢
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我从复习检查第二段的作用导入,进一步强化烘云托月的写法,将第三段放在一个动态环境下切入。在复习中检查上堂课倾听与表达的效果后,很自然的引入第三段的学习内容。学习第三段力求抓住重点,在小结中理解,在小结中引读,体会作者炽热而强烈的爱恋之情。品味之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对绿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这种感受?(可以从修辞及表现手法角度思考)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问题提出后,先齐读然后指名说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倾听中明白这样四个要求:1.带着情感读;2.找作者的总体感受;3.思考怎么写;4.辨别写什么。这样学生读有要求,学有目标,思有方向。
互相倾听,协同共进
朗读思考后,因为作者对绿的总体感受从编者的批注中就能直接找到,所以我把提问的重点放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这种感受的?”这一问。学生的回答出现了“比喻、拟人、排比、对比、想象、联想”。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同时,我接着问“这段文字中用得最突出的是哪三种?”进而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主要赏析“比喻、对比、联想”这三种方法。然后选择三种中用得最多的比喻做示范,我选的是总起句“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一开始并没有出示怎么赏,而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如果让你赏,你会怎么赏”,学生各抒己见后,再让他们看示范:1.“极大的荷叶”比喻梅雨潭阔大的水面,有形有色,满眼都是绿,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2.“醉人”一词让人想起醇香的美酒,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赏析比喻的注意点:1.弄明白用什么比什么或把什么比什么;2.找准相似点,说清楚事物的特点;3.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之,赏析要抓住关键词,弄清句式特点,体会作者感情。
初步掌握赏析比喻的方法后,接着赏析比喻句: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有学生回答这两句分别用少妇皱缬的裙幅和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比喻涟漪和荡漾的微波,我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我从注释‘潭水泛起波纹’知道的”。我又问:“少妇和少女可以对调吗?”“不可以,少妇是已婚的年轻女人,有过恋爱体验,多了一份沉稳和庄重。而少女是未婚女子,对爱的渴望,紧张而激动。这样比喻更能恰当描绘作者的所见所感,所以这两个词不能对调”。学生的回答是令人惊喜的,课前预习与文本对话,无疑为学生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底气。
这一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倾听学生发言,尊重学生理解失误,学生是表达交流中的主体,教师既是倾听者又是引导者,学生老师和谐共进,相得益彰。
倾听作者,感悟情思
在赏析对比手法运用时,我没有习惯性的将五幅图放在一起,而是先出现文字,再将五幅图逐一链接展示后,适当点拨,再回到文字,不打破文字的完整性,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进而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小结中朗读,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心在梅雨潭,而其他四地之景犹在眼前,这是因为他平时多阅历,写作时眼前有景的缘故,感悟写作的妙趣。
在赏析联想手法运用时,学生点出联想句后,师发问:由梅雨潭的绿作者联想到什么?师引读:“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若能挹你以为眼”,生跟读:“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师接着发问: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引导学生跟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品悟因为作者心中有爱,眼前美景,笔下有情,使他心生爱意,情不自禁与绿对话,字里行间充溢着浓烈的爱恋之情。在引导学生朗读后,我接着问:大家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她”到这里已经悄悄地变成“你”,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后,我这样小结:刚开始梅雨潭的绿只是眼前景,作者还比较冷静,随着观察的深入,作者陶醉其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眼前的一潭绿水,早已化作窈窕佳人,让他情不自禁跟绿对话絮语,进而亲密接触。引读“我用手拍着你……她了”。多么慈爱的父亲!多么可爱的孩子!引读“我送你一个名字……好么?”作者的爱怜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女儿绿”由“祖母绿”化用而来,作者为什么称梅雨潭的“绿”为“女儿绿”?问题的提出水到渠成,学生的回答自然入情入理。
对话文本,表达提升
行文至此,学生早已遐想联翩,我让学生仿照联想句造句。“我若能谱你以为曲,我将赠给那灵动的哑女,她必能放声大唱了;我若能塑你以为林,我将赠给那沙漠地区的孩子,她必能欣赏茂林花海了;我若能化你以为蝶,我将赠给那几近绝望的病患,他必能满生希望了;我若能圆你以为珠,我将赠给那凄美的梁祝,愿他们早日化蝶为人,天长地久……”“情圉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学生的表达无疑是精彩的,如果说倾听是心与心的交流,那么表达就是将心迹表露的最有效手段,没有高效静听,就没有有效表达。
朱自清倾听梅雨潭的绿,对话自然,抒写内心那份炽热的爱怜之情。我带领学生倾听全文配乐朗诵,与作者对话,与文字絮语,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不打破文本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长沙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