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中,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难题。王荣生教授曾经指出:“据我和同事的观察与研究,中学语文的散文教学,目前极少有教对内容的,往往是错的一塌糊涂,严重地违反读与写的常识”。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无视高中生散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下,在学术界,关于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的问题,一些学者在学理上进行过诸多探讨。何更生教授提出,确定课文教什么,要依据学生学什么即依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条件和学习方式等,王荣生教授则更为明确地提出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有两大依据——文章体式和学情。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学情的含义应该是多元的,既包括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包括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学习方式和方法。其中,学习方式是我们在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包括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在确定高中散文教学内容时,应该依据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为有效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高中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关于学习方式的类型,学界有过多种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分类是:从学习内容以及信息的意义是学生自己发现与建构还是通过他们告知的角度把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谓“研究性”,即“类似科学研究”的意思,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着力倡导的“探究”,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也就是说,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无外乎接受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两种。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依据接受式学习来确定散文教学内容,即主要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传授哪些散文知识,怎样向学生分析讲解散文的“神”和“形”及其如何统一等。这种确定教学内容的思路不仅违背新课程的理念,从高中生“学情”来看,也不符合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实际。因为,一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在总目标,而且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和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课程目标中具体规定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这些规定都说明,高中生的阅读学习包括散文学习应该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另一方面,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来看,高中生也应该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散文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依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设计高中散文教学内容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怎样根据研究性学习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呢?下面我们以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想北平》的教学为例来具体谈一谈。
首先,要选准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课题内容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什么样的课题往往决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确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语文性”,二是“问题性”。所谓“语文性”是指课题富有语文味,课题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章和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研究结果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目前有的一线文教师组织开展的一些所谓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让人感觉不出语文味,体会不到语文性。如不少语文教师将诸如“环境保护”“城镇化战略”“旅游开发”“人口控制”“文化产业”等原本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无一例外当成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此越俎代庖,不仅吃力不讨好,更造成了语文课程的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这样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就不能冠以“语文”的头衔。所谓“问题性”是指课题能够对学生形成问题空间。对学生阅读各类文本而言,通常会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在文本中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可称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另外一种是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联系作者生平与创作主张、创作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他文本等相关资料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可称为“结构不良的问题”。确定散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该把“结构不良的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为学生带去“研究”的必要。基于上述来考虑,我们可以把“京味语言研究”作为《想北平》的课题。这是因为,研究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作者老舍的语言风格显然凸显了课题的语文性;同时,学生要解决本文京味语言有哪些特点和优势等问题,仅仅在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且通过分析整理才能找到答案,这也就说明该课题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其次,要把握研究思路。课题确定以后,针对课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师生研究什么通常决定教学什么;而这里所说的“研究什么”就是指围绕某个课题所确定的研究思路或者称之为“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确定散文学习的研究思路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文本,依托文本,适当取舍。据此,我们把《想北平》的研究思路确定为:1.本文的京味语言与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关系研究;2.本文的京味语言与作者老舍其他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语言特色的对比研究;3.本文的京味语言与其他作家的“京味散文”诸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作品的京味语言对比研究等。这些“子课题”都来自于文本又不绝限于文本,为学生开拓了研究空间的同时,又紧扣文本,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整个过程中。
再次,要明确研究步骤。在一般教学理论中,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通常与教学内容是并列的概念,前者属于“怎样教学”的问题,后者属于“教学什么”的问题;然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这两者并非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就相应会构成什么样的研究内容;“怎样教学”影响甚至决定“教学什么”。因而,设计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关于《想北平》“京味语言研究”这一课题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第一,与文本对话: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老舍京味语言风格的词语和句子,分析京味语言的主要特点。如:1.儿化音的词语:“空儿”“差点儿”“带霜儿”等,2.特定的北京方言词汇:“匀调”“挤得慌”“捡着”“躲开”“买卖街”等;3.特有的北京方言句式:“还差点事儿”“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也对不住我自己”“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等;第二,与作者对话:文中的京味语言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者老舍的个人生活经历与本文所写对象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着重思考京味语言对表达作者“爱北平”思想感情的作用;第三,与同学对话:小组合作探究本文的京味语言与本文作者其他作品以及相关作家的京味散文作品的京味语言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每个小组将成员按任务分为三类,一类成员的任务是查阅有关老舍生平的文献,尤其是反映他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材料;二类成员的任务是查阅老舍创造的其他作品,着重研读其语言;三类成员的任务是查阅相关京派作家成员创造的作品。然后在小组进行集中讨论。通过从本文和老舍其他作品以及其他作家的京味作品的比较中着重明确京味语言的共同之处。其一,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这是最起码的京味语言的合格线;其二,写出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人情世态;其三,写出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这三个条件实为三个文化层次。同时又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文是超越了三个层次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对北京深深的爱。生活是老舍创作的源泉,正如老舍本人所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
综上所述,依据语文研究性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既要明确“研究什么”,又要明确“怎样研究”,并且要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确保所确定教学内容适合高中生散文学习的“学情”,进而也就能够实现确定有效散文教学内容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高级中学。